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热议的话题,但是客观来说,它的发展前景利弊共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理论,通过对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的比较,提出对于人机关系的反思,并进一步指出异化的风险。最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将资本与技术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资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
  关键词:人工智能;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目前,任何领域但凡涉及人工智能就会迅速引发热议,然而,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人类对人工智能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却一直是众说纷纭。简单来说,目前讨论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上,即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是否有可比性、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有何种关联、机器是否会取代人类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意识理论对人工智能的透视和反思超越了其他学科仅仅停留于科学研究、伦理審度等层面,其深入到资本范畴进行批判,更具有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技术悲观主义、不反对技术,其反对的是把控技术发展方向的特权。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审视与反思人工智能时,其实是在为民众提供了一种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性视角和人文情怀。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人工智能的哲学批判,始终没有脱离社会制度的土壤,从来都是将其置于资本和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加以考量。
  一、关于机器思维与人的意识
  传统医学技术的作用在于延伸人的感官或器官功能,而人工智能则侧重于智力替代功能,旨在模拟人类思维甚至最终实现类人类思维的一种工程学技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最初对于机器思维的设想不再受到怀疑,反而是愈发想要探索机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异同。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的意识,强调其为人脑特有的机能,而人工智能的机器思维只能对人脑的机能进行仿真模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对唯物主义意识观有过一番阐述,他在谈到意识的来源时明确提出意识与思维“都是人脑的产物”[1]。另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意识对人脑的物质依赖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同时突出了劳动在人类意识形成你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反观机器思维,其本质只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借助计算机来对人类大脑机能进行模拟,可以说计算是人工智能的根本属性和运作方式。正如计算机领域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科学术语计算机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学科,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所以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计算[2]。
  第二,马克思主义意识观始终强调人类意识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靠的是自然选择,这一点和人工智能下靠人工设计算法的机器思维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认同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主张人类意识不是现成的东西,而是基于自然界长期进化而形成的。美国生物学家斯蒂芬·罗思曼曾经就自然产物和人工产品进行过区分:“生物过程与用于实现其过程的基本物理、化学方式也极为不同。在不了解一台机器运行过程背后机制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充分地刻画和理解其运转过程的功能。然而,至关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据此反过来推导出其潜在的机制来。”[3]正是有了漫长曲折的自然进化过程的优胜劣汰,才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反,人工产品按照人的尺度被模仿设计并生产出来,暂且不论其社会价值,单从伦理角度和风险方面来说都是未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通常来说,技术产品的力量性往往与风险成正比,人工智能的机器思维好比核武器,是技术中的利维坦,它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运用得当能够造福人类,运用不当也可能会带来毁灭。
  第三,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还突出了语言实践在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性。意识的产生离不开语言,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产生了交流沟通的需要,因此意识开始具有社会性,社会性也作为意识的本质属性,这一点符合生物进化规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观的基本观点。与人类自然进化中形成的语言不同,人工智能运用的语言属于计算机语言。当然计算机语言的历史溯源是要追溯到莱布尼茨那里,他第一个提出能否使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替代语言。在他之后,弗雷格、罗素等人开始致力于一种能代替自然的人类语言的人工语言,最终出现了以逻辑推演方法来代替人类语言的计算机语言。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中的机器语言无法超越根植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自然语言。因为计算和算法是机器语言的本质,它们既没有自然语言的意义向度,也缺乏自然语言的实践向度。
  二、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的异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今经常会有人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类比,这是一种概念混淆导致的范畴错误。人工智能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指人为创造的含义,或是对“智能”的比喻性称呼,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根本不存在取代的问题。
  客观来说,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与人类处于复杂的关系之中。法国哲学家埃吕尔指出,技术的出现取代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人类必须适应这个由技术营造起来的新环境并会长期生存于此[4]。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到“如果我们把技术当作某种中性的东西,我们就最恶劣地听任技术摆布了[5]”,这就是技术的异化向度,即如果人类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越高,越依赖于技术来改变自身生产生活和支配并改造自然界,技术就会反过来压制人类。异化这一概念源于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批判的继承。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的异化状态进行了批判,他的批判焦点集中于人的主体性的丧失。《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许多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比如,关于劳动异化,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与自身的价值成反比,他们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越多、价值越高,反过来会使自身“越没有价值、越低贱”[6]。再比如,关于异化劳动导致人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工人付出辛勤的劳动,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把自身的地位降低到和动物一样,这样就有了在《手稿》中的一句话:“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7]其表达的意思是工人在从事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时表现的像是动物,反而在从事动物性的本能活动时才表现的像人,当然马克思的这番话是一种讽刺的说法。在马克思那里,无论是机械化还是动物化,这些都是人类异化的特征,它们标志着人的主体性维度在走向消亡。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放到当代人工智能技术下是否依然适用?先抛开社会制度的背景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异化理论对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依旧适用: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仍然使得工人异化为机械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人工智能诞生于二十世纪晚期,不得不说这种技术的诞生为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新的产品等等,但是对于社会大生产而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分工与专业化分化以及改善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阐述关于现代技术发展和工人阶级在精神世界方面出现退化之間的辩证关系时有说到,这种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一方面造成劳动的机械化,另一方面造成思维的机械化。
  第二,二十世纪消费型社会已经形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使人的生产生活发生异化,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退化。审视我们如今的社会生活不难发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产品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逐渐占用我们宝贵的休闲娱乐时间和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提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所能够被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被视为衡量人是否自由的一个重要尺度。对比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在表面上缩短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为人们提供精神世界的自由时间。但是,沉溺于其中将促使人工智能能够迅速侵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所能够被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进一步来说,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深刻而全面的造成人的异化。
  第三,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来变革其自身的异化向度。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人的社会生活,同时对传统伦理道德提出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发展史上的诸多技术类似,都没能使人摆脱对技术的依附,甚至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私人生活中加强了这种依附关系,更加强了该技术的支配能力。
  三、资本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及意识形态批判
  不能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很多便利,加快了社会发展,但是本质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具有社会制度背景,其是在资本的驱动下诞生出的一种新技术,所以此技术是完全符合资本逻辑并且融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以此为出发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似乎并不能缓和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相反,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投入将会无限放大工人失业的风险以及由失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对于意识形态批判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停留于对经济、政治等上层建筑,更是深入资本的本质找答案,把资本运行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与资本联系起来,揭露资本的剥削本质。马克思关于资本和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虽然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就有了,但是对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依然适用。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当代资本主义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后,阶级分化日益加大,资本的统治力也日益增强,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劳动异化在更大的范围会出现。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确实在模拟人类思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却无法在思维水平和功能的整体特性方面做到完全复制,还不足以取代人类思维和人类意识。人工智能作为资本运行逻辑下的产物,我们尚且应该对此抱有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认清其双面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410 页
  [2]陈钟:《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趋势·风险·挑战》,《探索与争鸣》2017 年第10 期,第4 页
  [3]斯蒂芬·罗思曼:《还原论的局限: 来自活细胞的训诫》,李创同、王策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 114—115 页
  [4][5]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301 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52 、54 页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对生态平衡的不重视会大量破坏植物,既会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也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植物生长得更加旺盛,相关技术人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有效开展植物保护工作,并通过科学手段加强对植物保护。在植物保护中合理应用生物技术,可以对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起到监管和保护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技术
期刊
摘 要:电气自动化发展水平在各种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极快的提升速度,使控制类设备的自动化性能被充分改善。虽然设备在自动化运行以及控制应用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进行可靠性分析也是极为必要的工作。在实际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有必要对电气自动化装置进行改进,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消除电气自动化的负面因素。本文对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
期刊
摘 要:采矿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采矿技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当前还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要贴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发展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采矿工程;绿色开采;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绿色采矿技
期刊
摘 要:现代化测绘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地籍测绘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测绘结果的精确度,为土地管理相关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因为和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新测绘技术在城镇测量工作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工程中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有测绘人员和地籍管理部门的研究努力,进一步推动着地籍测绘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数字化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其高效发电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并且整个过程是环保的,要避免资源浪费。其中火力发电厂脱硫工艺吸收系统是控制污染物的关键,其能否稳定运行影响着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果。对此,本文将针对火力发电厂氨法脱硫工艺吸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设备检修方式,为火力发电提供基本的保障,并确保整个发电过程的环保性。  关键词:火力发电;氨法脱硫工艺;设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柴油机的出现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柴油机是一种大型工农业机械设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大多在一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而且由于柴油机的运行过程较为复杂,后期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柴油机经常出现一些故障。柴油机一旦出现故障将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效率,为了防止由于柴油机故障而影响生产,一定要做好故障排除工作。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当前常见的柴油
期刊
摘 要:在电厂中脱硫设备的防护与防腐一直是现场工作人员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脱硫设备的特殊工作环境,使得脱硫设备要具备防腐蚀特性。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考虑电厂脱硫设备的防腐要求下,需要以正确的防腐方式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电厂脱硫设备;防腐;防护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消耗也在逐渐增加。在考虑能源的供給方面,煤的燃烧要占重要的一部分。煤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及其
期刊
摘 要:本文共分五节对1013定理进行解释并论证。首先介绍1013定理的发现经过,之后重点阐述1013定理的内容,并通过举例论证说明1013定理。举例论证如下:一是冥王星远近日点和中国公元后的王朝更替和皇帝更替的对应关系;二是创神星远近日点和英国国王执政时间的对应关系;三是冥王星远近日点和英国国王执政时间的对应关系,四是胤礽两起两落和天文事件对应关系。最后一节是1013定理的重要意义及其广阔的应用
期刊
0引言  电液舵机的主要组成包括能源系统和执行机构两部分构成,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伺服阀(以下简称伺服阀)的作用是控制液压油进入油缸的方向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做动方向。  伺服阀由永磁力矩马达、喷嘴挡板构成的第一级电液转换与功率放大和第二级滑阀液压功率放大组成。力矩马达由永久磁铁、上下导磁体、控制线圈及将弹簧管、反馈杆、挡板、衔铁组合在一起的衔铁组件组成。反馈杆小球插在阀芯中间的槽内。喷嘴挡板级由一个
期刊
摘 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水利建设工程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文章结合实际,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防范的措施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研究,对指导具体工作无疑会起到积极的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研究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法规制度体系虽然比较完善,民生水利工程关键环节的规章制度虽然逐步健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随意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