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原地区 部队 卫生所 卫生防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84
武警新疆某中队长期担负昆仑山腹地某监狱的看押勤务,这里平均海拔2780m,年平均气温8℃,气候干燥,紫外线强,远离市区200余公里且道路条件复杂。为解决官兵就医难的问题,2007年7月支队党委选派1名军医到中队负责卫生所工作。总结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武警某部长期担负执勤任务的中队官兵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发现新兵刚到驻地半月内普遍发生高原反应,但程度较轻。官兵患病情况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长期驻守在昆仑山高原地区的官兵较更高海拔地区患病情况较轻,但仍有其特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将4年来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某中队干部、士官及义务兵(包括每年补入新兵)共计325人,皆为男性,年龄18~36岁。
发病情况:4年中,官兵患病共计655例次。高原反应136例(20.76%),绝大部分为轻度反应,其中以头晕、胸闷、心悸症状最为多见[1],共103例(15.72%),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9例(4.42%),口唇、甲床发绀4例(0.61%);呼吸道疾病242例次(36.94%),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计224例(34.19%),下呼吸道感染17例(2.59%),自发性胸膜炎1例(0.15%);消化道疾病132例次(20.15%),其中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共计92例次(14.04%),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33例(5.03%),消化性溃疡7例(1.06%);军事训练伤及外伤106例次(16.18%),多为软组织损伤、胫骨骨膜炎、肌肉劳损,皮肤擦伤或挫裂伤;其他疾病39例次(5.95%),包括:冻伤、中暑、痔疮、脚癣、日光性皮炎、口唇干裂、口腔溃疡、鼻出血、结膜炎、泌尿系结石等。
防治情况:①针对高原反应,主要采取休息,适应性训练,服用上级配发的高原药红景天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出现发绀者给予鼻导管吸氧,一般經7~20天均可逐渐适用,高原反应的症状基本消失。②针对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咽-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给予板蓝根、APC、复方感冒制剂、ABOB、阿莫西林口服,重者给予柴胡、安痛定、清开林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肌注或静滴治疗,一般3~7天皆可痊愈。3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为延误就诊,感染扩散所致,经积极抗生素治疗康复。1例左侧自发性气胸(左肺压缩80%),经及时后送至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康复。③针对消化道疾病,因多为饮食、饮水卫生不当造成,常规给予西咪替丁、氟哌酸、泻立停、黄连素、健胃消食片等口服,重者输液治疗,一般2~4天可痊愈。消化性溃疡采用三联治疗方案2~6个疗程皆可愈合[2]。④针对军事训练伤及外伤,给予休息、减少训练量及强度、口服三七片、消炎痛、芬必得,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并结合火罐、针灸及TDP烤电理疗,一般2~4周可明显好转或痊愈。轻度外伤做好皮肤消毒、简单包扎,重者清创缝合,并积极抗炎、止血治疗,一般7~14天可痊愈。⑤口唇干裂、口腔溃疡、鼻出血病例皆由于空气干燥所致,鼓励多饮水、多吃新鲜瓜果蔬菜的同时,给予维生素B2、维生素C、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口服治疗,2~7天痊愈。⑥其他疾病则予以对因、对症及支持治疗,基本皆可痊愈。仅2例泌尿系结石病例予以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转上级医院住院碎石治疗痊愈。
讨 论
高原地区天气寒冷,风沙大、昼夜温差明显,官兵在平常的训练执勤中多因增减衣物不及时、午休及就寝时铺盖不严或高强度训练大量出汗后未做好保暖措施,极易受凉而发生呼吸道疾病,经积极药物治疗短时间内均可恢复。加强卫生宣教、及时增减衣物、发放板蓝根冲剂或喝热姜汤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因部队远离市区,由于运输距离长、路况差,大量蔬菜、水果经长时间储运,极易出现腐烂、变质,加之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食品加工困难,且同时由于低氧造成人体消化功能障碍、营养缺乏[3],官兵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虽经治疗可以短期康复,但有时严重影响正常执勤工作的开展。
部队地处偏远,到市区最快也需4个小时,一旦发生重症病例若后送困难,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平时卫生所要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及器械设备,保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做到先期处置,为后送争取时间。
防治体会:部队长期驻守在海拔2500~3000m高原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劣、各类生活物资完全依靠外运等因素,对卫生防病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为保证官兵身心健康、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卫生所在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①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对疾病的监控预防工作。对新增或归队人员短时间内不易立即参加高强度训练或劳动,至少待1周适应低氧环境后再逐渐投入正常工作;及时发放复方丹参滴丸、红景天胶囊、高原护肤霜等药品,指导开展适应性训练并做好医学监督;经常性的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官兵自我保护能力。②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安全检查。科学合理制定食谱,尤其多订购新鲜的时令水果及蔬菜,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严把食物的采购、验收、加工和储存关,严防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端上餐桌;加工时生熟分开、充分加热;每天对存放食品的库室进行检查;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分餐制度和餐具消毒制度;因高原海拔低,水的沸点较低,因此要延长开水加热时间,长期驻守的部队可申请配发或购买净水系统,保证饮水安全。③对患病官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大巡诊力度,医护人员坚持每天深入班排、训练场、饭堂、操作间等进行卫生检查监督,及早发现和处理早期患病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完善后送机制,严重病例能做到后送通畅、转院及时。④科学组训,严防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指导部队制定适合高原地区特点的训练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劳逸结合的原则科学组训[4],做好训练前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及训练后10~15分钟的放松运动,禁止带伤、带病及疲劳参训。
参考文献
1 唐红英,张民.新兵乘火车入藏途中血氧饱和度及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的动态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8):863-864.
2 唐承薇,胡品津.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1.
3 马向东,乔天英.武警某部做好高原条件下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443-444.
4 梁香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事训练伤病防治手册.2001:1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84
武警新疆某中队长期担负昆仑山腹地某监狱的看押勤务,这里平均海拔2780m,年平均气温8℃,气候干燥,紫外线强,远离市区200余公里且道路条件复杂。为解决官兵就医难的问题,2007年7月支队党委选派1名军医到中队负责卫生所工作。总结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武警某部长期担负执勤任务的中队官兵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发现新兵刚到驻地半月内普遍发生高原反应,但程度较轻。官兵患病情况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长期驻守在昆仑山高原地区的官兵较更高海拔地区患病情况较轻,但仍有其特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将4年来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某中队干部、士官及义务兵(包括每年补入新兵)共计325人,皆为男性,年龄18~36岁。
发病情况:4年中,官兵患病共计655例次。高原反应136例(20.76%),绝大部分为轻度反应,其中以头晕、胸闷、心悸症状最为多见[1],共103例(15.72%),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9例(4.42%),口唇、甲床发绀4例(0.61%);呼吸道疾病242例次(36.94%),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计224例(34.19%),下呼吸道感染17例(2.59%),自发性胸膜炎1例(0.15%);消化道疾病132例次(20.15%),其中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共计92例次(14.04%),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33例(5.03%),消化性溃疡7例(1.06%);军事训练伤及外伤106例次(16.18%),多为软组织损伤、胫骨骨膜炎、肌肉劳损,皮肤擦伤或挫裂伤;其他疾病39例次(5.95%),包括:冻伤、中暑、痔疮、脚癣、日光性皮炎、口唇干裂、口腔溃疡、鼻出血、结膜炎、泌尿系结石等。
防治情况:①针对高原反应,主要采取休息,适应性训练,服用上级配发的高原药红景天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出现发绀者给予鼻导管吸氧,一般經7~20天均可逐渐适用,高原反应的症状基本消失。②针对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咽-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给予板蓝根、APC、复方感冒制剂、ABOB、阿莫西林口服,重者给予柴胡、安痛定、清开林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肌注或静滴治疗,一般3~7天皆可痊愈。3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为延误就诊,感染扩散所致,经积极抗生素治疗康复。1例左侧自发性气胸(左肺压缩80%),经及时后送至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康复。③针对消化道疾病,因多为饮食、饮水卫生不当造成,常规给予西咪替丁、氟哌酸、泻立停、黄连素、健胃消食片等口服,重者输液治疗,一般2~4天可痊愈。消化性溃疡采用三联治疗方案2~6个疗程皆可愈合[2]。④针对军事训练伤及外伤,给予休息、减少训练量及强度、口服三七片、消炎痛、芬必得,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并结合火罐、针灸及TDP烤电理疗,一般2~4周可明显好转或痊愈。轻度外伤做好皮肤消毒、简单包扎,重者清创缝合,并积极抗炎、止血治疗,一般7~14天可痊愈。⑤口唇干裂、口腔溃疡、鼻出血病例皆由于空气干燥所致,鼓励多饮水、多吃新鲜瓜果蔬菜的同时,给予维生素B2、维生素C、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口服治疗,2~7天痊愈。⑥其他疾病则予以对因、对症及支持治疗,基本皆可痊愈。仅2例泌尿系结石病例予以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转上级医院住院碎石治疗痊愈。
讨 论
高原地区天气寒冷,风沙大、昼夜温差明显,官兵在平常的训练执勤中多因增减衣物不及时、午休及就寝时铺盖不严或高强度训练大量出汗后未做好保暖措施,极易受凉而发生呼吸道疾病,经积极药物治疗短时间内均可恢复。加强卫生宣教、及时增减衣物、发放板蓝根冲剂或喝热姜汤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因部队远离市区,由于运输距离长、路况差,大量蔬菜、水果经长时间储运,极易出现腐烂、变质,加之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低,食品加工困难,且同时由于低氧造成人体消化功能障碍、营养缺乏[3],官兵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虽经治疗可以短期康复,但有时严重影响正常执勤工作的开展。
部队地处偏远,到市区最快也需4个小时,一旦发生重症病例若后送困难,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平时卫生所要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及器械设备,保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做到先期处置,为后送争取时间。
防治体会:部队长期驻守在海拔2500~3000m高原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劣、各类生活物资完全依靠外运等因素,对卫生防病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为保证官兵身心健康、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卫生所在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①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对疾病的监控预防工作。对新增或归队人员短时间内不易立即参加高强度训练或劳动,至少待1周适应低氧环境后再逐渐投入正常工作;及时发放复方丹参滴丸、红景天胶囊、高原护肤霜等药品,指导开展适应性训练并做好医学监督;经常性的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官兵自我保护能力。②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安全检查。科学合理制定食谱,尤其多订购新鲜的时令水果及蔬菜,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严把食物的采购、验收、加工和储存关,严防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端上餐桌;加工时生熟分开、充分加热;每天对存放食品的库室进行检查;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分餐制度和餐具消毒制度;因高原海拔低,水的沸点较低,因此要延长开水加热时间,长期驻守的部队可申请配发或购买净水系统,保证饮水安全。③对患病官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大巡诊力度,医护人员坚持每天深入班排、训练场、饭堂、操作间等进行卫生检查监督,及早发现和处理早期患病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完善后送机制,严重病例能做到后送通畅、转院及时。④科学组训,严防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指导部队制定适合高原地区特点的训练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劳逸结合的原则科学组训[4],做好训练前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及训练后10~15分钟的放松运动,禁止带伤、带病及疲劳参训。
参考文献
1 唐红英,张民.新兵乘火车入藏途中血氧饱和度及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的动态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8):863-864.
2 唐承薇,胡品津.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1.
3 马向东,乔天英.武警某部做好高原条件下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443-444.
4 梁香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事训练伤病防治手册.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