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睡觉”一词的词义经历了由“睡醒”向“睡眠”转变的过程,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咎为“觉”字的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而关于“睡觉”的成词年代,根据《广古今五行记》的作者窦维鋈的年代,可以大致判断“睡觉”的成词时代大约为晚唐时期。
关键词:睡觉;演变;睡眠义;睡醒义
一、“睡觉”的成词过程
判断“睡觉”的成词过程,首先需要明确“觉”的词义变化与“睡觉”成词之间的关系,即两者的先后顺序。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觉”字虚化为量词作为判断“睡觉”是否成词的依据,“睡觉”的成词与“觉”作量词的产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只有当“睡觉”成词之后“觉”才可能虚化出量词的用法。而另一种则认为是在“觉”虚化为量词后才和“睡”凝固成词,“睡觉”才成词。
查阅中晚唐的资料,“觉”作量词的用法并不少见,但是表示“睡眠”义的“睡觉”却很难找到,即便到五代至宋,这样的用法也并不普遍。显然,如果按照第一种思路则是在没有办法解释资料中呈现的这种趋势,所以个人认为第二种思路更为合理。
1、“觉”的演变过程
在《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蒋绍愚先生总结了“觉”的演变过程:A.动词“醒来”。??B.量词,从睡到醒的过程。??C.量词,睡眠的过程。??D.省略动词,单用“数次(三)+量词(觉)”。到了这一步,“数词+量词‘觉’”就很容易被理解为“数词+动词‘觉’”。当人们把“觉”看作是动词之后,“睡觉”就从连动结构(睡醒)重新分析成为并列结构(睡眠)。于是“睡眠”义的“睡觉”就产生了。
而汪维辉先生在《“睡觉”古今谈》中对蒋绍愚先生提出的“人们把‘觉’看作动词”这一观点表示了怀疑,汪先生指出“觉”单用作“睡”义动词的例子找不到,而“数词+觉”一定是和“睡”共现的,人们并不会把“觉”看作是动词,“睡觉”也不应该是并列结构。
我认为蒋先生对于“觉”演变过程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并不认为“觉”最终演变成了动词,进而改变了“睡觉”的词义。
很显然,“觉”最初的意义是醒来,从古岳切音,如:
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从唐代开始,“醒”义的“觉”还可以和“睡”连用构成动补短语,同样表示“睡醒”的意思。
中唐以后出现了把“觉”作为量词的用法,将“觉”置于动词“睡”或“眠”前后,并在“觉”前面加上数词计数,蒋先生还将“觉”作量词的情况进行细分,分为表示“从睡到醒的过程”和“睡眠的过程”两类。
皮日休《鹿门夏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此处“睡一觉”是指从睡到醒的过程。但时代稍前的白居易诗歌中已经大量出现表示“睡眠过程”的“觉”的用法,如:
白居易《何处堪避暑》:“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此处的“睡一觉”是说整个睡眠过程。与皮日休的《鹿门夏日》相比,白诗“觉”原本“醒”的意义在逐渐消失,而只强调“睡”这个过程。
之后“觉”的词义进一步发展,省略“睡”、“眠”等动词而独立使用。在宋代以后大量出现用“一觉”代替“一觉眠”、“一觉睡”的现象,如:
释文珦《闭户》:“饭馀曲肱睡,一觉颇酣甜。”
例句中的“一觉”均可以译为“一次睡眠”,而不是“一次”、“一回”,此时的“一觉”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既表示数量又表示“睡眠”实体的名词性短语。例句中除了“一觉”之外还另有“睡”、“眠”、“梦”等词语的存在,说明“一觉”省略动词是人们为了避免重复和“睡”、“眠”、“梦”等词重复而作出的一种省略行为。这从侧面可以证明“一觉”在当时已经拥有了和“睡”、“眠”、“梦”相似的内涵。“觉”在脱离“睡”、“眠”等词独立使用的“一觉”中的到了它新的义项“睡眠状态”和名词这一新属性。
2、“睡觉”(睡眠义)的成词
“觉”在拥有了“睡眠状态”这一新义项后,“睡觉”的意思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语义由“睡醒”变成了“睡眠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睡觉”指一种睡眠行为,是一个离合词,“睡”“觉”二字可以进行扩展,“睡”带有动词性,而“觉”则表示睡眠状态。睡觉的成词过程,应该是表示进入睡眠状态的动作“睡”和表示睡眠状态的“觉”的重新组合。而当人们普遍用“睡醒”取代“睡觉”来表示“睡醒”义的时候,表示“睡眠”义的“睡觉”才正式被固定下来。我们能够在成書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中找到类似于“睡了一觉”的语言格式,但同时在《水浒传》中也有表示“睡醒”义的“睡觉”用法。至明代中叶的《西游记》:“叫你去巡山,你却去睡觉。”“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此处“睡觉”为“睡眠”义,与现在的用法无异。在《金瓶梅》中,表示“睡眠”义和“睡醒”义的“睡觉”用法同时存在,这些例子说明“睡醒”和表示“睡眠”义的“睡觉”都有一个新词推广的过程。至成书清代的《红楼梦》,“睡觉”的用法已和现在无异。
二、睡觉的成词年代
关于睡觉的成词年代,大致有三种观点:
1、明代
蒋绍愚先生在《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指出在《原本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在这种口语化程度很高的作品中尚未出现“睡眠”义的“睡觉”,可见14、15世纪“睡眠”义的“睡觉”这个用法还没有产生或者尚未普及。到16世纪的《西游记》和时代稍后的《三言》,“睡眠”义的“睡觉”出现的就很多,这说明“睡眠”义的“睡觉”这个词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出现了。
2、北宋
王锳先生在《关于“睡觉”成词的时代》提出“睡觉”表“睡眠”义始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扩展开来,成熟于明清。在《广古今五行记》中:“叙生向夕来卧,冬日飞霜着体,睡觉则汗气冲突。”此处的“睡觉”为睡眠或入睡的意思。《广古今五行记》虽然作者和时代都不详,但编者李昉处于北宋时代,把《广古今五行记》看作是与李昉同时代的语料是没有问题的。
3、晚唐五代
徐之明先生根据对“觉”作动量词时间的考察,推论“睡眠”义的“睡觉”应该成词于晚唐五代。皮日休《奉题室壁》诗之五:“鹤静共眠觉,鹭驯同钓归。”中的“眠觉”为“睡觉”之义,“眠觉”与“睡觉”在语义和结构上都非常相近,虽然作者并没有找到“睡觉”的例证,但是根据“眠觉”的用法推论,晚唐五代应当有“睡觉”出现的可能。同时,徐先生在分析了《太平广记》卷八十三前后几卷引书的出处后,认为《广古今五行记》很有可能是五代以前的语料。根据这两点,作者认为五代前出现“睡眠”义的用法也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的。
在《广古今五行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有“睡眠”义的“睡觉”的出现,关于《广古今五行记》的成书时代,却不明确。所以《广古今五行记》成书于何时这一问题便十分重要,《广古今五行记》原书已经亡佚。《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有相关的记载,指出《广古今五行记》的作者是唐窦维鋈,“窦氏此作杂采史志怪书”,而罗宗强先生也认为《广古今五行记》是“唐初至大历末窦一百六十年间十余种志怪小说”中的“五行小说”。
窦维鋈本人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在《旧唐书·外戚传》中有关于窦维鍌的记载:“好学,以撰著为业……撰《吉凶礼要》二十卷,行于代。”从唐志记载所看,窦维鍌、窦维鋈各有著述流传于世,且鍌与鋈皆为金属,二人事迹并不相犯,所以两者应该并非一人,而是兄弟,那么《广古今五行记》的成书时代应该可以确定为是与窦维鍌所处的时代,约在唐玄宗之后。那么表“睡眠”义的“睡觉”一词成词在晚唐时期是有依据的。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睡觉;演变;睡眠义;睡醒义
一、“睡觉”的成词过程
判断“睡觉”的成词过程,首先需要明确“觉”的词义变化与“睡觉”成词之间的关系,即两者的先后顺序。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觉”字虚化为量词作为判断“睡觉”是否成词的依据,“睡觉”的成词与“觉”作量词的产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只有当“睡觉”成词之后“觉”才可能虚化出量词的用法。而另一种则认为是在“觉”虚化为量词后才和“睡”凝固成词,“睡觉”才成词。
查阅中晚唐的资料,“觉”作量词的用法并不少见,但是表示“睡眠”义的“睡觉”却很难找到,即便到五代至宋,这样的用法也并不普遍。显然,如果按照第一种思路则是在没有办法解释资料中呈现的这种趋势,所以个人认为第二种思路更为合理。
1、“觉”的演变过程
在《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蒋绍愚先生总结了“觉”的演变过程:A.动词“醒来”。??B.量词,从睡到醒的过程。??C.量词,睡眠的过程。??D.省略动词,单用“数次(三)+量词(觉)”。到了这一步,“数词+量词‘觉’”就很容易被理解为“数词+动词‘觉’”。当人们把“觉”看作是动词之后,“睡觉”就从连动结构(睡醒)重新分析成为并列结构(睡眠)。于是“睡眠”义的“睡觉”就产生了。
而汪维辉先生在《“睡觉”古今谈》中对蒋绍愚先生提出的“人们把‘觉’看作动词”这一观点表示了怀疑,汪先生指出“觉”单用作“睡”义动词的例子找不到,而“数词+觉”一定是和“睡”共现的,人们并不会把“觉”看作是动词,“睡觉”也不应该是并列结构。
我认为蒋先生对于“觉”演变过程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并不认为“觉”最终演变成了动词,进而改变了“睡觉”的词义。
很显然,“觉”最初的意义是醒来,从古岳切音,如:
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从唐代开始,“醒”义的“觉”还可以和“睡”连用构成动补短语,同样表示“睡醒”的意思。
中唐以后出现了把“觉”作为量词的用法,将“觉”置于动词“睡”或“眠”前后,并在“觉”前面加上数词计数,蒋先生还将“觉”作量词的情况进行细分,分为表示“从睡到醒的过程”和“睡眠的过程”两类。
皮日休《鹿门夏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此处“睡一觉”是指从睡到醒的过程。但时代稍前的白居易诗歌中已经大量出现表示“睡眠过程”的“觉”的用法,如:
白居易《何处堪避暑》:“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此处的“睡一觉”是说整个睡眠过程。与皮日休的《鹿门夏日》相比,白诗“觉”原本“醒”的意义在逐渐消失,而只强调“睡”这个过程。
之后“觉”的词义进一步发展,省略“睡”、“眠”等动词而独立使用。在宋代以后大量出现用“一觉”代替“一觉眠”、“一觉睡”的现象,如:
释文珦《闭户》:“饭馀曲肱睡,一觉颇酣甜。”
例句中的“一觉”均可以译为“一次睡眠”,而不是“一次”、“一回”,此时的“一觉”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既表示数量又表示“睡眠”实体的名词性短语。例句中除了“一觉”之外还另有“睡”、“眠”、“梦”等词语的存在,说明“一觉”省略动词是人们为了避免重复和“睡”、“眠”、“梦”等词重复而作出的一种省略行为。这从侧面可以证明“一觉”在当时已经拥有了和“睡”、“眠”、“梦”相似的内涵。“觉”在脱离“睡”、“眠”等词独立使用的“一觉”中的到了它新的义项“睡眠状态”和名词这一新属性。
2、“睡觉”(睡眠义)的成词
“觉”在拥有了“睡眠状态”这一新义项后,“睡觉”的意思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语义由“睡醒”变成了“睡眠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睡觉”指一种睡眠行为,是一个离合词,“睡”“觉”二字可以进行扩展,“睡”带有动词性,而“觉”则表示睡眠状态。睡觉的成词过程,应该是表示进入睡眠状态的动作“睡”和表示睡眠状态的“觉”的重新组合。而当人们普遍用“睡醒”取代“睡觉”来表示“睡醒”义的时候,表示“睡眠”义的“睡觉”才正式被固定下来。我们能够在成書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中找到类似于“睡了一觉”的语言格式,但同时在《水浒传》中也有表示“睡醒”义的“睡觉”用法。至明代中叶的《西游记》:“叫你去巡山,你却去睡觉。”“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此处“睡觉”为“睡眠”义,与现在的用法无异。在《金瓶梅》中,表示“睡眠”义和“睡醒”义的“睡觉”用法同时存在,这些例子说明“睡醒”和表示“睡眠”义的“睡觉”都有一个新词推广的过程。至成书清代的《红楼梦》,“睡觉”的用法已和现在无异。
二、睡觉的成词年代
关于睡觉的成词年代,大致有三种观点:
1、明代
蒋绍愚先生在《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指出在《原本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在这种口语化程度很高的作品中尚未出现“睡眠”义的“睡觉”,可见14、15世纪“睡眠”义的“睡觉”这个用法还没有产生或者尚未普及。到16世纪的《西游记》和时代稍后的《三言》,“睡眠”义的“睡觉”出现的就很多,这说明“睡眠”义的“睡觉”这个词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出现了。
2、北宋
王锳先生在《关于“睡觉”成词的时代》提出“睡觉”表“睡眠”义始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扩展开来,成熟于明清。在《广古今五行记》中:“叙生向夕来卧,冬日飞霜着体,睡觉则汗气冲突。”此处的“睡觉”为睡眠或入睡的意思。《广古今五行记》虽然作者和时代都不详,但编者李昉处于北宋时代,把《广古今五行记》看作是与李昉同时代的语料是没有问题的。
3、晚唐五代
徐之明先生根据对“觉”作动量词时间的考察,推论“睡眠”义的“睡觉”应该成词于晚唐五代。皮日休《奉题室壁》诗之五:“鹤静共眠觉,鹭驯同钓归。”中的“眠觉”为“睡觉”之义,“眠觉”与“睡觉”在语义和结构上都非常相近,虽然作者并没有找到“睡觉”的例证,但是根据“眠觉”的用法推论,晚唐五代应当有“睡觉”出现的可能。同时,徐先生在分析了《太平广记》卷八十三前后几卷引书的出处后,认为《广古今五行记》很有可能是五代以前的语料。根据这两点,作者认为五代前出现“睡眠”义的用法也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的。
在《广古今五行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有“睡眠”义的“睡觉”的出现,关于《广古今五行记》的成书时代,却不明确。所以《广古今五行记》成书于何时这一问题便十分重要,《广古今五行记》原书已经亡佚。《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有相关的记载,指出《广古今五行记》的作者是唐窦维鋈,“窦氏此作杂采史志怪书”,而罗宗强先生也认为《广古今五行记》是“唐初至大历末窦一百六十年间十余种志怪小说”中的“五行小说”。
窦维鋈本人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在《旧唐书·外戚传》中有关于窦维鍌的记载:“好学,以撰著为业……撰《吉凶礼要》二十卷,行于代。”从唐志记载所看,窦维鍌、窦维鋈各有著述流传于世,且鍌与鋈皆为金属,二人事迹并不相犯,所以两者应该并非一人,而是兄弟,那么《广古今五行记》的成书时代应该可以确定为是与窦维鍌所处的时代,约在唐玄宗之后。那么表“睡眠”义的“睡觉”一词成词在晚唐时期是有依据的。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