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对话教学评析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对话教学的形式与本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内涵、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形态等维度,对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对话教学”研究课进行思辨性评析,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其有效性评价的效标。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有效性评价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70051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核心素养。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及其落实的效度如何评价,是当前课标实施中教师最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一线教学就可能出现“你走你的路,我趟我的河”的尴尬局面。所谓素养,即“知识转化为能力过程中,内化为相对稳定的质量水平”。这种内化的证据,能否通过实证获得与表征,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基于教学设计的逻辑溯源开展思辨探讨,有现实和指导意义。
  笔者最近观摩了一堂“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对话教学”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内容是苏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与加成反应”。开课目的即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概要见表1。
  由教学设计可见,该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为情境导入,教学逻辑通过模型认知进行乙烯的结构推测,以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建构乙烯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认知,据此加以迁移应用。由此了解乙烯在化工工业生产中的用途与作用。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对认知加以固化。本文将以此课作为载体,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效度评价进行探讨。
  1 “对话教学”如何促进素养培养
  1.1 课堂转型的提出
  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认识来看,课堂教学虽然以认知活动为中心展开,但也同时构筑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乃至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因此,课堂教学包含认知性与技术性实践,人际性与社会性实践,道德性与伦理性实践[1]。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理论缺失教学的社会过程和内省过程,把教学简化为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活动。由此,要实现以能力发展即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和高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式必须进行转型。引领课堂转型的教育哲学即“学习共同体”,转型的形式,则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向“对话中心教學”[2]。
  1.2 “对话教学”的内涵
  “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说”“讲授教学论”三位一体,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基本概括,“对话教学”则是“学生主体说”课堂转型的主要教学形态。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方法或技术,而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它体现的是一种教学关系,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课堂对话教学主要以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串”,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因此,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和内涵评价,在于反思和互动的实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包括问题的呈现方式是以叙述性、事实性为主,还是把探究性、发现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提升思维互动的碰撞深度;问题解决的话语权是交给学生,还是依旧属于教师;知识建构的过程是自主的,还是从动的等等。例如,本节课堂教学中,若以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断键的位置及原因探究设计对话,不仅留给师生足够的对话空间,通过对话引发思维的碰撞,而且能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知其然”发展至“知其所以然”,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
  1.3 “对话教学”的策略
  对话中心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主张以讨论、实验、互动的活动环节为主线,使学习更接近于知识的发生过程[3];改变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思想,重视问题设计的对话性与思维深度,让问题带动对话,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思辨、批判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实现学生能力与方法的自我建构,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转型。教师可以围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把握探究内容,设计问题指引对话[4]。以乙烯教学为例:
  是何——乙烯加成反应的特征?
  如何——乙烯加成反应如何断键?
  为何——为什么加成反应断键位置在这里?
  若何——如果换成其他不饱和烃(乙炔),遇到氯气、溴化氢、水反应的情况如何?
  由何——通过对比乙烯与乙烷中碳的成键特点的不同讨论物质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逻辑对以上问题进行顺序的调整,引发学生通过对话生发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与能力的自我建构。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如何落实于课堂教学
  2.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对微观教学形式的关联性思考
  课程标准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如何落实于具体的学习过程,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行为[5]:
  (1)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
  (2) 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
  (3) 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
  (4) 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
  (5) 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这些行为表现,其本质就是科学认知世界的基本思路“实证 逻辑”和基本方法“模型 实验”。课堂教学能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点,则是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设计了在pH试纸上进行的微型电解、实验、纸色谱法、验证溶液酸碱性以及演示水解平衡等实验。  关键词:pH试纸;微型化学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05-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    由于滤纸本身的毛细特质、颜色纯白等特点,在滤纸上进行化学实验已经成为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热点之一[1][2],pH试纸质地与滤纸相似,在一些趣味实验和微型实验中完
摘要: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以科学为载体的某些结构不良、复杂且有争议性的社会性问题。将这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具有综合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部分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工程思维。以“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取代燃油汽车”议题为例,设计单元教学案例。介绍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框架,设计教学流程,拓宽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应用,为一线教师及课程设计者提供
摘要: 以“探秘人体的呼吸”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对其教学实施流程、设计意图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结果及反馈对教学具体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此类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STEM理念; 项目式学习; 课例设计; 人体的呼吸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90050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背景介绍   项目式
美元贬值影响美国大学生出国学习    由于美元贬值、美国经济衰退、各种学生贷款项目受到限制,许多美国大学生被迫取消或更改暑期出国学习、旅行计划。   近年来,美国大学生出国学习热潮日渐高涨,2007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也通过立法鼓励美国学生赴海外学习。据纽约国际教育协会最新调查资料显示,2005-2006学年,超过22.3万名美国大学生出国学习、旅行。但由于经济衰退,学费、食物及油价持续上涨,开
摘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理论性强,原理繁多,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时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教学时可利用同化原理,模型的直观性、多媒体的形象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动手模拟的体验性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以及借助微课视频“再造”教育,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策略;同化原理;形象化教学;微课  文章编号:1005-6629(2018)1-004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
从前,有个财主无知又吝啬。
摘要: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针对目前高中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主要停留于浅层学习的现状,分析事实性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以“钠及其化合物”主题为例,说明典型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内涵深究的具体步骤和相关主题的教学建议,强调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渗透知识内涵,期望藉此为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化学事实性知识; 知识内涵; 教学建议  
摘要:纵观近十届ICCE的主题和内容,可以看出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些新趋势。本文从化学教育观、研究领域、实验教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此作一综述,并针对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ICCE;国际化学教育研究;新趋势;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0-0044-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
摘要:在界定和解释素质、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观念、品格、能力等概念基础上,阐述对厘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初步思考。以化学学习中涉及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的活动为逻辑起点,按照6个厘定准则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系统架构、一般表述和概括表述。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也不应该取代“三维目标”。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逻辑起点;厘定准则;化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