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提问的策略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考总是从提问开始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提问总是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教师的“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认为“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
  教师要把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在理解的疑难处、问在知识的引申处、问在学生思考的转折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关键问题。我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1)把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切割成8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会增加多少?学生的解题方法都是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表面积,(2)求出小正方形的表面积,(3)求出8个小正方形的表面积知和,(4)小正方形的表面积之和减去大正方形的表面积就是增加的表面积。这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表面积会增加?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善于观察、动脑的学生马上就想到要求增加的表面积就是在求因为切割而增加的面的面积,问题就变得更加简单。
  2 提问要有营养
  问要有价值,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之功效。在提问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的、具有“跳一跳摘到果子”效应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出示下面一道题:认真观察,想一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每一小格正方形为1平方厘米)
  学生完成后,师问: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数方格得出的)师再问:同学们除了用数方格方法得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外,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请仔细观察这两个长方形长、宽与面积的关系。教师这一问方向明确,问题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很快就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说理、验证,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3 提问要有逻辑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提问作为一种数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也应具有严密的逻辑。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如在教学《通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②和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③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④什么是通分,通分时应先求什么,然后怎么办,根据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解决这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不仅了解了通分的意义,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而且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
  4 提问要有趣味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提问的趣味性,让学生带着趣味去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去体验、品尝趣味,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如我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便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情境:孙悟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八块,说:“师傅、师弟和俺老孙各吃这块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吃这块西瓜的八分之二。”猪八戒一听高兴坏了,说:“还是猴哥最好,知道俺老猪能吃就多给。”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猪八戒却莫名其妙,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大家会哈哈大笑呢?猪八戒说错了吗?为什么?”这样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带着这个有趣的问题,兴致盎然地参与学习,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 提问要有激励之法
  数学课程新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弯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见激励性评价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教师要进行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一样!”“你的思维真敏捷!”如果答错了,教师要进行鼓励:“没关系;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喜欢勇敢表达的孩子!”如果答的结果很有创意,老师更要进行激励:“你真棒!”“你的想法胜过老师!”“你能这样想,老师真为你骄傲!”切不可对学生反馈的信息不作评价,让学生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不注重激励与保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那将是极为失败的教学。
  总而言之:“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我们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怎么样使得课堂效率提高,使我们的课堂安排更加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怎样让我们通过短短的45分钟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并践行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课堂;关爱学生;兴趣;记忆;全民动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大环境下,怎
期刊
教育需要师爱,师爱有着无比宽广的内涵,我们即使无法奉献更高层次的师爱,我们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温暖和有亲近感。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一比喻无疑展示出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自己燃烧自己,自己照亮自己,并照亮周围的一片天空,随着亿万火种的燃起,教师的光被淹没,但她同时已溶入亿万火种的燃烧之中,与她们共同燃烧互相照亮,互相壮大、成长。这才是现代教师的真正
期刊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中国的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对小学生进行中华国学经典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古韵悠长,口才文采从诵读开始,素
期刊
【摘要】时代在变,老师的角色也在转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从“传授型”转化为“指导型”,因此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三者之间就应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实际运用  本人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十年了,所遇见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基础较差,底子薄,要想出成绩,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需要付出艰苦的探索和改革。
期刊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发出的音响,给人以听、在听中诱人的美感。音乐也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人的音乐实践都是从听开始的,并永远伴随着听去进行。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从人们的日常音乐生活现象来看,社会上善歌能奏者究竟为数不多,而最广泛的还是音乐欣赏者。既然是听都居多,那么,我们的学校音乐教学,也该针对这个现实,有所适应。至少要改变目前以唱歌为中
期刊
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期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创造发展口头语言的良好环境  家长平时讲时应努力做到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
期刊
众所周知,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一堂课,也就是要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具体规划,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要改变过去教师备课及施教过程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效率低的局面。它反映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及教育观念的更新,侧重于学情分析、导学,着眼于研究和考虑怎样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精髓。同样,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语言学这门课程中的“发音器官”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来对导学式教学法进行实例解析。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导学式教学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言学;发音器官;导学式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程序。“导”是指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学和探究,逐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
期刊
看了《听名师讲课》一书,受益匪浅。名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特别是名师视学生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名师本人朴实无华却又庄重典雅的气质,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  杜老师讲的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前,他和学生做了几分钟的交流。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姓名,从北京来,然后问小
期刊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 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