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下面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讲究艺术性的,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方面的探索。
1.目标明确,有价值性。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提问的目标,讲究提问的艺术。
2.层次清晰,有梯度。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学生以任何方式去处理(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信息,或者说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最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解决途径,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包含的数据或资料能组合、分类、制作或分析。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容易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3.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箭三雕。
4.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种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提问要因人而异,切忌不切实际。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所以,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当然,学生的回答有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学困生,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及时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然后再给他一次成功回答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的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6.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门课程。
7.趣味性。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过程中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会到思考的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8.灵活性。提问要灵活应用,一方面体现在讲、练、读、改诸环节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精神涣散时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扩展等方式,而且要在提问中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不正确、不确切的地方。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答”,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加强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讲究艺术性的,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方面的探索。
1.目标明确,有价值性。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提问的目标,讲究提问的艺术。
2.层次清晰,有梯度。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学生以任何方式去处理(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信息,或者说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最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解决途径,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包含的数据或资料能组合、分类、制作或分析。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容易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3.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箭三雕。
4.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种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提问要因人而异,切忌不切实际。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所以,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当然,学生的回答有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学困生,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及时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然后再给他一次成功回答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的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6.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门课程。
7.趣味性。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过程中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会到思考的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8.灵活性。提问要灵活应用,一方面体现在讲、练、读、改诸环节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精神涣散时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扩展等方式,而且要在提问中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不正确、不确切的地方。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答”,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加强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