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田园詩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歌对于后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体与创作风格做出认知与了解,不仅有利于对陶渊明田园诗做出更为深刻的解读,而且也有利于对陶渊明田园诗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做出准确的把握。本文在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体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陶渊明田园诗所具有的独特特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主体;风格特色
  1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
  1.1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是我国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讲的就是生活贫穷而自得其乐的道理。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有着“采菊东篱下”的情怀,也有着安贫乐道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他的田园诗歌中得到了很多的体现。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安贫乐道,可以从“安贫”与“乐道”两个方面做出分析。从“安贫”方面来看,陶渊明在《有会而作》中写道“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他通过这首诗歌对自身“安贫”的态度做出了直接的表达。当然,“安贫”思想在陶渊明的自传体诗歌《五柳先生传》中也得到了体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常著文章自候,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虽然生活贫苦,但是精神却十分富足,因此,陶渊明对贫穷毫无在以;从“乐道”方面来看,陶渊明所坚持的“道”是个人的节操与道德,因此,陶渊明创作了《咏贫士》组诗,并对黄子廉、袁安等不慕虚荣的君子进行了称赞。
  1.2 悲悯疾苦
  陶渊明退隐田园不仅是因为陶渊明对自然怀有崇尚之情,而且也与时局的动荡具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这样写到:“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对政治斗争与政治环境的厌恶,在这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他对民生具有了更深的了解,并產生了悲悯之情。在《停云》中,陶渊明在结尾部分这样写到:“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一结尾道出了连年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难以团聚的现象,也反映出了陶渊明对人民疾苦的悲悯。另外,陶渊明的诗歌也具有着批评朝廷的内容,在对当权者进行告诫的过程中,陶渊明体现出了时政的关心,而这种关心实质上也反映出了陶渊明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如在《读山海经》中,陶渊明使用了比兴手法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隐射,反映出了对朝廷用人不善导致民间疾苦的内涵。
  1.3 乐享农耕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对农耕以及对农村景物的描绘是最为主要的内容,而从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来看,他不仅会对农耕生活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做出反映,而且也会亲自参与到农村生活与农事劳动当中。事实上,《诗经》中有很多诗歌都对农耕劳动进行描写,但是士大夫并没有参与其中,因此,陶渊明田园诗所具有的这一主题特点与之前描写农耕生活的诗歌体现出了鲜明的差异,针对农耕生活,陶渊明专门创作了七首田园诗,即《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劝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以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归园田居》其三,这首田园诗通过“夕露沾衣”、“带月荷锄”等对农民真实的农耕生活做出了反映,同时也体现出了陶渊明乐享农耕的惬意。
  1.4 豁达人生
  对生死的讨论,是诗歌艺术中重要的主题。如陶渊明之前的建安文学就表现出了积极的生命意识,曹操有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虽寿》)”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也在《兰亭集序》发出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由此可见,诗人普遍对生死具有着敏感心态。虽然同为东晋诗人,但是陶渊明在自己的田园诗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却与王羲之具有不同之处,如“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其三)从这里看出看出,陶渊明认为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不用过于悲痛,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陶渊明对自然的崇尚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另外,《形影神》三首是最能体现陶渊明豁达人生观的田园诗,在这三首田园诗中,陶渊明指出了人需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为生前荣名立善而苦恼,否则生命也就失去了最本真的意义。这三首诗歌对陶渊明崇尚自然、荣辱不惊的豁达形态做出了反映。
  2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具有着多元化的主体与深厚的思想意蕴,而且也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平淡自然而又不失豪放的风格。平淡自然的风格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如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对阡陌交通的理想世界做出了勾勒,这反映出了陶渊明的崇尚自然的性情与追求。而在《读山海经》中,陶渊明则表现出了豪放之风,并通过赞扬精卫的执着以及夸父的豪情,表达出了自身宁死不屈、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其次是简约精粹的诗歌语言。对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处于同一时期的颜延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文取直达”。陶渊明总是能够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语句,对丰富的内涵做出表现,如在《杂诗》其三中,“严霜结野草”中的“结”字就体现出了高度精炼的效果,而在《饮酒》其五中,“心远地自偏”更是精妙的阐述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受到骈文文风的影响,陶渊明也会在自己的田园诗中使用一些偶句,但是这些句子的使用并不代表着陶渊明的田园诗会被这种文风完全侵染,反而体现出了陶渊明在田园诗创作中对其他文风的借鉴,这是陶渊明田园诗具备兼容并蓄特征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得禹.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94-99+104.
  [2]曹章庆.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精神生态[J].浙江社会科学,2008(07):102-107+128-129.
  [3]张今歌,赵圆圆.陶渊明田园诗不朽魅力之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76-81.
  [4]赵红.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30-133.
  作者简介
  刘焕芳,女,辽宁省东港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丹东分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丹东分校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其他文献
慕云又出去了。外面天还未完全暗下来。她望了一眼门口的池塘,一到热月,池塘里的水浮莲疯长,层层叠叠的,不见一丝水光。这种野蛮的植物长着蓝色的凤眼花,在晚霞映照下,黑黢黢的,叫人生不出半点的喜欢。儿子把缝纫机当书桌,趴在上面写作业,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慕云想着,儿子读完中学,接着考外地的大学,三年或四年,毕业出来工作,这样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邻居的孩子,慕云是看着长大的,她总拿儿子和他对比。邻居孩子
前幾天我去姥姥家玩儿,兜里揣了一包湿巾,临走时忘带走了。过了几天,我又去姥姥家玩儿,却见姥姥在院子里把湿巾晾了一长排,对我说:“你落下的湿巾晒干了,你拿回去用吧。”
一  女中学生祖伊在社区图书馆打工,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她天赋异禀,精通多门语言,读起书来废寝忘食,阅读品味十分挑剔。十四岁之前她从不读活人的作品,十四岁之后,由于所有经典都已读完,她开始读那些她认为最优秀的在世作家,其中一部分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或其他国际奖项,另一些人在本国被奉若神明,在别处无人知晓,还有另一部分人写得最好,却默默无闻。  她读小说一般按照出版顺序,从处女作一直读到最新出版
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是实现人才强市的战略举措。从实践来看,许多军转干部凭借自己过硬的素质很快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我市正在大兴“人才兴市”战略,根据军转干部的专长,合理安
五一上午,休假在家的王海正在电脑前打着游戏,突然手机响了,是在哈尔滨工作的大学同学张平打来的。我在火车上呢,再过一个小时就到北京南站了,过一会儿你到南站来接站吧。哎
王谢初中四年里从来没踏进过学校的图书阅览室一步。在他的印象里,那扇朱红木门只开过两次。  一次是市教育局领导来视察,校长等人寸步不离地陪同。王谢的同桌不幸被老师点中,拉去阅览室当群演,回来后告诉他那里就三排书架,书目不详,阅览区窗明几净,架子上崭新的杂志至少也是一年前发行的。  另一次是在某个平凡无奇的午休时分,硬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那天食堂大妈多打给他一个咖喱翅根。王谢回教室的路上经过二楼阅览室
本文是一条《经》《说》的诂释。文中,比较详尽地考察了有关前人成说,驳正了不少误解,如认为原文另有什么奥义,或是在论述四种不同的判断或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及“狗又名犬”就是“重同”等等。结论是:(一)“重、体、合、类”所论述的,只是概念或其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四种相同关系。(二)“重同”,是两个名称指着同一个事物的同。(三)“体同”,是都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同关系,也就是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四)“合同”,是不同事物并存于一处的同,也就是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五)“类同”,是一部分相同的同,亦即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
1月11日,歼-20试飞。当晚,我国国防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予以证实。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认为,歼-20的出现在两方面有重大意义,首先,它试飞成功充分展示中国空军在过去10年的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军转干部特点的教育培训之路,部队对转业干部的离队前教育培训也非常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转业干部转变角色。本期借鉴拟选取几篇各有特色的
我们宿舍老三喜欢隔壁班的小倩,已经好长时间了,大家都劝他去表白,老三叹口气,说:“还表白呢,我们平时连说话都没有,直接表白人家还以为我是神经病呢!”我们一想也是,这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