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普通的孩子去懂得艺术,而不是让他们必须要成为专业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蔡元培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目的就是将美育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全民的美术教育,通过美育来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影响下的今天,国民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课题内容,则有可能引发学生在审美、感知、体验以及创作同一主题时多方面的各自不同的想法,这比单纯从感性认识,如欣赏画面的视觉效果;或者单纯从理性分析,如客观地解构画面的布局两个方面入手要更为具体生动,有助于帮助学生缩短和名作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从更为人性化的角度去感受面前艺术品的魅力,产生强烈的共鸣,也引发更为生动、直接的思索。
比如说,欣赏郑板桥的墨竹。学生大致会从感性的角度出发产生这样的感受:格调清新、风格豪放等等;或接着从理性的解构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形态清瘦挺拔,笔墨简约流畅……如果说,学生的欣赏在教师引导后还只能停留在这一阶段,那么,这只能说是给学生强调了一种视觉或心理上的模棱两可的感受,或者说,是一次在审美方面的初级体验。只有以这种感受为基础,并结合一些文化因素来引导,才可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体验的境界中来,并产生与郑板桥在画中所追求的相一致的情感共鸣。甚至通过了解其人其画,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人文、风貌等等。这等于为学生在通往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征途上开了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为这扇窗户是教师提供的,而瞭望世界的眼睛,是学生自己的。
至于教师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所加入的一些文化常识,可以是郑板桥的背景,如他的生活环境、艺术经历、为人处世及理想追求等;也可以是当时社会背景;或是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郑板桥的艺术追求和当时的社会情形之间的关系,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到与这幅作品诞生相关联的大大小小的因素,然后让学生去感受,去了解面前的这幅作品。这时,他们读懂的一定不仅仅是一些稍加分析就能得到的表面结论,而是通过欣赏这幅作品,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了升华;文化素质也有所增强。
在美育中引入文化的概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所特别提及的——跨学科学习,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美术教育可以从其他学科角度入手。比如,就理解节奏这一概念来说,可以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从认识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自然现象开始,进而理解节奏的一般定义,从无所不在的自然现象中体验到时刻存在着的节奏的美感和韵律,这样,也可以达到加深印象、巩固认识的目的。当然,也可从体育学科入手:从认识人的呼吸、脉搏、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等方面,在人的自身存在中找到节奏的存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来懂得节奏的特性。这比单纯地宣讲概念更为生动,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甚至,还能从语文学科中的音调文字、段落疏密和情节的变化等方面来认识节奏的美感。
那么,我们在欣赏郑板桥所画的墨竹时,就可以恰当地引用一些其遗留下来的反映了他本人艺术追求和人生感悟的诗句。如,从“听萧萧竹声,疑是民间疾苦声”中可以看出,这其实是驱使郑板桥以画墨竹的最初的原动力;从“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看出板桥先生将竹子化为情思的构思过程;从“更无真象有真情”可以了解到他随意落笔抒写,力透纸背,以形传神,以神传情的创作原则,那夸张变形的瘦竹,实是他本人洁身自傲的再现;而“墨点无多,泪点多”更是他对现实的艺术概括和深切情意,在这短短的诗句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板桥先生画面中的那“删繁就简”的几处残竹的真实意蕴。
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点,文化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我们欣赏板桥先生的墨竹,是从多元的文化中提取与之相呼应的内容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会欣赏的途径与方法。还可以与外国的作品联系起来,比如,可选英国十八世纪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林乡小径》、《干草车》;法国十九世纪原始主义画家卢梭的《在异国森林里散步的女人》、《梦》;或者生前被人遗忘,死后名声大振的表现主义先驱,荷兰画家梵高的《月星之夜》、《播种者》,等等,这三者都与郑板桥的墨竹图截然不同,但又自成一家。十八世纪英国风景画的精致写实,法国原始主义画派的恣意想象,表现主义先驱梵高的独特情感宣泄与表达,这些都与有着中国独特文化烙印的郑板桥的墨竹形成鲜明的映衬和对照,在学生的眼里,墨竹的形象必然会变得更加深刻而隽永。
如果说,在美术课中以文化的背景来介绍各种作品会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作用的话,那么在美术创作中,介绍作品的文化背景的举措,则将对学生接下来要进行的美术创作起到了一个“水到渠成”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文化背景的认知、理解,有了一定的感受,又产生一定的体验,自然会形成创作联想的冲动,这样,学生就会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技法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样,学生在自身内驱力的作用下,将以主动的、自由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
总之,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文化的滋养,来感悟世事,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课题内容,则有可能引发学生在审美、感知、体验以及创作同一主题时多方面的各自不同的想法,这比单纯从感性认识,如欣赏画面的视觉效果;或者单纯从理性分析,如客观地解构画面的布局两个方面入手要更为具体生动,有助于帮助学生缩短和名作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从更为人性化的角度去感受面前艺术品的魅力,产生强烈的共鸣,也引发更为生动、直接的思索。
比如说,欣赏郑板桥的墨竹。学生大致会从感性的角度出发产生这样的感受:格调清新、风格豪放等等;或接着从理性的解构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形态清瘦挺拔,笔墨简约流畅……如果说,学生的欣赏在教师引导后还只能停留在这一阶段,那么,这只能说是给学生强调了一种视觉或心理上的模棱两可的感受,或者说,是一次在审美方面的初级体验。只有以这种感受为基础,并结合一些文化因素来引导,才可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体验的境界中来,并产生与郑板桥在画中所追求的相一致的情感共鸣。甚至通过了解其人其画,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人文、风貌等等。这等于为学生在通往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征途上开了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为这扇窗户是教师提供的,而瞭望世界的眼睛,是学生自己的。
至于教师在这一引导过程中所加入的一些文化常识,可以是郑板桥的背景,如他的生活环境、艺术经历、为人处世及理想追求等;也可以是当时社会背景;或是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郑板桥的艺术追求和当时的社会情形之间的关系,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到与这幅作品诞生相关联的大大小小的因素,然后让学生去感受,去了解面前的这幅作品。这时,他们读懂的一定不仅仅是一些稍加分析就能得到的表面结论,而是通过欣赏这幅作品,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了升华;文化素质也有所增强。
在美育中引入文化的概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所特别提及的——跨学科学习,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美术教育可以从其他学科角度入手。比如,就理解节奏这一概念来说,可以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从认识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自然现象开始,进而理解节奏的一般定义,从无所不在的自然现象中体验到时刻存在着的节奏的美感和韵律,这样,也可以达到加深印象、巩固认识的目的。当然,也可从体育学科入手:从认识人的呼吸、脉搏、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等方面,在人的自身存在中找到节奏的存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来懂得节奏的特性。这比单纯地宣讲概念更为生动,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甚至,还能从语文学科中的音调文字、段落疏密和情节的变化等方面来认识节奏的美感。
那么,我们在欣赏郑板桥所画的墨竹时,就可以恰当地引用一些其遗留下来的反映了他本人艺术追求和人生感悟的诗句。如,从“听萧萧竹声,疑是民间疾苦声”中可以看出,这其实是驱使郑板桥以画墨竹的最初的原动力;从“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看出板桥先生将竹子化为情思的构思过程;从“更无真象有真情”可以了解到他随意落笔抒写,力透纸背,以形传神,以神传情的创作原则,那夸张变形的瘦竹,实是他本人洁身自傲的再现;而“墨点无多,泪点多”更是他对现实的艺术概括和深切情意,在这短短的诗句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板桥先生画面中的那“删繁就简”的几处残竹的真实意蕴。
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点,文化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我们欣赏板桥先生的墨竹,是从多元的文化中提取与之相呼应的内容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会欣赏的途径与方法。还可以与外国的作品联系起来,比如,可选英国十八世纪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的《林乡小径》、《干草车》;法国十九世纪原始主义画家卢梭的《在异国森林里散步的女人》、《梦》;或者生前被人遗忘,死后名声大振的表现主义先驱,荷兰画家梵高的《月星之夜》、《播种者》,等等,这三者都与郑板桥的墨竹图截然不同,但又自成一家。十八世纪英国风景画的精致写实,法国原始主义画派的恣意想象,表现主义先驱梵高的独特情感宣泄与表达,这些都与有着中国独特文化烙印的郑板桥的墨竹形成鲜明的映衬和对照,在学生的眼里,墨竹的形象必然会变得更加深刻而隽永。
如果说,在美术课中以文化的背景来介绍各种作品会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作用的话,那么在美术创作中,介绍作品的文化背景的举措,则将对学生接下来要进行的美术创作起到了一个“水到渠成”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文化背景的认知、理解,有了一定的感受,又产生一定的体验,自然会形成创作联想的冲动,这样,学生就会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技法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样,学生在自身内驱力的作用下,将以主动的、自由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
总之,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文化的滋养,来感悟世事,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