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关键词句,巧识材料主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抓关键词句”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作文审题立意法之一,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暗藏玄机,学生在实践中常常错误百出。本文借助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从抓关键词句要抓全、解读词句的语境义、揭示隐喻或本质、因果溯源四个方面分析“抓关键词句”审题立意法的具体运用,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关键词: 材料作文 关键词句 审题立意法
  在应试作文中,取得高分的秘诀首先是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如果不切合题意,那么再紧扣中心也难力挽狂澜,所以作文的审题立意历来是高考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材料作文在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中约占2/3的比重,其审题立意不容忽视。虽然随着高考作文审题难度的降低,大部分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并没有特意设置障碍,以为难考生,暗含材料主旨的关键词句往往清晰可见。但是,在练习和考试中,由于学生对作为“文眼”的关键词句的理解过于单一、表面化,以致立意上常常出现偏差。其实,对作文材料中关键词句的解读是有章可循的,每一种类型的关键词句都有其独特的解读角度,都有其必须注意的问题,得其章法,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一、关键词句要抓全,“限定范围”不可丢
  这一类的关键词句往往是结构完整的句子,有主谓宾定状补,所以常常不只一个,除了表示话题的关键词外,还有一些词语对话题范围做了限定,如果仅仅抓住话题的关键词,抛开限定,则写出的文章就会泛、偏,分数也就难令人满意了。
  例1:(2013年广西南宁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1月晚间,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从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今天,莫言自称仿佛经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看到自己”。“洗礼”是基督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仪式,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更新自己的生命,后延伸比喻在艰难的磨炼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请以“洗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中的关键句很清晰,“洗礼……后来延伸比喻在艰难的磨炼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很多同学以“洗礼”为话题,写“心灵的洗礼”、“亲情的洗礼”、“文墨的洗礼”等,未免有先偏颇。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材料中的关键句对话题“洗礼”作了具体的限制,“在艰难的磨炼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材料的主旨应该是经历艰难的磨炼和洗礼后,有了收获,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包含三个关键词“磨难”、“洗礼”、“新认识、新起来和开端”。当时全市集中评卷,作文评分细则里有这么一条:只涉及“洗礼”,36~42分;只涉及“磨难”、“洗礼”,42~48分;涉及“磨难”、“洗礼”、“新认识、新起来和开端”,46~60分。由此可见,关键词句领悟得全与不全,是作文得分高低的分水岭。
  二、立足材料,解读词句的语境义
  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词语和句子在其特定语境中有特定含义,如果按词典的解释生搬硬套,那么难免理解出现偏差。所以,理解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的同时要关注该词句的前后内容,它们是关键词句的语境,也是理解关键词句的依据。
  例2: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该作文材料的关键句是“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对关键词“随随便便”的理解成了立意的关键。“随随便便”在材料中出现两次,一处是“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此处“随随便便”在上一句中有相应的内容“皮箱十分破旧”,再结合“大名鼎鼎”,皮箱的“随随便便”就可以理解为皮箱不是名牌,没有高品质,十分破旧;那么,人的“随随便便”就是没有真学问,粗陋。作文可以立意为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化“具体”为“抽象”,看透隐喻或本质
  这种类型的关键词句或是含有比喻的句子,或是表示人物言行的句子。含比喻的句子,必须透过喻体,理解它的喻旨所在,喻旨是立意的关键;表示言行的句子,言行是外衣,言行里透出的思想品性是立意的关键。含有比喻尚好理解,比如,“痛苦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珍珠”是喻体,化具体为抽象,“珍珠”抽象为“美好”、“成功”、“喜悦”等,据此,学生作文可以立意为经过艰辛和痛苦,获得成功的喜悦,或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例3:(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没有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分析】2012年高考安徽省的这道作文题被网上评为最坑爹的作文题之一,虽然它的审题立意有多种方法和角度,但是材料主旨较难理解。如果我们用最基本的审题立意法——“抓关键词句”,就不难发现它的关键句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比起“注意安全”,“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是人的具体行为,透过这个行为可以看出工作要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注重细节、人文关怀等思想,从这几个角度立意都是切合题意的。   四、质问“为什么”,因果溯源
  因果溯源法是材料作文常用的审题立意法,它适用于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时抓住故事的结果质问为什么,接着在材料中找到答案,即“溯源”,然后就着这个答案立意,就能切中材料的主旨。值得注意的是,“溯源”要在材料中溯源,如果脱离材料,在自己原有认识里找原因,作文常常就会离题万里。
  例4:(2006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乌鸦因羡慕老鹰拥有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的关键句是牧羊人和孩子的评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它也很可爱呀”,两句话两个角度,可以择其一来立意。如果着眼于牧羊人的评论“忘了自己叫什么”,就可思考为什么牧羊人这么说?从材料中找答案,乌鸦“模仿老鹰”,“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根据这些答案就可以把作文立意为盲目模仿、缺乏自知之明。如果着眼于小孩称赞乌鸦“很可爱”,则可思考为什么这么说。从材料中找答案,乌鸦“羡慕老鹰拥有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作文则可以立意为超越自己,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向强者学习。
  继“材料作文”之后,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其实两者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新材料作文”允许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其中某个角度作文。所以,“抓关键词句”是新材料作文常用的审题立意法,甚至比之前更有用。掌握并灵活运用“抓关键词句”审题立意法,是提高作文审题立意能力的硬要求,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所谓“得立意得作文的半壁江山”。
  参考文献:
  [1]高考试题分类解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
  [2]高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效能很强的集体活动,是中小学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主题班会的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深吸引广大师生参与。作者结合八年班主任经验进行主题班会课实践,探究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德育工作 班主任工作 主题班会 有效形式  新课程实施后,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然而,
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客观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花店游戏,超市游戏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但是它们又都有一定的主题,称为主题创造性角色游戏。这种游戏不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儿期最典范的、最有特点的游戏。以下我谈谈对幼儿创造性角色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是创造性角色游戏
摘 要: 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绩效管理水平。作者主要就目前中层干部在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等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中层干部 执行力 提高途径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学校要发展,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首要问题是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增强学校中层干部
摘 要: 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作者从教材、理念、感受方面进行了教学初探。江西省新课程已实施了两年,作者对新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和感受。文章从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的教材、理念和感受方面回顾新课程教学,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感受  一、新教材  新教材从整体框架上打破了传统模式,不再是从古至今按编年体系统编排课程,而是
摘 要: 文章提出“以问题牵涉的对象为中心”的解题思路,通过分析题目的设问,挖掘问题所牵涉的对象,以对象为解题思路的指向,綜合运用阅读、分析材料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正确解答问题。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题问题 对象 材料  在高考文综试题中,历史试题是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主观题的得分更是拉开距离的关键,是考生成长为高手的必经之路。  一  高考历史主观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归纳、概括类,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课堂要求教学是高效率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必须尝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高效的、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关键词: 中学英语 高效课堂 英语教学  一、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教学”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是“高效
摘 要: 本文以船舶建造方向行业英语为例,从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高职公共英语中行业英语课程教学应该以不同的行业需求为中心,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行业英语 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高等教育水平、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知识的讲授以实用为本。《行业英语》这门课程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与其以后的职业相关的一种技能英语,是传统课堂中基础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探究性教学是以师生共同探究,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把它分为四部曲来探个究竟:  一、激发问题意识,让学生想探究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
摘 要: 愤怒情绪,严重危害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时引起人际冲突,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帮助中职学生有效制怒,解决冲突,可设置如下四个课程:课程一:愤怒危害身心健康;课程二:愤怒情绪可能导致害人害己的严重后果;课程三:有效制怒的方法;课程四:团体拓展体验。团体活动《天堂与地狱》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制怒方法 有效制怒  中职生正处于情绪跌宕起伏的高潮期,年少气
《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承,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高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提问”,特别是对某些重点问题的追问。“追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它不仅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重新建构,而且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