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家用轿车工业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私家轿车过快增加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步被放大,在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十二五”发展纲要之际,我们该如何在满足人们对于家用轿车需要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呢?以下,我将围绕这一问题从多个角度阐述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家用轿车 工业 可持续发展
一、行业发展态势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世界汽车产业出现了新的趋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心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今后20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强。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内容共十六篇,六十二章,其中在第十章中明确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但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土地使用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以及城市交通日加拥挤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很多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轿车产业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和否定。
二、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展汽车工业,尤其是发展家用轿车工业,在现阶段的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下,应当首先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非轿车的快速推广和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用轿车产业面临如下几点问题:
(一)经济总量大,但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偏低,非必需品消费需求弹性大。
中国社科院在2011年1月12日发布的《亚太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成为多数亚洲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成为亚洲经济最重要的拉动者。蓝皮书说,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亚洲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的强大需求弥补了欧美消费需求不足留下的缺口。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新增消费需求相当于整个韩国的产值。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仅为36%,不仅在世界同等收入国家中的比重最低,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中也是最低的,中国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的消费需求实际是被抑制的。那为什么经济总量很大,但实际消费不足呢?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间形成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融入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国将大量通过人口红利所制造出的廉价商品和原材料出口至发达国家,国际贸易长期处于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的情况,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国家累计了巨额的外汇资产。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对国际资本投资极其重视,纷纷抛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加之QFII的推出更加速了国际投资和投机资金的流入,进而推高了整体经济总量。实际上,国内消费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不到10%。
隐藏在数字之后的,是长期以来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滞后。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税收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绝大多数,大量的社会财富通过税收的形式收回到了国库之中。事实上,中国消费者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税负远高于国外,消费者除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类直接税外,还要承担商品流通环节的流转税这类间接税,如增值税、营业税等,其实这类税收支出都被厂商分摊到了商品价格之中,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而在社会收入的初次分配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有了大量份额,而投入到个人薪酬、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却配套的较少,比如工资、教育、医疗、养老等。因此,高税收和初次分配失衡所造成的高物价低收入导致普通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不足,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被人为抑制。尤其是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和高消费的家用轿车,在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下,需求就更加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了。
(二)家用轿车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可能加剧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
家用轿车工业对整个工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这与房地产业的情况相似。在国内房价高企,宏观调控日益加剧的政策背景下,家用轿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对保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由此显现出来。但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汽车工业,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巨大的。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汽车行业还是以黑色能源——石油的附属产品,如柴油、汽油来提供发动机动力,而石油本身是不可再生资源,根据2004年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全球石油年度评估报告称,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0亿桶,按照当时的开采速度可供开采41年,那之后呢,什么能够成为石油的替代品?答案目前还未可知;二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由于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气候和灾害性天气正在全球肆虐,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直接冲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虽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将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汽车纳入到了支柱产业当中,但是按照目前的技术研发水平,低排放的绿色汽车要真正产业化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家用轿车行业的扩张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来源于对能源供给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三)交通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城市空间与道路拥挤问题突出。
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中心城市都面临着停车难和堵车等交通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庞大车流,还有尚未完备的城市路网建设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道路面积由5.8平方米上升到8.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37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1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另外,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8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次超过20%的是1985(33.3%)、1986(42.3%)、1987(27.0%)连续三年,第二次是1992(31.9%)、1993(55.6%)连续两年。这两次轿车增长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紧张的两个时段,远远超过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供给可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三、行业前景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目前在发展家用轿车产业方面,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长远来看,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加大,国家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投入也将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而增加。但是在规划美好前景的同时,不得不充分考虑到家用轿车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升级,才是家用轿车工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产业成长和消费升级本属自然加速过程,只是由于我国政策体制选择环境中的若干问题,才造成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无法自然成长,但原本应该成长的产业是不可阻挡的。根据我国十几年来居民消费升级的速度预测,如果我国从现在起把家用轿车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并把起点降为全国产化的低价微型轿车,将更贴近于国情。这主要是因为低价微型轿车至少符合中国普通消费者的两个基本要求,即经济性和便利性。在这个过程中,低价微型轿车作为轿车的主体,将会带动家用轿车和整个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绿色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整个家用轿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在实现轿车普及化的同时,也兼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整个轿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华林.论大力发展家用轿车的利弊[J]. 《消费导刊》,2009年11期.
[2] 邓丽娜.中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及需求预测[D]. 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刘力群.廉价微型——我国家庭轿车工业的若干思考[J]. 《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4] 邵祖峰.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J].城市交通,2005(2):71-73.
[关键词] 家用轿车 工业 可持续发展
一、行业发展态势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世界汽车产业出现了新的趋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心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今后20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强。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内容共十六篇,六十二章,其中在第十章中明确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但另一方面,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土地使用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以及城市交通日加拥挤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很多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轿车产业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和否定。
二、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展汽车工业,尤其是发展家用轿车工业,在现阶段的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下,应当首先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非轿车的快速推广和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用轿车产业面临如下几点问题:
(一)经济总量大,但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偏低,非必需品消费需求弹性大。
中国社科院在2011年1月12日发布的《亚太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成为多数亚洲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成为亚洲经济最重要的拉动者。蓝皮书说,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亚洲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的强大需求弥补了欧美消费需求不足留下的缺口。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新增消费需求相当于整个韩国的产值。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仅为36%,不仅在世界同等收入国家中的比重最低,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中也是最低的,中国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的消费需求实际是被抑制的。那为什么经济总量很大,但实际消费不足呢?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间形成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融入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国将大量通过人口红利所制造出的廉价商品和原材料出口至发达国家,国际贸易长期处于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的情况,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国家累计了巨额的外汇资产。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对国际资本投资极其重视,纷纷抛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加之QFII的推出更加速了国际投资和投机资金的流入,进而推高了整体经济总量。实际上,国内消费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不到10%。
隐藏在数字之后的,是长期以来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滞后。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税收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绝大多数,大量的社会财富通过税收的形式收回到了国库之中。事实上,中国消费者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税负远高于国外,消费者除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类直接税外,还要承担商品流通环节的流转税这类间接税,如增值税、营业税等,其实这类税收支出都被厂商分摊到了商品价格之中,被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而在社会收入的初次分配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有了大量份额,而投入到个人薪酬、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却配套的较少,比如工资、教育、医疗、养老等。因此,高税收和初次分配失衡所造成的高物价低收入导致普通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不足,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被人为抑制。尤其是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和高消费的家用轿车,在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下,需求就更加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了。
(二)家用轿车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可能加剧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
家用轿车工业对整个工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这与房地产业的情况相似。在国内房价高企,宏观调控日益加剧的政策背景下,家用轿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对保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由此显现出来。但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汽车工业,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巨大的。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汽车行业还是以黑色能源——石油的附属产品,如柴油、汽油来提供发动机动力,而石油本身是不可再生资源,根据2004年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全球石油年度评估报告称,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0亿桶,按照当时的开采速度可供开采41年,那之后呢,什么能够成为石油的替代品?答案目前还未可知;二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由于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气候和灾害性天气正在全球肆虐,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直接冲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虽然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将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汽车纳入到了支柱产业当中,但是按照目前的技术研发水平,低排放的绿色汽车要真正产业化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家用轿车行业的扩张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来源于对能源供给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三)交通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城市空间与道路拥挤问题突出。
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中心城市都面临着停车难和堵车等交通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突然出现的庞大车流,还有尚未完备的城市路网建设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近十年才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道路面积由5.8平方米上升到8.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37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1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另外,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8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次超过20%的是1985(33.3%)、1986(42.3%)、1987(27.0%)连续三年,第二次是1992(31.9%)、1993(55.6%)连续两年。这两次轿车增长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紧张的两个时段,远远超过正常年度道路建设的供给可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三、行业前景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目前在发展家用轿车产业方面,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长远来看,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加大,国家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投入也将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而增加。但是在规划美好前景的同时,不得不充分考虑到家用轿车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升级,才是家用轿车工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产业成长和消费升级本属自然加速过程,只是由于我国政策体制选择环境中的若干问题,才造成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无法自然成长,但原本应该成长的产业是不可阻挡的。根据我国十几年来居民消费升级的速度预测,如果我国从现在起把家用轿车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并把起点降为全国产化的低价微型轿车,将更贴近于国情。这主要是因为低价微型轿车至少符合中国普通消费者的两个基本要求,即经济性和便利性。在这个过程中,低价微型轿车作为轿车的主体,将会带动家用轿车和整个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绿色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整个家用轿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在实现轿车普及化的同时,也兼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整个轿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华林.论大力发展家用轿车的利弊[J]. 《消费导刊》,2009年11期.
[2] 邓丽娜.中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及需求预测[D]. 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刘力群.廉价微型——我国家庭轿车工业的若干思考[J]. 《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4] 邵祖峰.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J].城市交通,2005(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