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让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乘风前行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26日,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40位少数民族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大山深处出发,中转换乘历时10个小时来到省会长沙,在第九届湖南省少兒才艺大赛的舞台上,用他们精心排练准备的舞蹈《苗家板凳舞起来》向全省人民展示了“长安山歌”故里的阳光与热情。
   在城步,264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苗、汉、侗、瑶等24个民族,在校中小学生共3630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519人,占64.78%。唱苗歌、吹芦笙、跳竹竿舞是这些少数民族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的。
  学校:最美山歌唱进校园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5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冠名认定的民族学校共有6所,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便在其中。对于校长首世华而言,校名冠以“民族”二字,意味着除了义务教育之外,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样重任在肩。
   9月26日,记者从城步县城出发,驱车翻越山岭盘旋近3个小时后,来到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校门口,身着民族服饰的老师、同学们站成一排,在深山微凉秋意的映衬下将《迎宾歌》悠长吟唱,学校芦笙队的同学们围成一圈边跳舞边吹奏,象征着友爱团结。“这就是我们师生在校的日常。”学校六年级语文老师杨静向记者介绍。
   首世华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现有学生508人,98%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交通闭塞、地处偏远的长安营镇,以前学生们的课余文娱活动并不多,而作为六月六山歌节的发源地,长安营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正面临着“失传”和“褪色”的危机。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是对本土苗族、侗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长安营镇民族中心学校以山歌为媒,把包括芦笙、竹竿舞在内的多项民俗文化活动带入校园,带到同学们的身边。
   2016年,学校副校长刘登华发动在校老师一起作词作曲,创作出了适合学生吟唱、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600余首校园山歌,通过筛选,最终选定了近百首优秀作品收录到了校本教材《成长山歌》中,并于2018年8月完成出版,随即开始在全校学生中教唱。“音乐是可以陶冶人性情的,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美育。”刘登华如是说。
  老师:打盹了就跳段竹竿舞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城步县内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将少数民族文化编入了学校校本教材。除长安营民族中心学校外,五团镇民族中心学校、汀坪乡民族中心小学等学校还将唱苗歌、吹芦笙、跳竹竿舞、打螺坨、挤油尖等民族文化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红旗小学还把《迎宾歌》《油茶歌》等通俗易懂的山歌与《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进行融合,带入学校的阳光1小时大课间,老师还会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唱。
   安学珍是汀坪乡蓬洞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57岁,在苗乡深耕教育三十多年的他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有着自己的独特教学方式。本学期他所教的年级开始学习宋词,当讲到词牌名、词题这些专业术语时,安老师就会用本地传唱度较广的苗歌作为范本,通过歌曲的演唱带入宋词相关知识,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从而快速读懂词人的所思所想。
   同时也是班主任的安学珍告诉记者,当课堂上有同学昏昏欲睡,心思飞到课本外时,他就会让学生去操场上跳一段竹竿舞,再回来上课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愉悦,朗读的情绪都高涨起来,声音也变得洪亮了。
   “如果有学生近期情绪有些低落,我就会让他们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情不好就唱低沉的歌,开心了就放声唱出喜庆的歌曲。”通过唱山歌,安学珍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不说,但通过歌声就能知道孩子们的情绪几何。
  主管部门:让少数民族学生前路更宽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资助,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出台了《城步苗族自治县2017—2020年学生资助规划》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实施方案》,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认真落实各项国家资助政策,聚焦脱贫攻坚,全面实施精准资助。
   2014年来,全县落实资助学前困难幼儿入园13549人次共计677.45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助政策306630人次共计6945.99万元,落实高中(含职高)资助政策19888人次共计2572.25万元,落实高等教育资助政策6106人次共计4384.52万元,接受社会捐赠助学343.6万元,惠及贫困学生4021人,全县无因贫困而失学学生。
   “让民族文化入校园同时也是减负提质的要求,把城步的孩子从繁忙的课业中‘解放’出来,不仅让他们有了一个排解压力、丰富课余生活的方式,也说明城步的学校在美育、体育上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城步县教育局局长杨进德说。
   “希望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首世华认为,重拾起熟悉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不仅是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为学生们开阔了将来人生的道路。
其他文献
“只要站在讲台上,我便觉得自己很快乐。”在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小学教师罗满凤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在育人育己的道路上,她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爱生,看成一种责任   罗满凤对学生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学期开学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哪些学生家庭贫困,哪些学生需要资助,哪些学生是单亲家庭,哪些学生是孤儿,她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她几乎每年都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錢来帮助贫困
期刊
9月26日上午,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学校校园里一片欢腾:小学鼓号队队员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敲锣打鼓有模有样;前不久投入使用的篮球场上,奔跑的中学生们畅快追球……   “以前‘舍近求远’送孩子进城求学的家长,现在总把‘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挂在嘴边。”校长蔡畅贤笑着说。   转变,源于不断增强的教育底气。   近年来,北塔区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区在邵阳市率先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
期刊
隆回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拥有花瑶挑花、滩头年画、呜哇山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回县教育系统坚持“用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为学生正心”的核心理念,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传统文化的光芒照进每一所学校,在每个学生心中生长、传承。   看传统文化进校园之“隆回样本”——  弄清楚“为什么”的问题   隆回县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全县人口达到130万人,也是湖南省贫
期刊
“班额小了,学生少了,教学变得轻松多了!” 9月26日上午,新宁县黄龙镇中心小学三年级56班的语文老师王晶刚走出教室便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自己的喜悦。   “学校以前有27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达74人。老师任务重、压力大,学生课堂环境不好、效率不高。”黄龙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较好,本乡镇各教学点和临近的3个外乡镇有很多学生来这上学。“在2016年
期刊
走进位于洞口县城区的思源学校,郁郁葱葱的校园如花园一般;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电子白板投影仪等一应俱全;运动场上学生们正挥汗如雨……这所2015年投资1.5亿元新建,能容纳近4000名学生就读的学校,彻底解决了周边几个片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这是洞口县近些年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县提出“八大优先”战略,高站位规划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洞口教育的快速腾飞。  学校建设
期刊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我和先生戚德林代表88岁高龄的母亲受邀进京观礼,亲身感受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盛典。  激动——亲历“致敬”方阵肃然起敬   早在一个多月前,我的婆婆廖和群因为荣获1956年、1959年两届全国劳模收到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的邀请。由于她年事已高,卧病在床,无法亲自北上,决定由其长子戚德林作
期刊
大祥区作为邵阳市的老城区,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面临着诸多尴尬:一方面,它承担了市区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学位压力,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在全市三区最为繁重;另一方面,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多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多是居民楼,改扩建的空间十分有限,不得不超负荷承载老城区的入学需求,“大校”“大班”应势而生。   如何化解此困境?近年来,大祥区委、区政府主要通过扩容、合并、购买三种方式,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
期刊
“建设魅力教师,是武冈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尝试,五年过去,如今武冈魅力教师遍地开花,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事实证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在谈及“魅力教师”建设时,武冈市教科所所长曹孝宏动情地说。   2013年10月,武冈市教育局申报的课题《教师魅力形成的方法、途径研究》正式在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成功,拉開了武冈市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序幕。随着课题研究及一系列配套计划的稳步推进,总课题下申报77个子课题
期刊
“我后来才知道,王益如和孔令华两位老师如果推迟一个学期回到绥宁,就能顺利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评定,但他们再三权衡,毅然决定准时回家乡任教,这个牺牲是很大的。”绥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杨通来有些惋惜地说。   近年来,绥宁县采取“整”、“招”、“培”等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县委县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像王益如、孔令华这样的优秀教师纷纷“回流”。以往“开学了却招不到
期刊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   最近总会想到雅思贝尔斯这句被无数教育工作者写进书本扉页里的话,脑海中关于支教的种种场景也总是会被毫无预兆地唤醒。在一个橘黄色的傍晚,孩子们运动完被打铃声抓到了教室里,天花板上的风扇在吱呀地转,他们一个个都满脸通红地趴在桌子上,我看着他们,然后笑着说,我们相聚在邵阳市新宁县马头桥镇中心小学,真是一场缘分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