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提高其他数学能力的根本。同时,小学是学生提升计算能力的关键期。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需要从教学的各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本文笔者便以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为切入点,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算理;习惯
  数学是小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主要途径。同时,小学还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节点。但大多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低,分析其原因,则是由于“马虎、不仔细”所导致的,造成这种马虎的原因则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对算理过程还未建立清晰的认知等等。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则需要从具体的原因出发,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喜欢计算,逐渐建立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升其自身的计算能力。
  一、激发计算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题是较为枯燥的,这便使得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产生厌烦心理。对此,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便是教师展开计算教学首要思考的问题。而根据小学生爱动的心理特点,教师可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展开计算活动,这样能够使课堂呈现出轻松的氛围,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产生计算的兴趣,从而感受到计算过程的乐趣。
  以“倍数和因数”为例,为了解决“是不是任意的乘法算式都有因数和倍数”这一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华山论剑、一决高下”等游戏活动。从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每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对“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计算思维。可见,通过游戏化场景的构建,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计算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对乘法算式产生进一步理解与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二、重视算理过程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算理过程未能梳理清楚,导致计算过程频频出错。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算理过程总结具体的算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还能够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切实在算理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算法,这时,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此保证计算问题的有效解决。
  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展开“涂一涂”的操作活动,即: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它的二分之一,再用其他的颜色涂上它的四分之一,最后观察所涂颜色占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这样便能够使学生在感受算理的过程后总结具体的算法,并归纳出异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因此,通过算理与算法的有机统一,不仅能够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产生一定的错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例如:看错题目、没有验算等等,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由于马虎而产生的错误,还能够提高计算问题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计算能力。
  以“简易方程—解方程”为例,在计算相关问题时,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书写方面养成细致的良好习惯,其次,在计算过程中,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说出“运算顺序”,使他们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最后,笔者还督促学生对运算结果进行检查、验算,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因此,通过及时引导,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较为严谨的数学思维,还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漏洞,从而使他们形成更加良好的运算习惯,以此提高他们的运算技能。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习惯以及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分析阻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以此优化教学活动,其次,找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建立趣味化的场景,最后,重视算理算法的融合,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进一步理解,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运算技能,并使他们的运算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炳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8(9):86-87.
  [2]张文青.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162-16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本文中的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合作教学、实验教学以及信息技术教学为途径,旨在为学生打造具有交流性、探究性以及自主性的数学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获得学习自主权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未知解法的问题转化在已有知识和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本文论述了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转化思想,促进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转化思想;图形与几何;运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指将未知的、繁难而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
期刊
摘要:对数学图形语言的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对数学图形进行分析、说明、理解,记忆和应用的过程。本文对高中生图形语言阅读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然后就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图形语言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图形语言;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指出,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1]。而且在目前的高考中,也随之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要更加讲究策略,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营造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学习都有积极影响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问题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切实开展小学数学的有效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本文是作者对平面向量数量积这节课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对实施方案的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平面向量数量积教学案例;数学运算  一、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县级普通中学,这是普通中学中的高三年级普通班。按照惯例,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位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高三一轮复习课刚好进行到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学生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运算能力不够。本节课运算量大,又由于正在做市级课题<<提高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与
期刊
摘要: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亟待教师的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下作业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应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更多的应该关注教学方法,以有效的教学
期刊
摘要:因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差异化现象,如概念掌握不牢、公式解析不到位等,导致学生的学科发展受到限制。数学是初中生认知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文化培养、逻辑推理、运算分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差异化教学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个体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还使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得到加强。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期刊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为主,手段单一抽象,难以起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则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呈现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让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认识。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内容,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主动探索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途径,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知识中内化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站在生活情境、问题和作业视角分析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融入策略  一、引言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有重
期刊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等式和方程”  二、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方程领域的起始,主要任务是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一般也能准确判断等式、方程。但由于受算术方法的影响,大多数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