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蝮新突触前毒素和细胞毒素的纯化及部分序列

来源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w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中国产短尾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毒中的毒性蛋白重新进行了纯化,结果从中获得了3个由约12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毒蛋白(AgTx-1,AgTx-2和AgTx-3)。三者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0.075,0.51和6.6mg/kg。在小鸡颈二腹肌标本上的毒理分析表明,AgTx-1和AgTx-2均在阻遏接头传递之后,亦不影响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在AgTx-3的作用下,标本的间接收缩则由于舒张不全而逐渐变小,最后停止在挛缩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分离发育一天(20期左右)的爪蟾胚胎神经管与周围的肌肉细胞,培养一天后用全细胞箝位技术可在大部分与神经突接触的肌细胞上记录到微终板电位(MEPP)样电活动。此电活动是由胆碱能神经元自发释放ACh所致。给予肌肉细胞重复刺激,引起肌细胞大幅度的去极化后,MEPP样电活动的幅度和频率均发生明显的增加。此种增强效应长时间持续,表明接点后肌肉细胞电活动能促使神经肌肉接点的发育。单通道记录表明:此时突
期刊
在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装置上建立了一套新的高温超高压下弹性波速的测量方法。并应用全波震相分析方法对高温高压下横波和其它类型波的初至到时进行识别,因而能一次实验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两种波速。已用该方法进行了叶蜡石等物质的高温高压下波速测量,所达到的压力(0.1—5.5GPa)和温度(室温—1600℃)范围在同类测量方法中居世界领先地位。
期刊
本文描述了泥河湾层中发现的二层叠层石,指出它们是蓝藻(蓝菌)活动造成的生物沉积结构,分别形成于距今13万年和9万年左右,是末次间冰期温暖气候的产物。
期刊
采用性腺整体长低渗,卡诺固定液处理以及胰酶-热盐复合显带方法,获得分散良好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粗线期二价染色体的高分辨G带,其带纹特征和数目是相对稳定和清晰可辨的,制备技术具易重复性,显示黄鳝粗线期全套二价体的带纹达310—450条,是迄今鱼类多重带报道中带纹数最多的。我们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法的国际体制,首次构建了黄鳝中粗线期二价体372条带的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对每条二
期刊
本文设计并构建了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三种cDNA突变体表达质粒,对影响hG-CSF 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cDNA 5′端起始密码子ATG的上、下游序列对其表达有显著影响。不同因素影响hG-CSF 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的主要调控环节在转录水平;翻译水平的差别亦可能与其表达效率的不同有一定关系。
期刊
本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引起犊牛、羔羊大肠菌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的保护性抗原基因K_(99)和F_(41)从野生株先分别克隆,然后组构成同时表达两种抗原的工程菌疫苗候选株。研究了该工程菌表达的两种抗原的性质,影响表达的条件。同时经过免疫怀孕母羊然后进行人工攻毒及田间大面积免疫羊群,证明该工程疫苗候选株能有效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对羔羊有显著地保护作用。
期刊
本文综合岩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用实验模拟金矿成矿环境,研究在水热体系中不同的fo_2,fs_2,T(℃)、p(Pa)和C(介质盐度)等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晶形: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等单形演化序列、生长机理及金矿成矿作用的联系。实验结果说明黄铁矿晶形特征不仅与温度有关,而是与组成黄铁矿的铁硫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所处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本文根据对147套硫的溶解度实验资料的拟合计算,求得硫在岩浆中的溶解反应FeO+(1/2)S_2=FeS+(1/2)O_2的△H~0=158.718(±3.970J/mol),△S~0=33.361(±2.682J/K·mol),△V~0=0.524(±0.046 J/10~5 Pa·mol)。应用这一热力学模型,可以定量估算天然岩浆中硫的溶解度,预测在天然岩浆演化过程中出现硫化物不混溶作用的可能
期刊
本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以下内容:(1)有机酸、含石油水溶液等对岩石中Au的淋滤作用;(2)石油对水溶液中Au的萃取及Au在石油各族组分中的分配;(3)石油的生成与运移对地层中Au的活化迁移作用;(4)沥青对溶液中Au的还原作用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说明,有机质促进了地层中Au的淋滤、萃取、运移、还原、沉淀等地球化学过程,从而积极参与了某些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
期刊
本文以Sm-Nd内部等时年龄,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逐层蒸发年龄和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根据,论述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泛非热事件。野外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表明,该热事件不仅有区域强烈的部分熔融,而且还有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它的产生可能与冈瓦纳古陆的最终形成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