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人才培養的载体,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如何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73-02
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及科研水平。
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在专业教学团队中,其重要的领军人物就是专业带头人。目前,由于受师资来源和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从而导致整个教学团队创优创新缺乏核心,团队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实施。
2.师资结构不够合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高职办学的认可,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师生比拉大,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师资短缺的不和谐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院校连续数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使得青年教师比例过半,造成了师资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不合理现象。
3.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双师”素质要求。熟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不熟悉岗位实践、管理等问题,具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教师不了解教学,驾驭不了课堂等。因此,一般教师都可能出现“一条腿走路”的现象。
4.认识存在误区,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解,重申报,轻建设。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缺乏,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评选标准不够合理,建设经费监管缺失。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大大削弱了其竞争力。
二、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
现以我院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项目之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师资建设为例,介绍我院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于2005年,教学团队在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中,狠抓“双师型”教师和名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与引进工程,培养本专业已有专业带头人1名、引进食品行业相关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1名,从而整体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洞察力、行业企业影响力、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社会技术服务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1)创造条件构建专业带头人成长氛围。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各项培养措施顺利进行;每年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来校指导,促进专业带头人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2)定期安排参加国内外教育理论学习和合作交流。通过培训掌握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交流。(3)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专业带头人积极承担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提高了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4)参与社会服务。专业带头人每年参与社会服务项目5项,包括专题讲座、企事业单位培训和科技支撑服务等,提高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5)主持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带头人多次参与专业建设的指导工作,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专业建设理念大幅提高。
2.骨干教师培养。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带动本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全面提升。(1)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每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于企业参加为期不少于4周的顶岗锻炼,参与企业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双师素质”水平。(2)在专业带头人带领下,参与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持或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编写本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提高骨干教师对本专业整体把握能力。(3)参与项目开发与研究。主持或参与由专业带头人承担的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及时总结科研成果并发表论文,培养骨干教师在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学术水平。(4)加强学术交流与培训。每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以及相关培训,着重提高骨干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施和课程建设等能力。(5)进行校内培训。通过校内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和聘请高校或企业的专家,进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根据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任教师素质培养方案。(1)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2)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翔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如安排专业教师到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威海清华紫光食品有限公司、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祖乐烘焙等企业顶岗锻炼。(3)充分利用专业实训车间进行锻炼。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资源,每年安排教师在校内实训车间指导实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4)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招聘具有企业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发挥其企业工作优势,带动专业发展。
4.青年教师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学历较高,但多数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距离“双师”素质教师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水平、课程开发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等多方面能力为主。(1)积极开展校内教师培训。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2次校内青年教师培训,着重提高青年教师统观全局、洞察专业发展等职业素养水平。(2)实行骨干教师“传、幫、带”机制。每年每名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1名,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专业建设等能力。(3)实行青年教师企业轮流顶岗制度。每年派3名青年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不少于4周,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提高双师素质比例。(4)参加国内培训及交流活动。每年参加国内专业培训及交流活动1—2次,提高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5)不断引进高水平教师。每年引进1—2名教师,扩大师资数量并形成合理的梯度。
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用食品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能功巧匠等20人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专兼教师比例达1∶1。(1)建立完善的选拔、聘用、考核制度。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对本专业岗位熟悉,能够从事理论与实践双方教学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2)开展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对已聘用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学和课堂管理等内容的岗前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执教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能力。(3)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开发以及授课工作。兼职教师能够及时掌握食品企业发展变化,与专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建设,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既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又保证了课程设置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长期战略。结合我院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营造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团队带头人;建设合理的团队结构;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建立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毋丹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2]岳慧君,高协乎.教师教育教学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3]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01).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173-02
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团队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及科研水平。
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在专业教学团队中,其重要的领军人物就是专业带头人。目前,由于受师资来源和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从而导致整个教学团队创优创新缺乏核心,团队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实施。
2.师资结构不够合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高职办学的认可,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师生比拉大,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师资短缺的不和谐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院校连续数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使得青年教师比例过半,造成了师资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不合理现象。
3.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双师”素质要求。熟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不熟悉岗位实践、管理等问题,具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教师不了解教学,驾驭不了课堂等。因此,一般教师都可能出现“一条腿走路”的现象。
4.认识存在误区,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解,重申报,轻建设。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缺乏,团队成员协作意识不强。评选标准不够合理,建设经费监管缺失。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大大削弱了其竞争力。
二、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
现以我院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项目之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师资建设为例,介绍我院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于2005年,教学团队在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中,狠抓“双师型”教师和名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与引进工程,培养本专业已有专业带头人1名、引进食品行业相关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1名,从而整体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洞察力、行业企业影响力、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社会技术服务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1)创造条件构建专业带头人成长氛围。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各项培养措施顺利进行;每年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来校指导,促进专业带头人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2)定期安排参加国内外教育理论学习和合作交流。通过培训掌握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交流。(3)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专业带头人积极承担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篇,提高了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4)参与社会服务。专业带头人每年参与社会服务项目5项,包括专题讲座、企事业单位培训和科技支撑服务等,提高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5)主持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带头人多次参与专业建设的指导工作,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专业建设理念大幅提高。
2.骨干教师培养。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带动本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全面提升。(1)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每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于企业参加为期不少于4周的顶岗锻炼,参与企业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双师素质”水平。(2)在专业带头人带领下,参与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持或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编写本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提高骨干教师对本专业整体把握能力。(3)参与项目开发与研究。主持或参与由专业带头人承担的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及时总结科研成果并发表论文,培养骨干教师在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学术水平。(4)加强学术交流与培训。每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以及相关培训,着重提高骨干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施和课程建设等能力。(5)进行校内培训。通过校内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和聘请高校或企业的专家,进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根据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任教师素质培养方案。(1)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2)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翔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如安排专业教师到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威海清华紫光食品有限公司、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祖乐烘焙等企业顶岗锻炼。(3)充分利用专业实训车间进行锻炼。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资源,每年安排教师在校内实训车间指导实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4)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招聘具有企业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发挥其企业工作优势,带动专业发展。
4.青年教师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学历较高,但多数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距离“双师”素质教师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水平、课程开发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等多方面能力为主。(1)积极开展校内教师培训。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2次校内青年教师培训,着重提高青年教师统观全局、洞察专业发展等职业素养水平。(2)实行骨干教师“传、幫、带”机制。每年每名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1名,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专业建设等能力。(3)实行青年教师企业轮流顶岗制度。每年派3名青年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不少于4周,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提高双师素质比例。(4)参加国内培训及交流活动。每年参加国内专业培训及交流活动1—2次,提高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5)不断引进高水平教师。每年引进1—2名教师,扩大师资数量并形成合理的梯度。
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用食品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能功巧匠等20人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专兼教师比例达1∶1。(1)建立完善的选拔、聘用、考核制度。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对本专业岗位熟悉,能够从事理论与实践双方教学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2)开展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对已聘用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学和课堂管理等内容的岗前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执教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能力。(3)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开发以及授课工作。兼职教师能够及时掌握食品企业发展变化,与专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建设,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既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又保证了课程设置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长期战略。结合我院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营造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遴选德才兼备的团队带头人;建设合理的团队结构;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建立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毋丹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2]岳慧君,高协乎.教师教育教学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3]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