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课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能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特别是在经历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的活动,感受了许多的教师授课的“精彩”后,也有颇多反思和迷茫,现将高中历史课中的两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历史课中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点。但目前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着如下问题:
  1、历史课课堂提问的不平等。多数教师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提问“成绩差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好学生回答问题比较顺利,能够按自己的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成绩差的学生就会耽误时间,影响课堂进程。这样的课堂往往因为“太顺利”没有味道,同时使教师在课堂中显得无足轻重。另外有些教师对“差生”的问题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进行“惩罚性”的提问,给他们难堪;也有的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干脆假装没听见。这其实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2、历史课识记性的问题多,能力型的问题少。部分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后,有意识地将原先的“满堂灌”的现象纠正过来,开始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他们提的问题大多数是识记性的,学生可以从课本上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反而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课的错误认识:枯燥无味,看看书就可以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看到问题就先动手翻书,而懒于动脑思考。
  3、历史课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节课设置了二十几个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质疑,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时间紧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认真分析,指出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仅能用“很好”“不错”“谁来补充”“课下再想一想”等简单的评价,起不到启迪学生思维和掌握学习方法的作用。
  能发不能收,提出问题后,放任自流。有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促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但是没有及时加以点拨、总结归纳,使学生只停留在激发兴趣层面,而未能深入思考,达不到提高能力及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课堂提问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的提问,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提问,要分析课堂提问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整体设计课堂提问,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答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为此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是为了通过问题使学生统一认识,了解问题的标准答案?还是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构建意义,达到理解,发展思维。
  二、历史课中多媒体的使用
  新课程改革使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不断进步,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历史课堂中,利用课件教学,这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数字电影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而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采用,但多媒体的运用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导致以下问题:
  1、课件设计不合理。幻灯片的设计缺乏一个整体的效果,一个主题分散在几张幻灯片上,使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印象,不利于学生思考的连续性。有的灯片字体太小、背景太暗、太鲜,字与背景对比不明显,造成字迹模糊,同学看不清,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2、课件取舍不精。不少多媒体演示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屏幕切换太快,声音太杂,录像太长,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联想的空间。一节课仅45分钟,由于取舍不科学,结果一节课变成了电脑材料展示课,从头至尾的演绎,很难突出重点,浅化难点,典型的材料没有突出其作用。教师的讲解阐述、启发诱导被挤掉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被忽略了。
  3、虚浮、花哨、喧宾夺主。有的学科课件制作太注重观赏性,把太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了。有一节历史课讲的是解放战争的内容,一上课老师就播放一些解放战争的影片片段,占了大半节课,学生的确情绪激昂,但激昂之余理论学习的时间已所剩无几。整个课堂老师成了“解说员”,课堂也就成了“看片会”,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在屏幕上,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课堂失去互动,失去沟通,历史教学也失去了灵魂和精髓。
  4、操作失控。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中间设置了许多超级链接,把教学课件搞得机关重重。一旦上起课来,由于紧张或不熟练,常常忘了其中的机关,按错了一个按钮,就会导致所讲的内容与所展示的图片或文字不一致,使课堂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5、我觉得使用课件首先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为何用?何时用?用了会产生什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历史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简约、易控、实效应该成为我们制作和使用历史课件的基本原则。教师对现成的课件要大胆取舍,留下本质的东西,摒弃花哨、可有可无的部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能以课件作为教学的核心,本末倒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方式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历史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意会和领悟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常新、有效、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情境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二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象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材料创设一个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境,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并学会独立探索语言本领的教学方法。实物、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表演等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手段。这些都是情境教学理论依据。  现在小学
日前,两名举报人从海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取了28.9万元举报奖金.这是《海南省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办法》实施以来发出的单笔最高奖励.根据举报,省食药监管局查获
摘要:目前的语文教育备受关注与指责,批评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笔者认为,语言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他科目凭借言语形式传递信息,而语文教材里的言语形式就是教学的内容。只有加强语言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大纲所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言教学  在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饱受非议,也从来没有哪一科像语文这样被寄
在9·3阅兵的现场,或许没有更多人关注到蒋龙.这位重庆籍摄影师,目前还是现役军人.rn可他拍摄的阅兵大片却震撼了很多人.rn作为空降兵战车方队的随队摄影师,今年5月21日,蒋龙
辽河不治辽宁不宁;辽河不清辽宁难兴rn作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历史上曾碧波荡漾、帆樯蔽日、物产丰富.然而由于流域环境污染严重,1996年辽河被纳入国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党委书记,笔者深深的懂得党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创先争优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交通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急需得到缓解,为了应对城市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加快地铁项目的施工进
文学作品能带给人审美体验,让人感到阅读快感,这是世所公认的.但是怎样来描述这种快感,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曾用一句话来描述文学给人带来的这种
将素质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既是提高全面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手段,也是结合科目内涵因时发展的必须.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
伴随建筑企业的运行及发展,建筑工程与社会经济的运存在着必然联系,其中土建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建筑企业运行中,怎样强化土建工程中的现场管理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