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智在语文学习的情境中飞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能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润泽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在快乐中亲近知识,在探究中感悟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身心放飞的舞台,让学生在情境中滋养心灵,在情境中提升活力,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儿童的思维进入佳境,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营造直观情境,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
  小学生天性好动,随性而为,他们的认知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引导,而创设贴近学生身心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如临其境,促使学生从具体的感知上升为对抽象、理性知识的顿悟,提升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行为。
  1.巧用画面,再现情境
  图画是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巧妙植入图片可以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乐意接受,容易接受。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特别配备的挂图、剪贴画、教师一挥而就的简笔画,都可作为再现课文情境的素材。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边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出狐狸计谋得逞后的得意、乌鸦上当后的追悔莫及的图画,再配以几个蹦蹦跳跳的小动物,一幅各具神态的森林百兽图便展现在学生眼前,课堂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跃,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他们不仅轻松理解了文意,更增添了学习的兴趣。由于简笔画是即兴板画,画面从无到有,逐步生成,特别是教师在关键之处的点睛之笔,更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因而,简笔画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富有实效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此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更为创设灵动活泼的画面提供了便利。如《拉萨的天空》一文,“蓝”字引领全文,“湛蓝,蓝宝石,蓝天,蓝得让人神往,蓝晶晶”等词语贯穿始终。但对于身处平原地带的孩童而言,拉萨的天空到底蓝得如何,学生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多种拉萨蓝天的图片,将学生引入旷达、洁净、如仙如诗般的天地。从学生发出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知道学生已被拉萨独特的景象折服了,也更加深刻地感受了拉萨的天空原来如此美丽。
  2.渗透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与语言素来有着不解之缘。音乐的功效是独特的,也是微妙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播放乐曲、歌曲,以及师生演唱、哼唱,可以渲染情境,滋养情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水乡歌》《但愿人长久》《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课文时,伴以歌曲播放,师生哼唱,可将学生自然的至于文章特定的氛围中,领会文章的内涵。再如在教学那些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课文时,教师适当选用贴合课文情调的音乐,更可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如《欢乐的泼水节》《赶海》等课文配上欢快轻松的钢琴曲;《生命的壮歌》配上悲壮、凝重的二胡曲等。事实证明,恰当渗透音乐元素可给语文课堂平添无穷的活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产生极佳的教学效果。
  3.组织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小学生最乐意参与的教学形式,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开启学生思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学生不仅喜欢看,更乐意做。语文课堂上适时组织表演,能起到深化主题,娱情培智的目的。如教学《负荆请罪》《狐假虎威》等课文时,我和学生们戴上饰具,尽情表演。在有板有眼,别具特色的表演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给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二、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语文思维
  小学生之所以对语文感到厌倦,很多是因为语文课堂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欲望,不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认知矛盾的冲突中,学生便会产生一探究竟的认知愿望。
  1.引人深思的发问
  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我在学生已经诵读课文,了解文意之后,及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吴王夫差的谋臣,你将怎样劝说吴王?”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之后,我又不失时机的引导想象:“假如你就是吴王,你将怎么做?”学生纷纷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发表了看法。可见,教师及时、准确的一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对症下药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疑点的理解。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问:“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议员们为什么感到尴尬?”“在议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林肯感到难堪了吗?”“通过林肯的表现,能发现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质疑,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3.拓展思维的启迪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启迪学生思维的语言情境,拓展学生思维。如在教学《三袋麦子》时,为了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一连三问,步步推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萌发灵感和顿悟,不断催生他们的创新品质。
  创设情境是塑造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措施。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寻求快乐与和谐发展的乐园。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新课程标准(小学高年段)给我们指出了明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这是当代人才培养工作理念的新发展,也是对当前学校人才
针对史100断块史103井区的具体特最,从体积波及系数、采收率、经济效益及开发实践等方面对加密调整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技术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井距和井网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潮调曲辞、道白中,词汇主要由诗词语码、官话书面语、方言词构成,而方言俗语是语汇中的独特成分。潮调词汇、语汇和套语系统的确立,是潮调剧本语体、文体形成的基础。套语系
据统计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今年需要就业的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个社会难点。而就业形势严峻所造成的就业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它是学生利用现有的经验与知识,去探求与发现,从而得到答案的一种阅读方式。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产生损伤效应,导致DNA结构变化,利用一种改进的试样制备过程和纳米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够获得可重现的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的AFM图象,显示它们的特殊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