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欲得原味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根溯源,欲得原味对于语文而言很重要,说小了是追寻语文的文学性和工具性,说大了是追寻作为炎黄子孙的文化血脉,明确自己从哪里来,只有知道源自哪里,才不会忘本,才不会迷失。我将此作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去追求。
  风格,何为风格?李子良老师纵贯古今的解读是风格,那是儒雅,吴琼老师构建着她所走的科研的每一步,那是多么踏实的一步一个脚窝,迤逦一条自我发展和提升教师队伍的道路。这条路是艰辛的,有备课的自我,评课的交流,上课的实践,用课的反思和提升,这条路不是一个人能走的,别人走又代替不了你,于是你的个性思考与团队的裹挟便形成了教学的潺湲之水,浇灌出一片片葳蕤的教学圣境。这是风格,是务实高效的风格。倪牟双老师在游戏中明白原来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学生,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这是风格,这种风格是活泼灵动。王凌皓老师的启发教学的探讨,从孔子到孟子,从《学记》到董仲舒至王守仁的启发教学思想,她儒雅方正的形象,妙语连珠的讲解,大段大段的背诵就是一节生动鲜活的课,让我高山仰止!这种是风格,厚重大气的风格。
  咬文嚼字,什么是风格?我认为,“风”字来源于《诗经》是诗意的源头,是古韵的源头,一个有风格的人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有一份诗情,有一份家国的情思。“格”乃格调,格律,格局。也就是说如果“风”是只可感而不可触的,那么“格”就是形成特点,有规律可循的。
  1.寻文学之根,欲知为文之趣
  1.1 深入备课掘活水,润泽灵魂得丰盈
  省编教材所选文章文学性很强,多为经典,每次教授都是一次啃磨,而将文章备出深度只许多问一个问题。如《麦琪的礼物》一课,我们都能解读出德拉和杰姆这对贫困夫妻相濡以沫的爱情。但是,当我们再追问几个问题,也许一切会更明了。
  1.在与贫穷对抗的过程中,我们会付出什么代价?
  1)你的颜面尽失,要掂斤播两,要讨价还价。
  2)你会感到生活的无望,心愿像奢望,人生的主旋律变成了啜泣,抽噎与微笑。
  3)你会感到人情的凉薄,锦衣玉食,远在深山有远亲,绳床瓦灶,近在闹市无人问。无信,无人登门。
  4)爱美的权利也被剥夺。
  5)浪漫的资格被取消。
  2.对他们而言,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珍贵?
  女人之美,为悦己者之容:那头如瀑布一样的褐色长发。
  男人之尊,最有身份,自我存在认可感:传世金表。
  3.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物身上有哪些可贵的东西?
  在生活的重压下,杨二嫂可以恣睢,闰土可以麻木,脚卵可以将最热爱的棋卖掉,于勒的亲人可以相见不认,避瘟疫似的逃开。也有人坚守,王一生守成棋王,三爷守成人间大义,杰姆和德拉对生活的热爱,对爱的呵护。
  所以,世界上最浪漫的事便是可以陪你慢慢变老,就是生活再苦不堪言,我仍然不失一份浪漫情怀,爱你胜过爱自己。
  外套可以是灰色的,篱笆是灰色可以的,后院是灰色的,而我的心情却可以是玫瑰色的。
  当备课有了价值,经典的魅力才能成为润泽学生灵魂的源头活水,让人性的美好不分国界的被推崇。
  1.2 眼观生活世事,笔下道德文章
  学习语文若能有一双捕捉世间之美的慧眼,有一张吐妙语连珠的秀口,有一支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妙笔,那么学生的生活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情趣,生活有更高的质量。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会常常进行练笔,方式取名为“文思泉涌”,其一可以为读美文后的一家之言,其二可以为日常练笔。其三可以针对某一现象发表个人之见。
  其实让学生写点文字的最大受益是他可以经常用用那双眼,那支笔,教师才能有教学相长的喜悦感。
  1.3 空间自由任驰骋,功夫之外是真谛
  语文的课堂除了我讲你听之外还应该有我演你看。所以,当《窦娥冤》讲完了,学生自制道具,自编自演的课本剧也开始了,窦娥声泪俱下,婆媳彼此话别,当我就是你,你的声音由我发出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进入了另一个层面。三年来,孔乙己、范进、邹忌、奴才等课本中的形象都在学生的演绎下栩栩如生,小舞台,大世界,眉眼中满含的是对语文的钟情。
  语文的课堂还要有声音,可以是诗歌朗诵比赛,可以是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对比,可以是《诗经》的吟诵,亦可以是你上我下玩指影。当语文的世界变得广博和丰富,学生的生活也将多姿多彩。
  2.寻规律之根,欲知为文之理
  常年在毕业班,必须引领学生将所学内容整理梳理,因为语文学习不仅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的逻辑将所学归纳,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2.1 古诗文默写压缩成一个词:规范。规范的理解每一首诗词的名句,规范的解读每一句古文的内涵,规范的写好每一个汉字。
  2.2 课内古文阅读压缩成一个词:约定俗成。你要将古文穿成线,这种线能提纲挈领,能涵盖全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又贴近文本。
  课外文言文阅读必须要学会带领学生瞻前顾后,温故知新;回归古文诵读,培养语感。每一次课外古文的讲解要瞻前建立与课内古文的联系,要顾后积累文言词汇。最重要的是诵读和速读,语感是无论何时都不能丢的,语感的培养就是要求发声。
  2.3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要贯穿百日的始终,复习时遵循以下规律:
  2.3.1 讲授之时渗透写作指导
  如学生推荐阅读《城市农夫》,可以将《我的民工弟弟》一起学习。同样一个主题,两种语言风格,两种人生感悟。前者是对民工的尊重,后者是诉说一种人生情怀:你用的是瓦刀,我用的是钢笔。你建造的是高楼大厦,我撰写的是百味人生。
  2.3.2 做题之余融合日常练笔
  文思泉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可以奢侈的让学生找到自己思想活着的感觉,也让我们觉得鲜活的思想是不能被做题扼杀的。   2.3.3 将每篇现代文当成文章讲解
  读。读字词,积累词语。读语感,读参与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和郑重其事。哪怕一句,也会认真读,或者背下来。
  练。练方法,练技巧,强化答题技能。多练,注重练习的针对性。练习的重点针对学生不熟练的或者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
  批。精批(适合批得作业比较多时)、面批(适合培优抓尖时),发现疏漏,弥补缺失。这些地方必须通过批改才能发现,因此现代文的练习,批改必须同步。
  讲。讲试题类型,讲答题的角度,讲答题不是作文,不求语言的优美丰富。针对学生中很多人答题有关没关求满,求内心踏实。批的时候划掉多余的,讲的时候让学生删减。
  背。背经典,背美文,背出个人解读。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思考积累和背诵积累。(每周不少于600字)
  析。析文章的章法。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将每一篇现代文当成学生写作的范文。这种想法的来源于学生的两次考试。一次是这样做的起因:又一次考试监考。发现一位学生答着答着,涕泗横流的。究其原因是写作文时想到动情事,禁不住流泪。文章的章法很重要,有素材,怎样才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的共鸣。
  2.4 归纳整理形成规律
  根据现代文的题型总结出的相应的答题方法,共总结出十个题型,每个题型分为常见问法、答题方法点拨、答题语言表述三方面,常见问法就是在实际做题中题干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关键信息,答题方法即为面对此类型题时思考的方法,答题语言表述是在写答案时的一些关键用语,力求让学生既明确出题者的问题方式更加懂得如何应对相应题型,并且做到规范答题。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而言,作文的突破口是千篇一律中如何凸显个性的自我,是众说纷纭中如何成就一家之言。一个班级的作文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效果才是最佳。就命题作文而言,模仿是其中的途径。模仿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工笔画,第二境界:水粉画, 第三境界:水墨画。有效的模仿是具体文本的模仿,在讲《树上的童年》时让学生模仿其微言大义的特点,在讲《草地上的精灵》时学习其滴水藏海的特点。先模仿其形,再模仿其神,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作文欲求改变千人一面需要着力打造文章的“一俊”,这样才能达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让人一见钟情。我借助对学生曾经接触的文章整理,为学生设计了作文调色文板,让学生在这些调色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并命名自己的特色,借以引导和提醒。
  学生定位个人特色,并为之起个性化的名字。如“峰上寻”,诠释理由为:因有飞来山上千寻塔,故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若临于千丈绝峰,则可遍寻江河百态、尽览世间百味。不畏云海迷途,终不复云端以待朝阳之至。故此,不才愿为绝顶之高峰,细观纵横之深蕴。如“革命党大叔”,诠释理由为:一个是大叔的讽刺,谁晓尔虞我诈的身后,大多伤愁。江南太娇媚,留不住大叔的愤慨,出塞革命,别说当下太乱。一个是大叔的深邃,谁晓枕琴听雨的闲适,俗世明眸。乱战太无情,留不住大叔的息叹,执舍革命,别说人间清白。天行路,独走千里戈壁,刀光鬼影,割伤世事狡诈。革命、革命,再行文,又是一条硬汉。
  我期望自己的做法没有背离语文,让所教的学生成为胸中有丘壑,笔下有文章,心有凌云志,怀抱家国思的人。何谓风格?风格是规律和境界的统一。
其他文献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其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
期刊
【关键词】兴趣特点方法  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并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但任何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
期刊
书法是写字,是纯艺术,我们学习他是为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书法是素质教育的载体,通过学习书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作风,刻苦顽强的意志和高雅乐观的情趣。从而达到启发智慧,培养美好品德,追求完美的目的。  书法,是在宣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墨迹,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其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
期刊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在阅读方面、写作方面、听说方面明确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第三步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从而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最后写作,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  【关键词】语文单元教学 五步法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
期刊
【摘要】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我研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 应用 误区  1.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验的本质,加强实验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期刊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学习方法 训练 探索  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期刊
【摘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完成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我们面对诸多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需要更加重视和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影响民族团结的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事业 平等 和谐  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之间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坚持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
期刊
清人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对李杜诗篇的评价是否公允姑且不论,但提出的诗歌要“新鲜”的主张,应该说是颇有见地的。  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要摆事实了,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
期刊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卡特金说:“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从五方面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学生 学习 历史 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对数理化和语文、英语等“主科 ”颇为重视,而对历史等一些“副科”不感兴趣。而历史课是我们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阵地。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