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争鸣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在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墨之“非儒”
  儒家以修身为前提,以礼仪训练与文化教养为己任。但在战国时期,世袭宗法贵族的统治地位已被军功新贵族取代。新的统治者忙于富国强兵,对儒家倡导的礼文化毫无兴趣。百姓迫切要求停止战争,期待早日过上安宁的生活。墨子作为一名普通的下层手工业者,对民众的疾苦与诉求了如指掌。他认为,儒家宣扬的礼文化很可能成为贵族的帮凶,无益于百姓民生,儒家在社会上起到了极坏的作用,遂展开了对儒家的激烈批判。
  《墨子·公孟》篇批评儒家有“四政足以丧天下”。其一,儒家不重天、不信鬼,导致社会上的恶人毫无宗教敬畏感,民众也失去了批判社会的武器。其二,厚葬久丧,既耽误生产,又靡财费时,加剧生活贫困。其三,弦歌鼓舞,助长统治者的奢侈腐化生活。贵族们的一顿饭“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墨子·辞过》),如果再沉溺于弦歌乐舞之中,奢侈之风会更加兴盛。其四,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斗志。墨子认为,儒学之所以不能惠及普通民众,根源在于儒家“仁”。“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家庭宗族、邻里乡党、朋友君臣中次第展开。墨子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各私其亲,不能以对待自己亲人的方式对待他人。鉴于此,墨子提出了“兼爱”的主张。如果人们“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那么,天下就会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墨子及其弟子的“非儒”运动,声势浩大,获得了最广泛的民众支持。这使本已陷入困境的儒家雪上加霜。墨家在批评儒学贵族气质的前提下,推动了“祭天祀鬼”“勤俭节约”“互爱互助”等简易实用的平民文化的发展。墨家在儒家之后成为“显学”的根源正在于其平民文化迎合了战国时期广大百姓的利益需求。
  ◎仁爱与兼爱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底揭露兼爱的危害。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自家学说。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真爱。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墨家既承认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之爱,又认为这种爱可以用语言与推论方式施于他人,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会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
  如果我们考虑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不难发现,墨子对“天”与“善”的论述正被孟子悄然吸收了。《墨子》书中“天民”一词出现2次,《孟子》书中出现了3次。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词却不见于其他早期儒墨两家著作。墨子把至善之天与民连接以来,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中》)的主张,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措。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过孟子对墨学的排拒、吸收与融合,儒学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贵族式的内圣修身之学,而是发展成为兼济平民的外王之学。从孔子到孟子,儒家在坚守仁学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又吸收墨学之“义”,走出了一条主体性传承与包容性创新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尚德传统的国家,道德观念经儒家的阐释和传承,逐渐内化成伦理理性观念的仁,而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则逐渐外化成社会规范的礼。仁和礼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最核心的观念,既是理性的尺度,又是美的尺度。所以,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中处处可见的,都是以德为标准的图腾和符号,而在传统艺术殿堂的诗歌里,虽从未吝惜笔墨去抒发情感,然而这情感多和志是统一的,亦即形式化的情感。所以,经典中所见的爱情,多是知识分子为女性所
期刊
周汝昌先生曾作一首《自咏》,写尽红楼人心事:“为芹脂,誓把奇冤雪。不期然,过了这许多时节。交了些高人巨眼,见了些魍魉蛇蝎;会了些高山流水,受了些明枪暗钺。天涯隔知己,海上生明月。凭着俺笔走龙,墨磨铁;绿意凉,红情热。但提起狗续貂,鱼混珠,总目眦烈!白面书生,怎比那绣弓豪杰——也自家,壮怀激烈。君不见,欧公词切。他解道:‘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怎不教人称绝!除非是天柱折,地维阙;赤县颓,
期刊
齐景公饮酒,田桓子在景公身边侍候。过了不久,田桓子远远看见晏子过来,便向景公报告说:“请君上罚晏子喝酒。”景公疑惑,问:“为什么呢?”  桓子答道:“君上,您看晏子身穿布衣麋裘,乘驾柴车劣马来上朝,这是隐藏君王您对晏子的赏赐啊。”景公听了觉得有理,感叹道:“是啊!”于是,等晏子拜见景公坐定之后,斟酒者呈上酒杯对晏子说:“君王罚您喝酒。”晏子奇怪,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桓子说:“君王赐您卿位来
期刊
“和”字,曾被推选为 “最中国”的汉字。它既关乎中华文化的宏旨,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从古至今,“和”字形体上有变化,意义却大体相同,所指向的都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期望。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提起“和”字,就不能不谈和合文化。和合文化产
期刊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沒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沒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沒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  于是冲突迭起,于是舆论哗然。不是“当惊世界殊”,而是“世界当惊殊”——怎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  奇怪并不奇怪,不奇怪才怪,因为突破的都是底线,比如“恻隐之心”“敬畏
期刊
专家简介:  杨立华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  ◎儒家文化是一种追求幸福感的乐感文化  儒家的精神气质实际上是一种乐感文化,它与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以及佛教的苦感文化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也就是说儒家看待世界的目光跟基督教、佛教看待世界的目光不一样,儒家看待世界的目光是春天一般的,看到的
期刊
儒家讲“中庸”之道,曾国藩从“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角度阐释了这一辩证法。在五个兄弟之间,曾国藩与曾国荃最为相知,这不仅因为曾国荃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还因为他们兄弟俩最交心。曾国荃曾在一封信中谈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但又没有具体谈是哪一件事情。曾国藩猜测:大概弟弟担心与哥哥之间存有不合。他推心置腹地说:兄弟你对咱家有大功劳,对国家也有大功劳,我哪里会有不感激、不爱护的道理?我对待部属杨岳斌、彭玉麟、鲍春
期刊
今人讲传统文化,往往只讲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担当着主流文化的重任,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但是,早在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轴心时代,就曾演绎过一场历时300年之久的“百家争鸣”文化盛典,儒家只是其中一家。  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可归为二元结构。人类文化的发展往往与“水”结缘。例如,中东地区古文化以“两河文明”为标识。中国人习惯以“华夏文化”一统中国文化,淡化以致磨没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及
期刊
“我们对历史的所有好奇,都来自对当代的困顿和疑问。”从《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到向中国历史更深处回溯的《浩荡两千年》,吴晓波第一次整体梳理了中国历代的经济治理逻辑。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若因循守旧,当然不行,而如果全盘照搬欧美,恐怕也难以实行。能否在传统国情与普世规律之中探寻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中国人是否真的“轻商”?  中国人是一个善于经商、乐于经商的民
期刊
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因此,水的流荡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的宁静自守被看成仁者的象征。这还不仅仅是一般的比喻和象征,孔子分明指出,智者和仁者都会由此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自然环境,这已近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格式对应关系了。在我的记忆中,先秦诸子都喜欢以山水来比附人间哲理,但最精彩的还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说法,直到今天还给人们许多联想。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视野开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