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作品中的犹太女性形象塑造和他的女性观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解辛格的女性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辛格作品中犹太性的问题,对于触类旁通犹太文学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女扮男装读书的彦陶和知书达理的拉比妻子“妈妈”为主要作为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发现她们的共性从而明确辛格的女性观,辛格眼中的理想女性无关乎美貌,而关乎德行;虽然在妈妈身上体现了极强的犹太性,但同时也闪现着理性与知识的光芒也体现了辛格对知识和思考的尊重。
  关键词:辛格;女性观;犹太女性
  作为犹太文学饱受争议的作家辛格,他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女性观。辛格创作的女性人物或是固守犹太传统,忠贞坚定,深为犹太男主人公所喜爱,或因遭受犹太教和外部压抑最终抑郁自杀,或者深受二战创伤,不知所终。这些女性愚昧无知、虔诚老实、任人摆布。她们偏执、愚昧,往往没有自我意识。这些女性形象饱受诟病,甚至有人给辛格冠以“厌女症”(Evelyn Torton:1979)的称号。通过了解辛格的女性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辛格的创作主题和创作风格,也可以看出犹太传统文化对辛格的影响,通过一些传统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对比,或者一些女性形象的矛盾的行为分析,了解传统与现代在女性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烙印,这种矛盾本身也是犹太民族在保留自己民族性的同时不断顺应环境与世界的一种同化与异化。辛格的女性形象塑造既体现了传统保守与现代进步的冲突,也有男性世界的无知从属者和男性世界的拯救者。
  提到的几部作品中,几乎找不到对女性容貌,外形的过多描述,作品都有意识地重视展示或者凸显她们的品行、情愫对男性的命运或者故事情节发展祈祷的作用。(乔国强:2009)纵观整个犹太民族文化发展史,无论是公元前的流亡天涯还是到后来的移民热潮,不论是从兴起到融入主流又走向前台,女性形象似乎是退居幕后,沉默寡言的,温顺的,服从的,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家务操持者,而思想和声音,抑或正式场合的发言权是属于男性的。女性在不约而同地忍耐着历史、宗教、残酷社会现实的嘲弄,默默地,坚忍地生活着。(杨莉:2003)
  辛格的短篇小说《犹太学校的男生彦陶》中的女主人公彦陶就是一位敢于和不公平命运抗争的女性。出生于传统犹太教家庭的彦陶并不希望按照父母的意愿早早把自己嫁出去,她不甘于结婚生子,养儿育女,服侍丈夫,孝敬公婆,她渴望自己像男人一样学习知识独善其身。在和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她在自己父母死后勇敢地站出来坚决同自己的命运抗争。她变卖了家产,“当亚奈夫存沉睡的时候,彦陶剪掉自己的辫子,在鬓角两边理出了鬓发,穿上她父亲的衣服。把内衣、经文护符匣以及几本书装进一个草箱里,出门向卢布林走去”,(Isaac Beshevis:1984)
  辛格的长篇小说《在父亲的法庭上》塑造的母亲形象可以说和传统意义的犹太妇女完全不同。犹太教禁止女性学习知识,不能接受教育,只能永远挥着铲子围着灶台转,但是《在父亲的法庭上》里面的母亲虽然待在厨房里,却因为继承了米特南丁派拉比世家的文化基因,该教派与哈西德教派相反主张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这部小说里的母亲形象也是躲在厨房里,只有在访客来的时候端茶倒水,布置点心。但是她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这一点反映在母亲对自己的婚姻的选择上。在《我的家谱》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到母亲十六岁那年,因聪明与学识闻名遐迩,她面临两个追求者,一个是拉比,辛格的父亲;一位是富家子弟。妈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学识大的那一个。(乔国强:2008)辛格的母亲生于拉比世家,她一方面严格遵守犹太教义和古老的美德,爱孩子,把好吃的都以各种借口留给孩子尽心尽力照顾孩子,为孩子祷告;另一方面读《心灵的责任》《契约之书》和许多严肃的著作,尊重知识,尊重科学。
  有学者认为辛格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命运多桀,遭受宗教家庭社会多重压力,或者迷失在精神世界或者迷失在物质世界。近代社会中的犹太女性究竟是传统文化的牺牲品还是在修补或拯救男性世界?无论信仰何种宗教,诚实守信的人,坚毅执着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无论外貌如何,无论是否高大都可以赢得上帝的认可,最后归入天堂。理解辛格的女性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辛格的作品中的犹太性的问题,对于触类旁通犹太文学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f.Evelyn Torton Beck,“Isaac Bashevis Singer’s Misogyny”,Lilith,Number 6,1979,p35.
  [2]乔国强.辛格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39
  [3]杨莉.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3(9):64
  [4]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44
  [5]Isaac Bashevis Singer,Yentle the Yeshiva Boy,in Isaac Bashevis Singer Collected Stories,London:Penguin Books,1984,p150.
  (作者單位:上海电力学院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在贤文化的浸润下,在建立“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方针的指引下,邬桥学校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创建“牡丹少年宫”,结合浓郁的牡丹文化特点,开发牡丹文化系列课程。  关键词:牡丹文化;课程;开发;实施  一、传承精髓,让课程思想孕育在文化引领上  邬桥学校凭借当地古牡丹悠久的文化背景,开展了一系列牡丹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牡丹国画学习为主阵地
期刊
摘 要:维吾尔民族传统居住建筑以庭院格局为主体,“庭院桑”是新疆农村维吾尔居住地特有的普遍景观,它承载着维吾尔民族对桑树古朴的精神文化色彩及家庭经济理念。本文阐述了桑树与维吾尔人的庭院文化。  关键词:桑树;维吾尔人;庭院文化;环境绿化  一、引言  众所周知,新疆是瓜果之乡、歌舞之乡。新疆成为瓜果之乡是有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据的。维吾尔族有史以来逐水而居的民族,河畔、湖泊甚至泉眼周边种树造园,形成星
期刊
摘 要:工作以来,自认为是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一颗热诚的心,完全交给了敬爱的教育事业。这其中虽有苦辣酸甜各种况味,但学生的亲近与热爱,崇敬与依恋,让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不富裕,但很富足,虽辛苦,但苦中有乐。我的教育故事——撕书事件、一首歌、黑板上的书法——不是全部,不会轰轰烈烈,但是,已经让我一生无憾。  关键词:教育;素质;激情;感动;回报  临近期末,在教师当中流
期刊
《音乐新课程》中提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創造等教学活动。但是,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乐谱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是陌生的,无法将数学当中的“1234567”想象成音乐当中的“哆来咪发嗖拉西”。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使一年级的学生对陌生的音符、乐谱产生兴趣,爱上这些神秘又美妙的音符呢?  一
期刊
摘 要: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抚州采茶戏,其传承是活态传承。历代艺人通过口传心授将手艺传承下来。本文通过对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态的传承进行分析,并针对当今特点研究抚州采茶戏产业化的策略。  关键词:抚州采茶戏;传承;产业化  引言  采茶戏流传范围较广,各地的音乐风格也不相同,通过地名来区别不同地方的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就是抚州地区的采茶戏,隶属于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具有较强的戏剧特征,多为结合现实生
期刊
摘 要:三马闹花灯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本文对三马闹花灯的艺术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并结合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对三马闹花灯的艺术价值及保护发展策略进行了制定,对提升三马闹花灯的艺术价值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马闹花灯;艺术价值;传承保护  闹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在传统文化十分兴盛的汉唐时代,闹花灯也普遍受到基层百姓的喜爱。三马闹花灯是闹花灯的重要分支,对这
期刊
生命的日子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和雨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有崎岖山路。走在路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一帆风顺,一路平安的,然而,在行进的路上,难免会撞上没有船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在求学的路上,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漂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将过来,将你击倒。一次考试失利,足以将一份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人们特别需要有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让生
期刊
普塔虽然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很不起眼的东西,但在她身上却汇聚了许多意义和内容,普塔起着掌控整个麦喜来谱的作用。普塔一般分为尕则尔-gazir普塔(向日葵普塔)、乌尔玛-orume普塔(编制普塔)、杜夏普-duxap普塔等三种。有时人造的各种花(塑料花、绢花)也被当做普塔用。平时使用最多的是乌尔玛普塔,这种普塔一般是将手绢由一边起卷紧,然后编织(拧)成麻花状,最后将两头翘起编成兔子耳朵状而制成。在麦喜来
期刊
摘 要:吴冠中老先生是当代著名画家,其一直致力于风景油画的创造,并始终秉承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试图将欧洲油画的精髓融合到现代国画创作领域。本文就将围绕吴冠中彩墨画中的装饰绘画语言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吴冠中;彩墨画;装饰绘画语言;探讨  一、简述吴冠中先生彩墨画艺术风格形成过程  吴冠中先生是活跃在50-70年代国际艺坛中最杰出的画家以及艺术教育家。其早年师从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期刊
摘 要:调查表明,一些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对课程体系的目标不明确、设置不合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鉴于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综合性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一、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