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A股市场和过去多轮牛熊的美国市场没有本质的区别,人们还是去照样追逐热门的消费股和科技股,而将一些传统行业的重资产公司抛弃掉。这些破净的公司高达300多家,似乎市场的判断是这300多家都应该破产和退市才好。而事实上,这300多家里面有很多公司都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都是相当重要的公司。比如某些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一些涉及重要技术和具备科研实力的企业,他们被市场抛弃,不是因为业绩增长不好,也不是他们在研发投入方面没有实力,更不是他们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是因为他们被打上了周期股的烙印。
格雷厄姆培养的一帮学生,被巴菲特称为“超级投资者”,在這群超级投资者中,有热衷于金融和消费股及偏向成长风格的巴菲特,也有热衷于廉价资产和“捡烟蒂”法则的施洛斯。从施洛斯在股市长达70年的投资经历来看,他选择便宜货的投资方法并没有出过大差错。以其公开的业绩来看,50年平均15%的复合回报率,已经表明了“捡烟蒂”的方法并没有过时。尽管格雷厄姆和施洛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笔者想说的是,“捡烟蒂”的方法并没有过时。
比如2013、2014年买入价格便宜的“烂臭股”——蓝筹股,就是一次绝佳的“捡烟蒂”的机会。当时,市场普遍迷恋创业板的科技概念。但很有趣的是,从2016年开始,随着“烂臭股”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烂臭股”的标签被市场投资者迅速撕掉。重新贴上了“漂亮50”和“白龙马股”的标签。同样是那些公司,只是因为处于不同的市场氛围,投资者就会给予他们不同的称谓和认定。这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如果是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会逆向投资,跟着市场多数投资者反向跑,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是说,当什么股票成为热门股的时候,聪明投资者就反向操作;市场热衷炒科技股,那聪明投资者就抛弃科技股,买入廉价资产;当市场热炒消费股时,聪明投资者就抛弃消费股,买入周期股。当市场重新炒作周期股时,聪明投资者就抛弃周期股,买入重新变得廉价的科技股和消费股。但是,不可否认,学做聪明投资者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需要反人性、反直觉。
施洛斯指出:“我们的投资方式关键在于,我们的买入是与市场反向的,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面说的,如果你买股票,就像你买杂货店,不是买香水,那就对了。”
“我们买那些陷入困境的股票,有账面价值基础的,股价在低点附近而不是在高位,那些没有人喜欢的股票。”——沃尔特施洛斯坚持买入价格便宜和看重净资产、看淡盈利的原则。他认为盈利容易波动,但净资产更让人放心。
尽管施洛斯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区别很大,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坚持安全边际,都取得了成功。这不是价值投资者的矛盾,而是不同价值投资者的风格差异,只要坚持各自的能力圈,都能发挥及创造各自的价值。
当某种投资理论成为市场风靡一时、顶礼膜拜的真理时。我们也需要对这种理论保持距离。因为市场炙热的氛围也会灼伤我们!远离热门的东西,才能让投资者保持理性和客观。
格雷厄姆培养的一帮学生,被巴菲特称为“超级投资者”,在這群超级投资者中,有热衷于金融和消费股及偏向成长风格的巴菲特,也有热衷于廉价资产和“捡烟蒂”法则的施洛斯。从施洛斯在股市长达70年的投资经历来看,他选择便宜货的投资方法并没有出过大差错。以其公开的业绩来看,50年平均15%的复合回报率,已经表明了“捡烟蒂”的方法并没有过时。尽管格雷厄姆和施洛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笔者想说的是,“捡烟蒂”的方法并没有过时。
比如2013、2014年买入价格便宜的“烂臭股”——蓝筹股,就是一次绝佳的“捡烟蒂”的机会。当时,市场普遍迷恋创业板的科技概念。但很有趣的是,从2016年开始,随着“烂臭股”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烂臭股”的标签被市场投资者迅速撕掉。重新贴上了“漂亮50”和“白龙马股”的标签。同样是那些公司,只是因为处于不同的市场氛围,投资者就会给予他们不同的称谓和认定。这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如果是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会逆向投资,跟着市场多数投资者反向跑,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是说,当什么股票成为热门股的时候,聪明投资者就反向操作;市场热衷炒科技股,那聪明投资者就抛弃科技股,买入廉价资产;当市场热炒消费股时,聪明投资者就抛弃消费股,买入周期股。当市场重新炒作周期股时,聪明投资者就抛弃周期股,买入重新变得廉价的科技股和消费股。但是,不可否认,学做聪明投资者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需要反人性、反直觉。
施洛斯指出:“我们的投资方式关键在于,我们的买入是与市场反向的,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面说的,如果你买股票,就像你买杂货店,不是买香水,那就对了。”
“我们买那些陷入困境的股票,有账面价值基础的,股价在低点附近而不是在高位,那些没有人喜欢的股票。”——沃尔特施洛斯坚持买入价格便宜和看重净资产、看淡盈利的原则。他认为盈利容易波动,但净资产更让人放心。
尽管施洛斯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区别很大,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坚持安全边际,都取得了成功。这不是价值投资者的矛盾,而是不同价值投资者的风格差异,只要坚持各自的能力圈,都能发挥及创造各自的价值。
当某种投资理论成为市场风靡一时、顶礼膜拜的真理时。我们也需要对这种理论保持距离。因为市场炙热的氛围也会灼伤我们!远离热门的东西,才能让投资者保持理性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