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成像技术在药物发现毒理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药物研发领域的科研投入和科学性成果在过去几十年进展显著,但制药行业的有效产出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疾病或生物学相关的筛选方法和模型应用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以降低现有药物研发模式的高消耗率。体外细胞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在细胞或组织水平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确定量分析的技术,在发现和鉴别药物靶点、新化合物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毒性筛选以及早期的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中广泛应用。药物靶点的发现和鉴别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追踪在细胞水平表达的荧光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GFP),可以进行药物或配体与受体间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其分辨率可以精确到200 nm。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生物类药物相关的肿瘤相关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筛选。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类药物作用于靶受体后,可以使用细胞成像技术追踪和定量检测细胞质和内质网的Ca2+浓度变化动态,确定药物是否能引起细胞Ca2+过载的毒性作用。新化合物实体毒性筛选体外细胞成像技术在作用于GPCR类新化合物实体的高通量筛选(HTS)研究中应用广泛。使用荧光染料检测新化合物实体对稳定转染表达肾上腺素类,嘌呤类和神经激肽类受体的细胞的Ca2+浓度变化,细胞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BK,Kir 3.x,hERG)开放以及膜电位的变化,可以进行新化合物实体的药效和毒性筛选试验。药物早期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在药物开发阶段采用体外细胞成像技术进行候选药物的体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性(ADME)研究可以完善和补充药物后期的体内ADME毒性研究数据,并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基于细胞成像技术的体外微核试验目前在候选药物早期遗传毒性研究中得到逐渐应用。使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系进行体外微核试验,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可以作早期遗传毒性筛选,并为传统体内微核试验提供数据完善和补充。体外微核试验现在已经突破性地可以使用细胞成像技术进行高通量地定量计算微核形成率。细胞成像技术在新化合物实体毒性筛选以及候选药物早期毒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药物进行实时药物活性的动态分析和毒性研究,确立药物结构-通路的药物开发模式,淘汰具有潜在毒性的新化合物实体,减少资源消耗并加速药物研发的效率和进程。
其他文献
于赓虞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1923-1949年的研究多为其好友所作,在诗歌内容、艺术形式、中外影响等方面为于赓虞研究打开了通道,其中,诗歌的情感内容与艺术形式时人毁誉不一,牵涉到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加深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用药的认知程度,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13-12~20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性手段,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运行同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战略环评制度从源头上对政策、法规、规划进行评析预测并提出相应解
宣城市目前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还田,综合利用总量达82.4万t,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4.4%左右。各地区也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多种适宜本地区特点的秸秆资源利用模式。该文
<正>临床检验工作中,往往由于经验不足或粗疏将尿液中变形红细胞与酵母样真菌混淆,造成两者辨认错误。尿液中红细胞形态检查能最大限度地区别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
配电网重构通过调整开关的开合状态来改变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实现降低网络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等目的。现有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往往以经济性为目标,来求取满足安全可靠性约
《沉没之鱼》体现了谭恩美对于文化冲突问题深刻的伦理思考。通过对小说中的“鱼”、“子宫洞”、“神之军队”等意象的表现,作家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宗教
本文旨在从国际金融机构董事在高级管理层任职情况的角度,对法人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制约平衡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公司运转效率,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