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女性世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简·奥斯汀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一百七十多年的考验,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但是批判也从未停止过。人们批判她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狭隘,男权思想严重;批判她的作品题材琐碎,过于单一化。本文通过审视奥斯汀的社会背景,从思想、题材等方面,探索其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文学
  
  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惟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1]。
  1811年至1818年,奥斯汀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六部小说,其中尤以《傲慢与偏见》最富盛名。这六部完整的作品,大都是描写她自己熟悉的乡间所谓体面人家的生活与交往,但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射出了感伤派小说、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为英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她的作品生活面狭窄,题材琐碎,不涉及重大问题等,曾将她排斥在《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选题之外,使之在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中得不到应有的位置。同时,在关于其作品是否为女性主义文学上,人们对其一直争论不一。更有甚者认为,由她这种将男权思想自觉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女性作家创作出来的忠实于男性批评标准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误导广大女性读者,甚至是阻碍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
  我认为,只要我们引用文艺批评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首先和主要(甚至唯一)应该根据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而不是其他,来进行批评,那么一切偏见都应该消除了。虽然,我们承认奥斯汀的局限性,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她的真实性,正因为她的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见真实,所以她可以写出吸引我们的作品。奥斯汀正是通过人们所认为琐碎的小题材,才细心描绘出了属于她的世界,这是奥斯汀在艺术上的自觉的选择。她用自己的风格,按自己的方式,把女性世界描写得绚烂多姿。
  一、关于女性主义
  人们评论简·奥斯汀作品时,在其作品是否具有女性主义思想的问题上争论很大,甚至有人认为其作品具有男性主义思想。我们对女性写作有自己的界定,即特指在女权政治背景下的女性作家试图消解男性本位文化而进行的一场对女性自身的文学叙述。奥斯汀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观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思想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顺从男人所谓的法律规定等。因此,她的笔下出现了一系列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千方百计想把女儿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却又玩世不恭的青年男子,以及富有理智或情感的待嫁的女儿……作者在年轻的时候就试图把女主人公全面地放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去,探讨她对传统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复杂而往往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作出的种种反应。作者显示出对女人在男人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有成熟的认识。她强烈批判使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遭到不幸的社会习俗:男方可以用种种计谋来俘获女方,而女方不得不委曲求全,以天生的美貌来换取经济上的稳妥地位;痛斥青年男女在求爱方面不得不遵循的双重标准——金钱与美貌。她在作品中揭示了这种社会制度的弊端,但基本上相信这种制度是健康且能自我完善的,所以至多用犀利的笔触对个人的行为作温和的讽刺,并不流露出深恶痛绝的情绪。这正是她创作中的一大特色: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道白和动作,客观地勾勒出那些拥有财产和特权、贪婪自私的老爷太太们的嘴脸。
  《傲慢与偏见》通过喜剧场面,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妇女的婚姻和出路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现实——“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却没有多少财产的青年女子来说,嫁人是唯一的一条体面出路;尽管出嫁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归是女人最适意的保险箱,能确保她们不致挨冻受饥”[2]。关于妇女在当时社会的屈辱地位,《傲慢与偏见》中有许多透露,所不同的是,主要用喜剧形式表现出来。的确,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没有财产而受过教育的妇女,除了结婚,简直就没有别的出路。若要谋职,就只能去当家庭女教师,而奥斯汀在《爱玛》第三十五章中借一个人物之口感叹道:“家庭女教师的命运简直还不如被贩到美洲去的黑奴!”但从《傲慢与偏见》的整个描写来看,作者探索的还不是妇女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即占有欲泛滥成灾的社会条件下的婚姻关系,推而广之,也是考察经济关系在婚姻、在人们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在奥斯汀看来,关键还是财产二字。总之,是经济、是数字决定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决定着婚姻关系。
  美国批评家特里林在他的文艺批评名篇《〈爱玛〉与奥斯汀的传说》一文中写道:“简·奥斯汀,尽管她保守、守旧;却看出了伴随民主社会的建立而发生的深刻心理变化的性质——她意识到个人的心理负担;她理解有意识地给自己下定义和自我批评的新的必要性。对现实作个人的判断的必要性。而没有一个现实像关于个人的现实那样更使现代人感到没有把握和焦虑不安。”[3]说起来像个似是而非的公式,在这个意义上,伊丽莎白的形象主要不是新女权主义者的模型,因为那时女权问题还刚刚提出,在文艺中形成典型还为时过早,而是关于人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探索。
  真正的女性文学,有一个与男权文化完全不同的基本视角,那就是真正从妇女的自身经验出发,即便是写性也会真实地写出欢乐、恐惧、希望与绝望;写出内心深处不被人理解的委屈和漫漫无期的等待与呼唤。
  二、关于题材
  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是奥斯汀所有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的题材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的婚事。这是个相当狭小的天地,但是,这正是奥斯汀终身逗留其间的天地。她的笔下所反映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评价,表现了她在特定的生活激流中情感、心绪的演变,因而她的作品所提供的是熔铸了她主观情致与个性特征的变形了的生活图画,而并非对生活作机械的模仿。毫无疑问,奥斯汀是写小题材的。据她自己说,“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是她“得心应手的好材料”。她还把自己的艺术比作在“两寸象牙”上“细细地描画”。这是奥斯汀在艺术上自觉的选择。
  在封建社会,人们对妇女写作一直存在着颇深的偏见。奥斯汀在从事写作时都是躲藏起来不让人发现的。罗伯特·骚塞曾在给夏绿蒂·勃朗特的信中写道:“文学不是妇女生活中的事情,它也不可能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事情。”[4]安东尼·伯吉斯也曾对简·奥斯汀批判道:“简·奥斯汀的小说是失败的,因为她的作品缺乏男性的那股子猛烈的冲动。”[5]人们总认为妇女的生活面狭窄,因而题材琐碎,创作不出举世震今的作品。许多用自己的思想激励着世界的人至少是令人信服地谈论过那种激励了他们自身的东西。而简·奥斯汀却没有受到任何激励,没有受到任何鼓舞,没有受到任何天才的启示,她自己是生就的天才。她的光焰,不论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都发自她本身,是她自己的创造,就像原始人用两根干树枝摩擦而得的火种一样。
  一部作品,要产生其思想影响,达到思想方面的良好效果,不是靠直接的“理性”教化,而是依赖于动人的情感感化。《傲慢与偏见》之所以是一部好小说,就是因为这是一位妇女,写作时,她没有仇恨、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反抗、没有说教。有些人会说,她的素材实在是太枯燥了。可是她靠着自己的艺术技巧,把千万个像她那样的人能会写成枯燥乏味作品的东西写得栩栩如生。无论是她的生活环境,还是她选取的素材都不可能使人料到会出现像她那样的创作能力。
  作者用艺术再现,把她所处的小天地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奥斯汀的小说中,房子可能是窄的,人物活动的天地也可能比较小,但这能限制作者的视野吗?在《傲慢与偏见》第九章中,达西说:“在乡下,你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非常单调。”伊丽莎白的回答显然代表作者自己的看法:“但人还是有很多变化的,他们身上总有些新东西值得你去注意。”[6]小天地可以反映出大问题。别小看“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的家务事,英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经济关系尽在其中。《傲慢与偏见》开卷第一句话便宣称:“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7]在这里,关键的字是两个“财产”、“需要”。原文中的“in want of”系指客观需要,不是主观“想要”,这种提法使命题更具有“真理”的客观性。《傲慢与偏见》便以贝特内一家为典型来检验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看到这些,我们怎能不钦佩奥斯汀的“两寸象牙”的巨大容量,怎能不承认《傲慢与偏见》虽没有写历史事件,可是通篇字字句句不露痕迹地透露了历史社会的气息。
  文章来自于生活,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往往是最能抓住生活中火花的,哪怕只是星星点点,也能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写作灵感。我想这也正是简·奥斯汀写作的独特风格吧——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见真实。
  三、结语
  家庭、邻里、街道或小镇所发生的事是小说的“主食”。这些正是妇女最了解的世界。所以说,不渴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正好是奥斯汀的天性。她的天赋与环境是完全匹配的。如若要把批评变成塑造一致公认的“标准像”,那不仅得不到公认,而且只能是批评本身的停滞。真正的好作品经过长期的反复琢磨、推敲更能显示出其全部光彩。简·奥斯汀六部小说的艺术世界是绝对经得起琢磨的。今天,奥斯汀所有的精雕细琢的作品己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各种各样的原文版本及其他语言的译本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许许多多论文和专著对她的作品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细致的研究。这说明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能永葆青春的,而这位文坛巨匠也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她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都不会被人们遗忘,历史将永远记载简·奥斯汀写下的光辉一页。
  
  参考文献:
  [1][7]孙致礼译.傲慢与偏见[M].译林出版社,1994:1.
  [2]同上,1994:8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五辑[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57.
  [4]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C].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19.
  [5]威尼弗雷德·格林.夏绿蒂·勃朗特:天才的进化[M].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110.
  [6]同[1],1994:30.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思品课的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化。近几年来,本文作者不断在教学中摸索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与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作者在此具体谈谈在思品新课程中教师如何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如何结合学情进行巧妙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信息资源 开发 整合与利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课程实施或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就其空间分
摘 要: 别具一格的飞天造型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它是多种文明共同孕育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象。这种新样式的诞生说明,只有在理解传统的精髓,以及它同本民族心理结构和人文性格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正视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吸收、融合,才能够创造并产生出更具艺术生命力的新形象及新文化样式。  关键词: 敦煌飞天 视觉文化思维 精神价值意义    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敦煌飞天不
摘 要: 本文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普通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科研项目 地域分布    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到普通民众,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与关注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科研竞争力
一、 语言对性别身份的建构  影片《我不是潘金莲》描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为了纠正前夫冤枉自己的一句话历经了十年的漫漫上访路的心酸故事。影片的核心和线索围绕着饰演李雪莲背信弃义的前夫秦玉河的李宗翰一句诘问展开:“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区区的片言只语何以有蝴蝶效应的能量撬动几十个人的人生和整个行政系统呢?这要从语言对性别身份的建构说起。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的选择,选择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
摘 要: 《弟子规》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对个人的操守有着深远的影响,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弟子规》 高校辅导员工作 必要性 学习方法    “90后”目前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大都有极为优裕的物质条件,多为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在适应性、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在应试教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运用规范性的、启发性的、审美性的、趣味性的、富有情感性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锤炼语言    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流出知识的溪流。”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智慧发展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
摘 要: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安娜·卡列宁娜》中,康斯坦丁·列文作为一个探索者的形象出现,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首先,列文的探索是由自身道德完善的要求,以及对社会、阶级现状的担忧所引起的;其次,列文的探索充满着矛盾与局限性,才致使他在探索实践中频频陷入困境;最后,作品将列文的探索最终投向精神层面,用宗教道德解决人物的精神困境,将社会问题变为一个抽象的道德问题,从现实意义来说,他的
摘 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借小班化的教学优势,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以提高小班化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小班化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网速的提升,不同于电视广播及电影,短视频凭借其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用户参与度强的特点,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和报道方式,重新洗牌媒体格局,逐渐成为媒体融合的助推器。传统媒体如何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进行媒体创新融合,成为中国媒体行业转型之路的重要一步。文章基于短视频《四川观察》抖音账号的特点,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
摘 要: 低重心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管理的主要模式,而低重心管理的主要形式则是年级管理,它是学校各项制度及任务落实的保证。本文从年级管理的主要职能入手,分析了在工作中落实年级协调与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年级管理 学校 年级组    年级管理,是学校实施有效管理和实现能级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搞好这一管理,能使学校“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措施、政策落实及时,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有利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