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有效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形势下,要牢固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使数学课堂有效高质。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以生为本;有效教学;数学课堂高质有效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和强调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一时间各种举措和规定纷至沓来,学生、老师和家长似乎都得到了“松绑”。然而面对当前中小学通行的管理做法,家长们是边鼓掌、边担忧:老师们是边支持、便怀疑;执行者们是边执行、边观望。之所以会这样,问题的焦点是担心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和教学质量的下滑。笔者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课堂教学。个人认为改变以上状况的关键是广大教师应当接受并牢固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的理念。下面笔者肤浅地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无效益和效益高低的唯一标准。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首先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实施有效教学。
  
  一、备有效用的课
  
  课堂教学的起点在于教师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有效用的课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备有效用的课具体要求就是重点内容重点备。如在备“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课时,重点应放在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形上,教者应多准备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和思考。学生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感悟到这类情形加法法则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安排巩固练习时也应多安排一些巩固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练习题。从而让学生能牢牢掌握这一法则。再如。在备“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重点应放在随着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探究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差的大小关系上,教者在备课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让两个圆真正的动起来,并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当两圆的位置关系变化时两圆圆心距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没有一定的规律?进而再引导学生观察特殊位置外切和内切时有圆心距分别等于两圆半径的和、差成立,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得出其他位置关系下的结论。总之,重点内容一定要重点备,难点内容一定要精心备。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用的。
  
  二、上有效率的课
  
  当前由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使得广大教师不再以用加班加点和挤占学生活动时间、休息时间的方式来完成和强化教学内容,教师所能用的时间只有课堂教学时间。所以教师的教学必须惜时如金、提高效率。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程序,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有节奏、有容量,各环节紧紧相扣。有条件的学校,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培养了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利用教学软件设计出直观形象、可自由变化的几何图形。既展示了几何图形运动、变化的特征,同时软件又可以实现大容量的信息显示,以及文字闪现、颜色自由变换、图形缩放与移动、声音模拟等效果,改变和丰富了数学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另外数学课堂应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知识结构的梳理上、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上、解决问题方法的提炼上、解决问题规律的探索上。所要提问的问题要有必要性,所要讲解的例题要有典型性,所要当堂巩固的练习要有针对性。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坚持做到目的明确、安排合理、效果明显。建议每节课后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做法,分析每节课的不足之处。并对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的修改,这样今后上类似的课时就会更有目标、更有方法、更有效果。总之,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学生的学习才会轻负担而高质。
  
  三、进行有效果的训练
  
  数学学习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活动,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进行有效果的训练一方面既保证了训练的质量,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学生训练的负担。如何训练才是有效果的训练呢?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是应用知识、创新、创造的基础,因此,应注重标准性和训练性等基础性问题的训练,在安排训练内容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所选题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把课本例题适当变化作为训练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安排训练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可安排必做题和选做题,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层次情况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心理,又不使部分发展较慢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负担过重。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反思、质疑、辨误是创造力的基础,在数学训练中要注意安排反思、质疑、辨误的训练,可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设计反面练习。这样学生在完成反面练习时,不但用正确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了问题,同时对知识点之间进行了比较、辨析、修正、补充;也可把一个训练阶段中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集中起来,让学生再次尝试解决,这种训练方式的效果比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得更好,印象更深刻。总之,进行有效的训练是减负增效的理想途径。
  实施“有效教学”,做到“花时少、效益高”是大势所趋。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的理念。努力践行,让数学课堂有效高质,做到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课堂教学效能提升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广泛。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也在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之列。高中数学的授课对象和高中数学知识难度提升的特性,影响着一般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的适用性。另外,许多关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尚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上,虽然思辨逻辑性很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实践应用的指导,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且限制了教师作为教学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的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它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下面我们就高中数学研
摘要:实施新课改,要求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我们不妨从作业设计上入手,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褊狭、“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久而久之,作业也成了学生的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发展情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上面思想进行
在我县举行的高中课堂教学大比武中,作为评委之一,听了几位参评老师上的同一节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一课时,感受颇深.其中有两位老师的课,因其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不一的课堂互动方式等,引起了下面听课评委褒贬不同的评价.下面,我就这两位教师上课的过程大致作一概述,并就个人听两位教师的课后反思整理于此,希望与广大同行商榷.  陈老师,男,有18年教龄(从初中调入高中,高中教龄6年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因此,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从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创设故事问题情境、创设主动的问题情境、创设质疑的问题情境和创设动手的
随着数学应用的日益广泛及计算机的发展普及,数学已经成为工业竞争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数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为了培养高数学素质的人才,新形势下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和提高哪些素质呢?  一、情感素质:热情,开朗,具有一颗阳光的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人在情绪饱满的时候、在动情的时候,能主动地把听到的、看到的人、事
【摘要】“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乌申斯基的这句话道破了教育的真谛。那么当下职中的数学课堂如何走向幸福呢?笔者就这个话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幸福课堂;学生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同时从数学知识和概念的获得过程来看必须要经历一个从未知此岸到达已知彼岸的成功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一定总是成功的,但是经历了最后获得了充满了幸福的体验。审视传统的数学课堂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高中教材中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由于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相近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类似的各知识点,能够将知识更好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的掌握,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好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适当地引导,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类似性,并运用这种思想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类比思想    作为一种重要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堂普遍都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境而“作秀”。但能够真正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课堂并不多见。很多教师至今仍然不明白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误认为是一种时髦的装饰,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常常是问题与
【摘要】“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与“沟通”,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加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师生进行广泛交流,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交流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中,交流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数学交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