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于2007年5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教学联盟及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主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本次大会的主旨。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120余人。会议特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Joan Panetti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Ping Jin(金平)博士、美国密苏里堪萨斯音乐学院教授Mary Jo Lorek博士,以及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教授Reiko Fueting博士和戎纳博士进行讲课。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进行:
  
  外国专家公开课
  
  本次“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邀请了美国耶鲁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曼哈顿音乐学院及密苏里堪萨斯音乐学院的五位博士进行讲课。
  Joan Panetti教授,耶鲁大学作曲系教授、视唱练耳教育家、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此次授课是以莫扎特和勋伯格等几位作曲家的作品为教学内容,通过阅读总谱来培养学生演唱、听记和多声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Panetti教授首先联系时代背景整体地对作品进行介绍,分析作品的和声、曲式,把握演唱的情感等,目的是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整体的感知;然后根据作品段落和乐句的发展,有重点地进行局部分析,带领大家进行分声部视唱,通过对高低声部的视唱和分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提炼作品中典型的节奏和旋律音型,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改编,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各音乐要素的写作手法,为其更好地理解作品、提高视唱听辨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Reiko Fueting教授,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理论系主任、视唱练耳教育家、教授、作曲家、钢琴家。Reiko Fueting教授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探寻学生的兴趣点,将数字及生活中的琐事巧妙地与视唱练耳教学结合在一起,授课风格幽默风趣,举例生动贴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Fueting教授围绕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授课,指出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应该注重学生记忆的过程,而不是记忆的结果。他一改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要求学生将所听到的旋律迅速记录下来,而是用“口授”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记忆。通过给出的歌词,让学生分析记忆的旋律,用分句、分段,分声部演唱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整首乐曲的理解和记忆。在学生掌握整体旋律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进行转调视唱,或者用数字和固定音型的形式演唱,进而提高学生的灵活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Fueting教授新颖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Mary Jo Lorek教授,美国密苏里堪萨斯音乐学院教授、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钢琴家。Mary Jo Lorek教授的授课内容主要是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一种“可移动音高唱名法”,其唱名都是固定的,不论大调、小调,唱名都是DoReMiFaSolLaTi,遇到升高或降低半音时,在原字母发音的基础上加后缀元音“ai”和“ei”,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新的唱名表,在遇到较多变化音时可以对照进行视唱。教师和学生们对这种唱名法比较好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Ping Jin(金平)教授和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戎纳博士是在美国执教的中国人,他们分别作了“关于中美视唱练耳教学的比较及思考”和“浅谈中美音乐教学之差异”的讲座。主要介绍了美国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情况,并与中国的课程实施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为在座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国外视唱练耳教学情况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桥梁。
  
  教授、研究生论坛
  
  教授、研究生论坛是本次“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新增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有四位教授及十几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赵方幸教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和方法问题,做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的讲座。通过举例论证,赵方幸教授提出视唱练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切入点,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记和视唱能力。王玉澄教授所讲的题目是《传统是根基、团队是保证》,王教授结合自己在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学的亲身体会,对视唱练耳教师的素质和视唱练耳教师今后的职业化进程问题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我国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存在和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她认为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团队合作,用整体的力量去推动和促进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朱玉璋教授《教育测量与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设计》一文运用教育测量方面的理论,对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了视唱练耳和乐理试题设计的各种类型,并对历年的视唱练耳、乐理考试题型加以分析,目的是使试题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人性化,以期对视唱练耳、乐理试题的设计提供帮助。陈雅先教授以《视唱练耳教学论——兼谈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为题,对“视唱练耳学科的教育教学应注重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她认为视唱练耳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只有在对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研究成果有全面的了解,对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正确地建构视唱练耳学科,并结合此次会议外国专家的授课理念为例,进一步论证了视唱练耳教育教学所遵循的规律,给与会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研究生论坛主要由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代表组成,主持分别由孔云霞和业原老师担任。参会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宁楠《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即兴音乐活动浅析》一文讲述了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通过即兴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视唱听辨能力和创造能力;王丁丁《谈实际音乐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强调了实际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举例论证;孙强《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问题》一文,强调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上重视学生听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问题。宣读论文的还有徐静苇《基本乐理解题错误探源》、裴聿如《点—线—面立体架构教学的思考》、汪静《基于单旋律的多声化视唱》、郑梦子《视唱练耳、乐理试题的网络化设计》、齐娟《浅析节拍与节奏的相互关系》、葛卉《西北五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抽样调查报告》、孔奕《谈视唱训练中的旋律处理规则与应用》、杨林《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问题》、陈婷婷《对视唱练耳学科功能多角度的阐述》等文章。
  此次研究生论坛学生发言较为积极,通过论文的宣读,使各院校的研究生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当前各自所研究和关心的领域,针对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正如赵易山教授听完研究生论坛后所说,“主办方在起初还对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有所怀疑,担心研究生论坛能否顺利进行。但听完发言之后,担心和怀疑是多余的!研究生是视唱练耳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新生力量,是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的中流砥柱,为他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供他们交流和学习,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锻炼迅速成长。虽然此次论坛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这种形式的活动是正确的,要一直坚持下去!”
  
  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研讨
  
  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研讨是本次会议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各艺术院校在招生考试中所存在的试题设计及数字化运用参差不齐、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进行的。各艺术院校代表教师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视唱练耳、乐理考试的特点及试题设计技巧,并通过此次大会建立了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教学联盟,目的是通过各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增进各院校的联系,建立一个数字化网络平台,达到资源和知识共享,为视唱练耳学科的整体和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承办方的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及软件,不论是功能的设计与运用,还是后台网络的支持,较以前更为合理和科学,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他们对新产品“音乐通”及“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网络平台”的设想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使得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教学不再是梦想。
  
  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设计大赛
  
  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主要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的背景下,基于试题设计科学、系统的原则,使之更加人性化,避免在考试评价过程中出现主观性偏差,减少评卷过程中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大赛分为视唱练耳听力笔试设计方案和乐理试题设计方案的评比,题目类型都为选择题的形式,并需附有设计思路说明。共有96位教师或学生参加了大赛,为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 结
  本次会议是自2005年4月中法视唱练耳艺术周成功举办之后的又一次盛会。通过一年一次与国外专家、教授的交流,对于感受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了解国外视唱练耳的学术动态及发展方向,更好地与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相接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增进中美视唱练耳学科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强视唱练耳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影响力,推动我国视唱练耳学科的健康发展。
  
  孙 强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5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故事特點  故事讲述了两个老师处理同一起“偷窃”事件所持的不同态度。两个老师之间的反差很明显,一个是宽容、体贴,顾及当事学生的脸面与感受;另外一个是严格、较真,不容学生有任何的侥幸与谎言。两位老师的性别不一样,岗位不一样,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教育方式上的分歧很可能来自各自所持的不同教育理念。从当事学生的年龄段以及两种方式的效果看,科任老师的态度与方式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值得肯定。 
2006年4月,借中法视唱练耳交流周举行之际,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和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九大音乐高校酝酿了一场“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  “2006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联合全国八大著名音乐高校(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由
收到卢广瑞君(文中称作者)惠赠的大作《〈时代与人性〉——朱践耳交响曲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已一年多了,当时我就为作者把研究朱践耳(文中称作曲家)先生十一部交响曲的创作作为自己研究课题的勇气和前瞻眼光而惊叹。1990年,朱践耳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音乐名人录》,2001年起被列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时代与人性》从哪里走进作曲家的心灵,从哪里走进作曲家11部交响曲作品的
笔者有幸聆听享誉世界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奇亚诺·帕瓦罗蒂2006年12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告别舞台世界巡演独唱音乐会”感到非常激动。  年龄不饶人,由于腿不太好,坐在舞台钢琴后面演唱的帕瓦罗蒂更显出了几分的苍老感。然而,当歌声响起来时,他那迷人的男高音音色、那金属般声音的穿透力、那老道的音乐感觉顿时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他那娴熟的“关闭”“控制”声音的能力,使得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歌唱家唱起歌剧
学校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習任务。作业研究、管理是学校、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日常研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加强作业管理,学校要坚持统筹协调,合理控制各学科基础性和弹性作业总量,不断完善学校作业管理机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工作的系统性设计。教研部门要汇聚学科教师智慧,加大优质作业资源梳理、研制力度,优化作业指导。
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5日至11月27日在广州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主角阿米尔在兄弟哈桑的这句话中寻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救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耿喜玲,是现实版的“心灵救赎者”,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名师”、省市两级“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团队被武昌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名师工作室”。  坚守责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来,耿
2008年1月15日晚,“顾冠仁作品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揭开帷幕。由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顾冠仁先生和青年指挥家马海龙担任指挥。音乐会演出六首曲目:合奏《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题组曲(一)》(1999);笛子、二胡、古筝三重奏与乐队《江南风韵》(2001);琵琶协奏曲《花木兰》(1979);合奏《将军令》(1984);古筝与乐队《山水》(1999);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2002)。这些
自从19世纪西风东渐,有关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就不绝于史,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擅胜场,这些比较与争论也发生在音乐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思想碰撞,音乐理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较为清醒的分析与学术对话的声音,对于中西音乐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中,管建华教授的著作(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包含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部分论文,作者从中西方各自文化的整体维度论述了中西方音乐的一系列问题,从多学
2004年7月,法国指挥家佛朗索瓦—格扎维尔·霍恩和音乐指导埃曼纽·奥利维尔来到中央歌剧院,开始为法中文化年做闭幕式公演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挑选演员。经多次筛选,我有幸在来自全国的众多参选者中被选中。同年9月,剧院通知我参加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洛的歌剧《丑角》的排练公演,饰演剧中人托尼奥及希尔维奥。  很多人都喜爱《丑角》这部歌剧中的咏叹调,如《开场白》《小鸟之歌》《穿上戏装》,但真正了解这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