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

来源 :民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不断迈出新步伐韩正出席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十四五”时期东北全面振兴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辉宏博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推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先进力量,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起了“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在党的百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也变得日益成熟,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推动“文化建设”走向持续繁荣。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动力源包含文化维度的理论定力与历史源力,价值维度的人民内力与理想引力,现实维度
摘 要: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造了一个党风正、政风清、社风纯的良好政治生态,这三种因素在党内政治生态系统内相互作用,呈现一种生态联动的态势,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总结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中的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经验,对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仍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新时代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党
摘 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领导中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为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战略,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再到“新三步走”战略、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布局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启,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制定鲜
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記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历史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面对反动派的刽子手,李大钊高呼“
期刊
摘 要: 党的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传家宝。党的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历史、现实、理论及价值等维度的统一体。从历史维度看,党的革命精神经历了萌芽、丰富与发展、传承与坚守、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从现实维度看,党的革命精神的形成坚持以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特征;从理论维度看,党的革命
摘 要: 国际发展援助是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通过引领发展理念、掌握机构权力等方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援助体的出现要求国际发展援助制度进行变革以增强治理成效。但是,“权力逻辑”成为新兴援助体进一步参与国际发展援助事务的障碍。为推动国际发展援助制度的改革,中国可从提出发展新理念、贡献发展经验、构建援助框架等方面入手,推动国际发展援助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经受无数内忧外患大考,在攻坚克难中成长壮大。学习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持续提高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政治认识,应重视从延安精神、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中汲取做好新疆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坚持把更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深化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以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勠力同心实现伟大复兴最好的“营养剂”和寻求发展出路、化解发展困境最好的“教科书”。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全局中,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占领国际话语权制高点成为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能够廓清和厘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致思理路和认识
摘 要: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将会带来新的社会效益和新的社会治理成果,也势必引发一些新的问题。高质量的地方立法将有助于社会治理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带来新的契机。要抓住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机遇,协同发展地方立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在践行社会治理理念的同时把握好地方立法的重点领域,弥补法律漏洞;加强立法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把应对突出问题中面临的压力转
摘 要:“互联网+”教育发展为高校教育工作开展创造诸多机遇。高校应紧抓时代机遇,加强面向课程思政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探索,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解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问题,提升高校多方面课程思政教育水平,以“互联网+”教育体系为核心,建立新的课程思政教育发展机制[1],切实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多方面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