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桑弧不仅留下了作品,还有艺品人品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5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时下文化“高原”和“高峰”的说法,桑弧导演就属于“高峰”,他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影坛翘楚。近些年,影院里流行起3D电影,其实早在55年前就有了,1962年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该片导演就是桑弧。不仅于此,他还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回顾他的一生,共创作了30多部作品,包括故事片、戏曲艺术片、音乐舞蹈片、新闻片、动画片、纪录片等,其代表作荣获国内外多个奖项。
  今年是桑弧导演诞辰100周年。日前,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著名电影导演桑弧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桑弧电影文集》同时首发。研讨会上,来自电影、文学、出版界的专家和桑弧导演生前同事、好友及家属近70人出席了活动,共同回忆了桑弧导演的艺术经历,探讨了他的导演风格、行业精神。
  谦谦君子的执着与担当
  很多人印象中,电影导演属于那种叱咤风云、盛气凌人的人物,但桑弧导演身上却丝毫没有这样的做派。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导演朱枫印象中,桑弧导演是一位谦谦君子式的文人导演。“桑弧导演是一位全才,无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轮美奂,还是《祝福》的深邃工整,抑或《子夜》的重彩浓墨,桑弧驾驭起来无不得心应手。老一辈的电影界同仁都很愿意和他合作,一是因为他作为大导演几乎从来不乱发导演脾气,二是拍摄时他很少‘下蛋’(加拍镜头),分镜头本设计好几个镜头,到现场就拍几个,甚至到剪接台上影片完成,全片总镜头数和拍摄前的分镜头本基本上没有大的差别。凡干过导演这个行当的人就有体会,这其实是一种很难的功夫,体现出一个导演对全片的预判能力、分镜头能力、现场调度能力、总节奏控制能力以及后期剪接能力。可以说,在中国拥有这种功夫的电影导演真是少之又少。”同时,朱枫强调道,桑弧导演又决不是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作为一个严谨的艺术家,他该坚持的艺术原则绝不轻易改变和放弃,只是更多采取以柔克刚的方式来处理分歧和争议。”
  导演石晓华深情回忆了自己受桑弧导演扶助的经历:“桑导对后人非常提携,把我们的成长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当时他让我们拍短片,因为大片投资很大,剧本的审查比较难,所以他学美国的操作方式,把一个故事长篇用几个小故事串起来,每个小故事让一个导演去拍,合起来正好一个半小时,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我们能更快地成长。”不过石晓华坦言,刚开始他们并没有领情,一心想拍大戏,觉得拍小戏浪费精力。当时为了避免被桑导叫去,她还去瑞金医院求医生开病假。“桑弧导演真的是谦谦君子,他说,你一定要来。我说,桑导演我在生病,他看着我活蹦乱跳的,说,病了不要紧,还是要来的。桑导演还把跟香港导演的谈话拿给我看,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创作长篇小说很容易,因为有篇幅,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描写,但是创作短篇小说有字数的限制,反而更难。短篇要在长篇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而且要打动人,这就是功力。’看了后,我立马说,我来拍戏。所以桑导演不单单会拍镜头,他对后辈的培养也真的是呕心沥血。”
  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表示,自己跟过的几个前辈导师中,跟桑弧导演的时间最长。在张建亚看来,桑导演不光从导演的角度教人怎么拍戏,他的才华、学识、学养,也值得学习。“他的待人处事、控制全局、不大惊小怪、温文尔雅以及该扛的就扛着,都是作为导演应当学习和具备的职业操守。拍戏过程中,他是全摄制组的主心骨。你问他啥,他都会让你把问题问清楚,然后回答清楚,一定解决问题。他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尊重。”
  桑弧导演的创新观点与群众观点
  柯灵先生曾将桑弧的早期作品归纳为“浮世的悲哀”,说他是从平凡中捕捉隽永,在屑碎中摄取深长。而桑弧导演的市民视角也与他的个人履历密不可分。原上影厂文学部的吕晓明在研讨会上指出,桑弧导演从事过很多职业,在证交所、银行工作过,在大学里面学过新闻,之后又当过编辑记者,认识很多名人,上世纪30年代抗战爆发前后,他从爱好电影到开始从事专业电影。“他对社会的了解、反应更真实、更直接,他用的形式是更为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
  作曲家徐景新回忆,自己进电影厂参与的第一部片子是《白毛女》,与桑弧导演合作的,一开始他不了解电影剧本,桑弧导演带着他,让他一步步掌握电影规律。原本他以为桑弧比较传统,不料桑弧导演很创新,不断鼓励他写新的东西。
  “桑弧导演的创新观点是和群众观点连在一起的,创新没有成为电影和观众之间的隔膜。”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认为,桑弧导演也很重视民族性问题。“东方民族表达情感比较含蓄,并不是很直露的感情。比如女的跟男的说,请你再叫一遍我的名字,就把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表现得特别充分。这一点上,桑弧导演觉得在表现人物尤其是民族性问题上,电影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桑弧儿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说,“父亲编导的喜剧片,同一个主题,会有不同的变奏。父亲认为,观摩中外艺术大家的作品,每一个艺术家不可能摆脱自己已经形成的风格,所以既要创新不守旧,又要有自己的追求,不需要随意变来变去。”
  “桑弧导演注重将宏大的社会问题思考和人文关怀融入喜剧情景。桑弧导演的喜剧之所以历久弥新,很大程度上在于作品的人文厚度,超越于喜剧之上的对社会和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关怀,所以他的许多喜剧含有正剧的力量,而不是哈哈一笑随即忘之脑后的轻浮闹剧。”朱枫感慨道。他认为,我们也应追问中国电影以后还会不会有另外一个桑弧那样的导演?桑弧喜剧电影的传统能否得到更好的研究、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拭目以待。”
  桑弧导演还留下了优秀的行业道德、行业伦理
  “我父亲创作喜剧的信条,就是寓教于乐。但乐是什么样的乐?教是什么样的教?怎么做到寓教于乐?这是他一辈子都在钻研的。”李亦中还回忆起一件事,1980年前后,父亲重新回到影坛执导。“当导演其实也是体力活,为了储备好精力,当时已经60岁开外的父亲,坚持每天黎明起床,出门去练长跑,持续了大半年,一直跑到冬天。我母亲劝他天太冷就不要去了。”研讨会前放映了桑弧导演的电影封箱戏纪录片《蔡元培生平》。李亦中介绍说,此片是1987年开始着手准备的,父亲天天跑上海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片中还采访了梁漱溟、許德珩、叶圣陶等20多位名宿,在胶片上留下了极珍贵的影像画面。除了勤奋好学,父亲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也让李亦中印象深刻。“一次副导演说起某科研所有个小青年不慎把一种高强度粘合剂打碎了,一脚踩上去被牢牢粘在地板上,后来脚拔出来了,鞋子却纹丝不动。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个细节一定要拍到电影《她俩和他俩》中去。现在评论家写文章喜欢用‘创作策略’,更时髦的说法是依靠大数据。其实,电影创作是感性的,只有导演自己被生活中的事打动了,才会想方设法拍出来。灵感肯定是有的,策略倒未必有。编导自己没有被感动,怎么去感动别人?”
  “现在我们很多导演说艺术要靠灵感。灵感怎么出来的?一天到晚拿着手机怎么会有灵感?所有的资讯就源于微博、微信,电影不看、书不看,怎么有灵感?”张建亚直率地指出。同时他强调,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点,就是创作者的灵感创意要依靠工业生产流程来实现。“电影摄制组就像工厂一个车间,必须依据图纸施工,导演就是总工程师,一点点考虑不周或将就马虎,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尤其上世纪80年代,电影胶片不仅昂贵而且匮乏,一尺胶片都容不得糟蹋。作为第一责任者,导演就必须保证自己的设计合理性和可靠性。桑导演最常对我讲的一句话是‘做导演,你自己要先想清爽’。在艺委会讨论剧本时,他最尖锐的批评就是‘我看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清爽,那观众怎么搞得清爽呢?’开拍一部影片前,导演必须做足功课,而艺术成就的高下就看更深的修养积累了。以前艺委会时常碰到一些文理不通的剧本,创作者则用‘个性’‘探索’作为挡箭牌,桑导演对此的态度很明确:拍电影不可以这样的,上影厂更加不可以,或者你自己花钱回去拍,不要让我们在这里讨论了。”
  “老一代艺术家除了留下很多经典作品外,他们还留下了优秀的行业道德、行业伦理。”张建亚直言,“以前全中国一年拍五六十部电影、只有五六十个导演,现在中国有那么多导演和那么多摄制组,中国一年拍近千部影片。中国正在走向电影强国,但这个行业目前存在浮躁、道德沦丧、同行互相嫉妒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回顾老艺术家,学习他们的行业敬业精神。”
  研讨会上,与会者不仅回顾了桑弧导演的作品,更感慨其艺品、人品。大家对这位老艺术家表达敬重缅怀之情的同时,也对上海电影以及中国电影的发展充满期待,期待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鼓舞下,出现一座座新的高峰,出现像桑弧导演这样有深厚艺术造诣的、让大家敬重的大艺术家。
其他文献
2017年是曹禺早期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中的《原野》诞生8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  在曹禺的五大经典话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中,1937年问世的《原野》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剧作,不少评论家认为它“缺乏生活基础”。那么,《原野》这部三幕话剧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它到底有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请允许笔者从头说起。  第一位启蒙老师——段妈  1986
期刊
纵观当下的文艺批評,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一些批评家所缺失的并不是专业素养,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批评家所特有的批判精神。没有饱含批评精神的文艺批评,充其量只能是处于“亚健康”的学术价值低下的批评文本。  英国文学理论家艾·阿·瑞恰兹指出:“一位优秀的批评家要具备三个条件。他必须是个善于体验的行家,没有怪癖,心态要和他所评判的艺术作品息息相通。其次,他必须能够着眼于不太表面的特
期刊
第一次见到大同先生的水墨作品,那种迹简意淡而自由萧散的气息如同惊鸿一瞥,让人不忘。意笔人物、山水树木与留白处如同几个大空间的纵横叠加,以虚驭实,无画处皆成妙境,既简约现代又饶有古意。其签名亦错落别致,呈迎风飘落或排云直上之势。  大同先生是位不世出的画家,更是眼光独到的资深设计师,还是一位颇有哲学思辨的美术史论家。他话语不多,神情静寞,即便在人群之中,也像默然独对。但触及兴趣点,便能纵意所如,旁伸
期刊
编者按:  本刊去年第四期和第十二期在显著位置、以较大篇幅刊发了“海派滑稽路在何方”系列报道,回顾上海滑稽昨天的辉煌,聚焦今天的问题,探讨明天的路向。如此“浓墨重彩”的“密集关注”,意在唤起圈内圈外对重新擦亮“上海滑稽”这块“金字招牌”的关切和信心。但也怕“皇帝勿急急太监”,粉丝群、媒体人、理论界的“焦急”与“叨念”,能否触动从业者的神经?以致最终催生出优秀作品?这是所有热爱滑稽艺术的人都关心的—
期刊
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原文问题。是否忠实与原文,或者说,译文与原文之间当建立起一种怎样的关系,决定了译文的属性和品质,也决定了译文的价值。作为次生性的文本,译文总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跟原文打交道,接近它或是偏离它,乃至背叛它。然而,无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译文总是如此这般地与原文相关联。  在这里讲“通往原文之途”,好像是我要说有一条途径能够通往一个被称之为“原文”的地方。可是,我要说的与其说是“能够”通
期刊
在这个人人离不开手机、须臾不能断网的“全民微时代”,不仅“打字”早已取代了“写字”,甚至“十指”(键盘输入)地位也正在被“拇指”(手机输入)悄悄取代。在电脑和手机普及的今天,连硬笔“书写”的用武之地都日渐狭窄,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是否会随着实用功能的弱化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呢?  最近,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用一连串喜人的数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书法艺术不仅没有遇冷,反而正在升温;需要写字的机会少了
期刊
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今天真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咱们都知道梨园界经常说,千旦百生净难求,到丑行这是个奇缺。丑行难,甚至边缘化,武丑似乎还有15分钟的展现,15分钟还能得奖,文丑更难,前几名的奖很难。可是一个京剧团如果没有四五个丑行,甚至五六个,开不开戏。今天在这么一个大好时期,对于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青年精英给予艺术上的研究,艺术上的引领和指导,这个不仅是对庆谷他个人,而且是对我们丑行,对京
期刊
随中福会儿童剧团赴京演出  那是1952年度的金色秋天,我随同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的小演员们,在任德耀团长率领下,应中央文化部沈雁冰部长的邀请,乘特快列车,到首都去参加新中国成立三周年国庆,并向毛泽东、宋庆龄副主席作汇报演出。回想当年的情景,仍使我激动不已,并感到十分光荣与幸福。  我们一节硬卧车厢里是一群活泼的小演员,别看这一群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小麻雀,他们在宋庆龄1947年春天创办的儿童剧团里
期刊
老书记死了。  追悼会上照例是读悼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党的政治工作者等等;家属代表发言:感谢党感谢领导等等。  遗照上的老书记憨厚地微笑着。  我一生有过许多顶头上司,而老书记对我的领导是时间最长也是最直接的一个。  以我看来,他的“政治思想工作”起码有一半是对着我做的,老是“舒巧,你要深刻检查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舒巧,你要老实交待,竹筒倒豆子,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总是
期刊
本期“文化热点”由两篇文章组成,聚焦“上海闲话”与“上海味道”。这源于某种程度的“上海话热”:日前播映的沪语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沪语背景观众群中口碑爆棚,紧接其后的《上海王》也是充斥着大量沪语,满屏浓郁的上海味道。事有凑巧,近日在文艺会堂召开的沪语文化教育联盟校长论坛的主题也是:“学语言,从爱曲艺开始”——热议的是,如何通过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从娃娃抓起,改变“上海小囡不会说上海话”的尴尬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