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创新三要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阵地,是推行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否进行创新学习,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价值与素质培养价值,立足课堂,把握教育创新“三要素”,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落实课堂常规,养成创新习惯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囚徒。”良好创新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进行创新学习的先决条件。新接任一个教学班,首要任务不是加快步伐赶教学进度,而是引导学生养成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比如预习课文时“读—划—查—疑”,即读通课文,划出好词好句,查找工具书与学习资料并理解,分析;“疑”字最为重要,提出你学习过程中的疑难,还要对书本上所留思维空白质疑后进行猜疑;最后还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索,不拘泥于书本上的观点,大胆质疑,形成自己的独有认识。学完了一篇课文之后,对书中作者所留思维空白、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教师所传授的理由,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与体验进行审视性的小创作。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培训学生的创新习惯,在各项学习常规习惯化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习惯,凡学习必多问为什么,树立“创新”为荣的观念,促使学生“温故预新、听练议讲、作业总结”等環节多思善问,不唯上,敢于冲破常规,不拘一格,从而养成创新学习的好习惯。
  
  二.增加科技含量,激发创新兴趣
  
  学生有了创新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创新就有了成功的基石。现代化教学仪器及媒体表现力极为丰富,能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能开拓学生思维,启发想象。老师应精心设计,巧妙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譬如,“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安塞腰鼓”所展现出的磅礴气势,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激情与力量,那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气势,唯有黄土高原才能承载。作者行文之中如此用笔点睛,学生哪能理解?于是借助音响资料视屏展示:将陕北古老的历史及“安塞腰鼓”表演的背景、场面、舞姿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再让学生有感情颂读课文。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快速理解了课文,而且还探究出许多教材以外的新知识,得出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一方人的认识,更是孕育出了一种独特文化、艺术生活。学生还从多个层面探究出了课文的美点:有人说美在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有人说美在呈现了一种民族的品格、信念、意志……学生众说纷纭,百花奇放,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
  
  三.恰当选择教法,激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师应多引用启发式、讨论式、质疑问难式、操作式、商讨式等教学方法进课堂,精心设疑,巧妙点拨,多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多让学生自学,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发表意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归纳总结。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是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按照教师的设计思路展示成果。课堂虽然生动活跃,但毕竟不是学生在创作中展示,或多或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时间久了,学生也有些疏懒。为了还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笔者大胆进行了探索,在教学“戏曲大舞台”这一活动课时,就来了一个创新,将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了互换,教师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并归成类,而后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竞赛式设计活动,组织材料,向老师同学展示,评比最具创意奖和设计科学合理奖。“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情绪高昂,热情洋溢地精心设计,四个组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考察的知识较以往拓宽了2—3倍,信息容量大,这样以来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学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地思考,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真正目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渗透点,巧妙地将其融汇于教学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坚强意志。
  江泽民同志说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教学更是一样,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创新的技巧,教学模式别具一格,新颖有活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积极地、愉快地获取知识。
  
  郭秀萍,教师,现居湖北宜昌。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我们身为教师,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一张冷脸,而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教学实践证明,死的、乏味的“情绪化”的教学,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学习情绪低落,
“活动单导学”模式这个概念确定了教师学生的关系——“导”与“学”。以“导”引“学”,以“导”助“学”,以“导”督“学”,以“学”促“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始终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为“学”服务,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一.以“导”引“学”  这里的“导”侧重于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引导。这必然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趣味活动调动学生对文本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達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任何认知活动的先导,也是认知活动得以持续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他才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导语激趣    “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但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阅读速度很慢,耗费的精力极大,很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阅读的话,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都出现困难,所以我们必须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因此,在低年级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
一.课型的构建背景    1、当前课题研究的需要。课型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形式,科学高效的教学课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课型已成为中小学及各学科研究的重点,更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核心课题,同时也体现着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要求。  2、现代教育理念的需求。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过程既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及训练主线的“三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湖北省孝感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作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名句,原只是用来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今天有人说可理解为人读书后心灵纯美,胸怀博大;有人说可理解为作者的创造力来自于对现实营养的汲取;还有人说可理解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不断吸收新知……  大家都读过许许多多的名句,也记得许许多多的名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多见了,那些充满“对话”的热闹的课堂渐渐多了起来。那么,这种“对话”性语文教学是否使课堂真正有所生成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又当如何去处理呢?  一.对话型教学与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与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