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产权保护的域外经验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产权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文明、国家与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保护方式。探究域外,尤其是西方国家产权保护经验,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神圣不可侵犯的产权观念


  制度未建,观念现行。
  西方产权保护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其文明的摇篮时期, 即古希腊。到了罗马法时期, 形成了十分发达的个人财产保护制度。但是, 西罗马帝國灭亡之后, 欧洲历史进入到中世纪, 在神学统治下, 产权观念的发展受到了抑制。直到欧洲商品经济重新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产权观念才重新得以发展。
  资本主义革命时期, 个人财产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里, 地位不断上升。财产权被推举到天赋人权的高度, 逐渐被赋予物质利益之外的更多意蕴,直至在观念上被神圣化。人们相信,财产权是与生命权、自由权同等重要的基本人权之一,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例如,洛克认为, 财产权是每个人都享有的、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普遍天赋权利。他认为,财产是劳动创造的, 只要凝结了人类的劳动, 自然物就被赋予了非自然的价值,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该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即便是后来,人们通过契约而结成共同体的过程中,这一天赋权利也从未被转让出去。
  资本主义思想家还认为,人格尊严和个人意志可以通过财产权来表现, 尊重财产其实也是尊重人格。比如,康德认为财产权是人格的延伸,产权是个人自由的外部表现,人只是在对财产的绝对占有和支配中才具有人格和价值,“唯有人格才能赋予对物的权利, 所有人格权本质上就是物权。物权就是人格本身的权利”。因此, 侵犯产权就是侵犯了人格和自由。
  西方产权观念还将个人财产权与自由、民主以及限制政府权力联系起来, 发掘出了产权的政治意蕴。如洛克认为,政府的核心目的是对公民财产的保护。一个政府, 如果侵犯公民产权, 则不是合法政府。他甚至认为,财产权具有重要和基础地位, 生命权和自由权是财产权的延伸。
  卢梭也将财产作为政治社会的真正基础。他在《政治经济学》里写道:“财产是政治社会的真正基础, 是公民订约的真正保障。”由此,产权的正当性得以完全确立, 神圣意蕴得以初步阐述。
  通过思想家们的论证,个人财产和产权正当性日益增加, 神圣色彩日渐浓厚, 最终取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 并取得了民众的普遍认可,为当代西方国家产权保护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异常严格的保护机制
  西方大国的兴衰,近代各国的沉浮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凡是私人产权得到很好保护的国家,总能跨越发展的种种陷阱。史学家们总结英国与荷兰在17世纪,超越了法国与西班牙的原因时,多归功于对产权的有效承认,及良好的政治法律制度。
  而良好的政治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严格异常的产权保护机制。根据这种机制,需要保护各类产权的安全性和持续性,使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国家法律的平等保护,让各方主体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产权保护观念的影响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当中。追溯历史,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的《自由大宪章》,其核心内容就包括产权保障。文件要求限制王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国王任意侵夺,并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这被认为是英国,乃至世界近代宪法私有产权保障的开端。
  此后,产权保护原则在美国和法国也陆续得以确立。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深受洛克“自然权利”思想影响,认为私有财产权保障,体现在其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之中。为了保护产权,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五修正案:“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凡是私有财产,非有正当补偿,不得收为公有。”第十四修正案:“各州不得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即行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最终在美国得以确定。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二条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十七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须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1799年法国宪法规定,严禁侵犯私人所有权。受英、美、法三国影响,西方各国纷纷立宪明确产权不可侵犯性。
  在西方国家,对于产权的保护,不仅是纸面的条文,更形成了丰富的法治实践。以土地产权保护为例,在中国购买房产普通住宅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商业用地年限为50年。而海外地产的土地产权形式则90%以上为永久业权、世代相传。
  与此同时,法律保护土地租借权。土地租借权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年限的租借权,土地契约中明确表明租借期限,每年租金多少,及是否有续约权。另一种是无限的永久租借权,租借人每年均须依租约付一定的土地租金,从而永远拥有此土地使用权。所以实际上这类永久租借地与永久业权土地意义上区别不大。
  在法律中,公民住宅也是自己的隐私保护区,正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很多美国电影里都有夜闯民宅的不速之客,被房主举枪击毙的情节。19世纪德国“波茨坦磨坊”的故事脍炙人口:有法律为后盾,即便是威风凛凛的威廉一世皇帝,也无法随意拆除平民的破旧磨坊。
  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雅典城,有一棵“拥有自己的树”。一百多年前,这里的一位老人因担心自己去世后,后院里的一棵老橡树“遭遇不测”,便在遗嘱里把这棵树的所有权,连同树下八英尺半径的土地赠给了这棵树。随着城区发展,后院变成了街道,老橡树和围在它周围的栏杆正好在路中央,阻碍了交通。但是,在要不要移走这棵树的听证会上,附近社区的居民认为,公众受影响的利益,在质和量上并没有压倒这棵树的财产权。最后,这棵树保留了下来。
  这或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力证了产权受到严格保护的法治实践。

不无必要的限制条件


  在西方国家看来,文明始于产权,始于对公民财产的尊重和保障。财产是公众自我发展和寻求幸福的基础,是否许可个人合法地追求财富,并对这些财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不仅对个人意義重大,也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20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的产权保护,在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下,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近代个人产权观念的固有缺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毫无限制的自由竞争不可避免地引发出种种深刻的矛盾,形式上的公平和自由竞争为实质上的不平等和垄断所代替, 经济危机频发、贫富分化严重、阶级对立加剧、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西方世界孕育着危机。
  在这种条件下, 受到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一部分思想家开始注意到现实中的分配不公, 他们抨击不择手段追求财富的社会现象,重新考虑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对私有财产的神圣色彩进行淡化, 主张对产权的保护需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这种观念反映到实践中,即形成了保障,并依法进行限制的产权保护制度。标志着这一重大历史变迁的里程碑,就是 1919年德国制定的《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第153条第3款规定:“所有权伴随着义务。其行使应该同时有助于公共福利”,第156条第1款规定“国家根据法律,准用有关公用征收的规定,可以给予补偿将适合社会化的私有经济企业变成公有”。自《魏玛宪法》以来,各国宪法中关于产权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在继续确认和保障产权的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新的、以宪法规则的方式规定的内容,即国家有权对财产依法进行征收和征用,同时给予补偿。
  1947年《日本国宪法》第29条规定:“财产权不得侵犯,私有财产在正当的补偿下,得为公共福利而使用”;1947 年《意大利宪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私有财产在法定情况下,得有偿征收之”;《德国基本法》第14条规定:“财产权负有义务,即其使用应有利于公共福利。为公共利益起见,财产可以征收,征收应依法实行,并依法确定征收方式和赔偿金额。”
  美国法律史专家更是概括说,如果说在19至20世纪之交,财产还意味着权力,那么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财产则在法律上意味着责任。例如,财产法中增加了生态限制的内容,产权所有者受各种立法限制,不得污染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产权制度出现的这些新的变化, 绝不是对传统的产权观念的否定,而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毕竟,保护各类产权不受侵犯,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
  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关于产权制度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产权不得侵犯;二是财产权的行使应该有利于公共福利;三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公平补偿的情况下,可以征用私有财产。简言之,保护条款、限制条款与补偿条款共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法律对产权的保障与限制。
  或许,西方社会在财产权和福利权、个人财产与社会利益之间,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其他文献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广西水电的实际情况及安哥拉的国际环境。在员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员工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维护员工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为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在当前情况下,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服务,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优秀文化来进行教学,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一个基础性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不能只注重
今年以来,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积极与邮政集团深化警邮合作,推行邮政网点代办交管业务.在原有50余家合作网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警邮合作平台覆盖
期刊
在无线通信中的,由于各个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每个运营商的城市网络管道项目规划的实行,通信网络管道建设等,同时带来了网络复杂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这方面的问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不下数十次到杭州.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到西湖小住,长时几个月,短时几十天,大都是3月来,5月走,有时春季不来秋季来.他
建筑业本身就是一项能源消耗较为严重的行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能耗问题,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加强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并优化建筑节能检测工
天降灾祸 被狗咬伤久治不愈rn吴云香,南陵县人,一位朴实的农民,30年前嫁到泾县,便与丈夫一起外出务工.儿子出生后,因智力残疾,无法照顾自己,吴云香便回到老家泾县一边照顾儿
期刊
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我国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既是立法文件,又是具有鲜活生命力和执行力的法律,同时也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经济行政法”说是否定经济法部门独立性的典型学说,其重要理论依据就是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管理。从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的角度来看,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相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