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写作需要形象思维,同样离不开逻辑思维。如果在动笔之前缺乏对材料进行恰当的梳理和裁剪,没有将材料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顺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对主题缺乏提炼、升华,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逻辑思维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呢?
一.动人春色贵独特
对如何写好文章,鲁迅先生曾说:“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没有意思的故事,硬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于漪老师也曾指出使用材料有三忌:一忌舍不得割爱,凡是沾一点边的材料,不分主次,不分巨细的,捡到篮里都是菜,都塞到文章中;二忌添油加醋,添枝加叶,过分渲染扩大原材料;三忌马虎草率,差错百出,将没经过核实、道听途说的材料信手拈来。这告诉我们,写作时要选取那些典型的片断,或者选取一个能集中反映素材的侧面,通过深入的开掘和精心的组织,写出它的独到之处。
1.撷取典型。只有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材料,才容易得心应手。写作者如果单单为了新奇而抛弃自己熟悉的东西,结果往往吃力而不讨好。可是熟悉的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材料并不能都入文章,只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最具感染力的材料。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只有被我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并且熟悉的一些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东西。”为此就要学会提取。当你在熟悉的材料中通过细心辨析发现与同类材料的不同之处,并产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相信你的作文就容易产生吸引人的魅力了。
2.删繁就简。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对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判断、筛选、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手头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他并不是拣到篮里都是菜,一股脑儿都用上去,而是反复认真地揣摩,寻找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蕴藏在战士身上的“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于是,经过去粗取精,只选用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的英雄事迹和作者与战士的一段对话等三个典型事例,写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都德的《最后一课》题材很大,写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的情况和人民的反响,可他却只截取一个极其平凡而简单的片断,通过林区一个村庄小学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以一个总是贪玩而迟到的孩子在最后一堂法文课看到的情形及其心理变化为主线,用短短2000余字,就把当时法国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人感到亲切、感人。
3.推陈出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作文要合着时代的脉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写作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积累,而且还要根据写作意图善于从中挑选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同时能从大家熟知的材料中推出新意,或从新的角度使用材料,翻出新意,给读者以新的感受。例如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这与作者蒋昕捷同学善于运用联想,积极推陈出新是分不开的。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入手容易写好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中提到的赤兔马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有关,又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不禁文思泉涌,仅用50分钟时间便完成了一篇新颖抢眼的满分之作。
二.主心之骨细斟酌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图明确,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清代作家姚鼐说:“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此言切中关键。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立意,这就需要将感性的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全力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的文章要从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意义中寻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一点,这样,才能小中见大,从细微处见精神。这中间特别要注意两点。
1.善于发现。如果写文章总是老调重弹,即使文笔优美,也没有多少吸引力。如果能深入思考,精心揣摩平凡中的美好,朴实中的善良,严格中的关爱,“发前人之所未发”,往往可以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事物的本质或社会的风貌。有篇高考满分作文《习惯》,一位考生写的是爸爸戒烟这一普通之事,但立意却显高远。爸爸得了气管炎,健康状况下降,但仍把烟当作“命根子”。妻子的规劝,子女的警告,他充耳不闻,这坏习惯真的“没治”了。但当他听到他的学生也抽烟,并以他为例拒绝批评时,心灵顿时受到巨大的震动,终于痛下决心,毅然戒烟。这种写法,因立意的精当深入,一个具有崇高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就栩栩如生了。如果作者不把笔触伸向现实,伸向那思想的最高点,那么这篇文章只能写成抽烟是爸爸的坏习惯,既平淡,又俗套,毫无新意可言。
2.片言立骨。就是将文章的中心概括为一个词或一句话,然后围绕它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从而使主旨更加鲜明突出。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将文章的主题凝炼成一两句精辟的话,置放在文章关键之处,就会成为文章的“文眼”。它“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关键之处,利用片言“揭全文之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不过400多字,“乐”字反复出现了10次,“乐”的近义字则更多,全文始终紧扣一个“乐”字来写,别有一番意蕴,故前人评述“乐字为全文之骨”。朱自清《荷塘月色》开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写作本文的原因和情感基调;《绿》紧扣“惊诧”二字来写,写出了梅雨潭“绿”得不同寻常,都因“片言”使文章有了“主心骨”而满篇生辉。
三.妙笔点睛飞真龙
记叙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主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描写来表现,然而在文中适当穿插具有点睛作用的议论和抒情,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理、事融合在一起,直抒己见,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既有形象的感受,又有理性的认识,对强化主旨有显著的作用。在运用点睛之笔时要注意两点。
1.事理结合。从叙述描写中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人物、事件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从记叙的内容中自然提炼出来的,重在灵活自然。鲁迅小说《故乡》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一般的语言,富有哲理,含蓄隽永。如果换成“希望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努力奋斗,去开创新生活的道路吧!”那就索然无味了。又如茅盾的《风景谈》,依次向人们展示了六幅生动的画面,然后紧扣叙述,缘事析理,抓住实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以简练的议论阐明自然与人的关系,肯定人类的伟大,进而升华中心——歌颂解放区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自然而然地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发人深思。
2.情景交融。行文中,将叙事和简洁的抒情相结合,在叙述事件中,穿插一两句满怀激情的抒情,往往更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激荡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有一小段这样写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在这里,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以饱满的激情,把长江与海洋、天空作对比,突出表现自己被“母亲河流”所感动,所“吸摄”,自然地点化主旨,更好地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肖邦故园》结尾几段是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春天,新叶初发,樱花绽放,“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键上的轻盈的速奏”;夏天,睡莲舒展,水面如镜,幽香阵阵,树影婆娑,让我们仿佛听到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深邃宁静的“f小调叙事曲”;秋天,当落叶遍地,忧伤凝重的奏鸣曲就会在耳边响起;冬天,四野茫茫,白雪皑皑,寂静无声,让我们想起安静优美的《降A大调前奏曲》。这里,四季景色体现了肖邦音乐的多样风格,这些原本平淡无奇的景物,在作者笔下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光彩,仿佛在为我们演奏一支支抒情乐曲。这些描写,由人及事,由景及物,景语成了情语,情语又升华为精神,令人陶醉,回味无穷。
朱仁标,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宜兴。责任编校:左晓光
一.动人春色贵独特
对如何写好文章,鲁迅先生曾说:“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没有意思的故事,硬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于漪老师也曾指出使用材料有三忌:一忌舍不得割爱,凡是沾一点边的材料,不分主次,不分巨细的,捡到篮里都是菜,都塞到文章中;二忌添油加醋,添枝加叶,过分渲染扩大原材料;三忌马虎草率,差错百出,将没经过核实、道听途说的材料信手拈来。这告诉我们,写作时要选取那些典型的片断,或者选取一个能集中反映素材的侧面,通过深入的开掘和精心的组织,写出它的独到之处。
1.撷取典型。只有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材料,才容易得心应手。写作者如果单单为了新奇而抛弃自己熟悉的东西,结果往往吃力而不讨好。可是熟悉的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材料并不能都入文章,只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才是最好的、最具感染力的材料。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只有被我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并且熟悉的一些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东西。”为此就要学会提取。当你在熟悉的材料中通过细心辨析发现与同类材料的不同之处,并产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相信你的作文就容易产生吸引人的魅力了。
2.删繁就简。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后,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对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判断、筛选、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手头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他并不是拣到篮里都是菜,一股脑儿都用上去,而是反复认真地揣摩,寻找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蕴藏在战士身上的“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于是,经过去粗取精,只选用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的英雄事迹和作者与战士的一段对话等三个典型事例,写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都德的《最后一课》题材很大,写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的情况和人民的反响,可他却只截取一个极其平凡而简单的片断,通过林区一个村庄小学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以一个总是贪玩而迟到的孩子在最后一堂法文课看到的情形及其心理变化为主线,用短短2000余字,就把当时法国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人感到亲切、感人。
3.推陈出新。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作文要合着时代的脉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写作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积累,而且还要根据写作意图善于从中挑选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同时能从大家熟知的材料中推出新意,或从新的角度使用材料,翻出新意,给读者以新的感受。例如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这与作者蒋昕捷同学善于运用联想,积极推陈出新是分不开的。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入手容易写好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中提到的赤兔马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有关,又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不禁文思泉涌,仅用50分钟时间便完成了一篇新颖抢眼的满分之作。
二.主心之骨细斟酌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图明确,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清代作家姚鼐说:“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此言切中关键。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立意,这就需要将感性的材料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全力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的文章要从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意义中寻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一点,这样,才能小中见大,从细微处见精神。这中间特别要注意两点。
1.善于发现。如果写文章总是老调重弹,即使文笔优美,也没有多少吸引力。如果能深入思考,精心揣摩平凡中的美好,朴实中的善良,严格中的关爱,“发前人之所未发”,往往可以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事物的本质或社会的风貌。有篇高考满分作文《习惯》,一位考生写的是爸爸戒烟这一普通之事,但立意却显高远。爸爸得了气管炎,健康状况下降,但仍把烟当作“命根子”。妻子的规劝,子女的警告,他充耳不闻,这坏习惯真的“没治”了。但当他听到他的学生也抽烟,并以他为例拒绝批评时,心灵顿时受到巨大的震动,终于痛下决心,毅然戒烟。这种写法,因立意的精当深入,一个具有崇高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就栩栩如生了。如果作者不把笔触伸向现实,伸向那思想的最高点,那么这篇文章只能写成抽烟是爸爸的坏习惯,既平淡,又俗套,毫无新意可言。
2.片言立骨。就是将文章的中心概括为一个词或一句话,然后围绕它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从而使主旨更加鲜明突出。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将文章的主题凝炼成一两句精辟的话,置放在文章关键之处,就会成为文章的“文眼”。它“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关键之处,利用片言“揭全文之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不过400多字,“乐”字反复出现了10次,“乐”的近义字则更多,全文始终紧扣一个“乐”字来写,别有一番意蕴,故前人评述“乐字为全文之骨”。朱自清《荷塘月色》开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写作本文的原因和情感基调;《绿》紧扣“惊诧”二字来写,写出了梅雨潭“绿”得不同寻常,都因“片言”使文章有了“主心骨”而满篇生辉。
三.妙笔点睛飞真龙
记叙文中蕴含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主要通过具体的记叙、描写来表现,然而在文中适当穿插具有点睛作用的议论和抒情,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理、事融合在一起,直抒己见,既有激情,又有哲理;既有形象的感受,又有理性的认识,对强化主旨有显著的作用。在运用点睛之笔时要注意两点。
1.事理结合。从叙述描写中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人物、事件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从记叙的内容中自然提炼出来的,重在灵活自然。鲁迅小说《故乡》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一般的语言,富有哲理,含蓄隽永。如果换成“希望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努力奋斗,去开创新生活的道路吧!”那就索然无味了。又如茅盾的《风景谈》,依次向人们展示了六幅生动的画面,然后紧扣叙述,缘事析理,抓住实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以简练的议论阐明自然与人的关系,肯定人类的伟大,进而升华中心——歌颂解放区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自然而然地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发人深思。
2.情景交融。行文中,将叙事和简洁的抒情相结合,在叙述事件中,穿插一两句满怀激情的抒情,往往更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激荡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有一小段这样写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在这里,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以饱满的激情,把长江与海洋、天空作对比,突出表现自己被“母亲河流”所感动,所“吸摄”,自然地点化主旨,更好地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肖邦故园》结尾几段是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春天,新叶初发,樱花绽放,“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键上的轻盈的速奏”;夏天,睡莲舒展,水面如镜,幽香阵阵,树影婆娑,让我们仿佛听到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深邃宁静的“f小调叙事曲”;秋天,当落叶遍地,忧伤凝重的奏鸣曲就会在耳边响起;冬天,四野茫茫,白雪皑皑,寂静无声,让我们想起安静优美的《降A大调前奏曲》。这里,四季景色体现了肖邦音乐的多样风格,这些原本平淡无奇的景物,在作者笔下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光彩,仿佛在为我们演奏一支支抒情乐曲。这些描写,由人及事,由景及物,景语成了情语,情语又升华为精神,令人陶醉,回味无穷。
朱仁标,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宜兴。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