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中的中西文化对比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某些文化中,特殊的词或词群,特别是禁忌语在某些文化中代表不同的含义。本论文主要探讨中西文化中的禁忌语及它们所蕴含的特殊含义。
  【关键词】 禁忌语;含义;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23-0055-02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实际上也在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了解一种文化的特殊语言表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一种文化。
  禁忌语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是很常见的一种特殊语言。这些禁忌语通常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有了自身特殊的含义。
  但是,中西方历史发展,价值取向和社会制度不同,禁忌语的语言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了解和学习一种文化的禁忌语,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禁忌语,有助于跨文化交流。
  二、禁忌的定义与来源
  (一)禁忌的定义
  Taboo翻译成中文为禁忌。禁忌是根据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来定义的。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某种神圣的或纯洁事物的一种崇拜,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或直视其貌。在中国,老百姓之于神明的禁忌就属于这一方面,西方人之于上帝也属于这种禁忌。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某种危险的或肮脏的事物的一种禁忌。从这两种方向来看,不管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其禁忌都带有一些迷信色彩。
  禁忌会分为言语禁忌和行为禁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本身不具备限制能力。但是一旦涉及某些禁忌,它就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于某些禁忌词汇的限制与之前相比宽松了很多。比方说对身体部位方面的禁忌。
  但是对有些言语方面的禁忌,却比之前更为严格,比方说那些会冒犯他人的含有侮辱性制度字眼。总而言之,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都属于言语禁忌范畴(葛校琴, 2001)。
  (二)禁忌的来源
  禁忌是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原意是指“神圣的”和“非凡的”,后来被引申为“禁止的”和“危险的”。
  三、禁忌语的分类
  (一)身体禁忌语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唐朝时期,人们以胖为美。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也是个胖美人。但是在今天,说他人胖是一种冒犯行为。在西方也是一样。胖被认为是贫穷的象征。所以,在现代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胖都是一个冒犯性词语,不可随便使用。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开放的,但其实不然。在中世纪的西方,臀部、下巴甚至前额都被定为语言禁区。到了19世纪的欧洲,人们甚至不能说“胸”或“腿”。连动物也不放过。所以在英语中我们就有了“white meat”和“dark meat”来代表鸡胸肉和鸡腿。中国古代女子的脚是不能随便看随便摸的。只有在婚后,丈夫才有幸一睹“脚容”。有的丈夫甚至到死也没有见过自己妻子的脚。
  当然这些禁忌一般与社会陋习和偏见有关,多多少少带有蒙昧的色彩。现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一些带有明显落后意味的身体禁忌语也随之消失了。
  (二)性与禁忌语
  自古以来,中国人“谈性色变”。在公众场合谈论性被认为是一种不雅行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思潮的影响,人们在性上开放了很多,但是在公共场合谈及性还是有点困难。所以当小孩子问及父母关于他们怎么来到世上的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们都会说“从路边捡的”,或者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长久以来的性禁忌,使中国的性教育严重缺失,所以也导致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西方社会,在经过性解放运动之后,人们对于性的态度也随之宽松的很多。但是在表达方面多多少少还是会委婉一些。
  比方说比起“have sex with somebody”,他们更愿意说“sleep with somebody”或者“get laid”。
  (三)死亡禁忌语
  自古以来,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死亡都具有某种神秘色彩。在宗教世界里,死亡不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因为他们认为生死是一个轮回。因此死亡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及其避讳这个字眼。
  在中国,关于死亡的禁忌语算得上是所有禁忌语里面最多的,一般会说“走了,老了”甚至连“去世”也很少用。有时候就连“热死了、饿死了或渴死了”,这种用“死”来表达程度的词语也不能使用。
  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不仅忌讳说“死”字,甚至一些不好的字眼也被禁止使用。比方说在春节期间不允许吃“南瓜”,因为“南”字音同于“难”;另外也不允许把梨子分开来吃,因为“分梨”音同“分离”等等。
  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会用“pass away, go to Heaven, go to a batter world or go to glory”来表示死亡意思。
  (四)名称禁忌语
  这里所说的并非一般普通老百姓的名字。在古代中国,一般皇帝或皇室家族的名字必须要小心对待。普通老百姓不可与天子同名,甚至不可以穿黄色的衣服,因为黄色被认为是皇室的象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就是关于名字忌讳的事。
  另外在中国的农村,名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夜里有人喊你的名字,老人们认为是万万不可回应的,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在西方国家,“God”这个单词也是不可乱用的。在《圣经》的“十诫”中,有这样一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所以西方人一般说“Gee”或“Gosh”来代替“God”或“Jesus”。   (五)歧视禁忌语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且地域辽阔。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北方人会喊南方人“南蛮子”,而南方人则会喊北方人“北侉子”。这些称呼就是典型的带有歧视性色彩。
  另外,不光是只有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間存在歧视,各个省份之间的歧视也是越来越严重。比方说“东北人低俗”“河南人小偷多”“上海人势利眼”“北京人官腔重”“没有广东人不吃的东西”等等。这些死板印象牢牢地钉在人们的脑中。
  在西方国家中,也存在着同样的歧视,在以前,黑人被称作“Nergo”或“Nigga”。这是一个非常侮辱性的字眼。现在,人们一般使用“black people”或者是“African-American”来指黑人或美国黑人。另外,一般情况下“Nergo”或“Nigga”只有黑人自己自嘲或开玩笑时可以使用,而其他人哪怕是附和他/她的玩笑也绝对不行。
  (六)个人隐私禁忌语
  在中国,像“结婚了没啊”“你今年多大了”“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啊”这样的个人隐私问题经常被问到。人们似乎习以为常。但这在西方国家简直是不能想象的事情。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如果被问及此类隐私问题,他们可能会生气或者根本不会做出回答。
  现在在中国,随着文明素质的提高,人们也不喜欢被问到有关于个人隐私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年龄的问题。说道年龄,有一点必须要做出解释。关于“老”这个字在中国和西方的含义完全不同。在中国“老”这个字象征着尊敬与智慧,意味着智慧的沉淀。
  但在西方国家称呼一个人为“old people”是极为不尊敬的。在西方“old”被认为是形容一个人没用,或是过时的意思。
  四、结论
  英汉语言的禁忌的趋同性和互异性(龙占芬, 2014)说明社会文明在发展,人类智慧也在进步,不管是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已经逐渐摒弃那些明显带有歧视和迷信蒙昧色彩的词汇。
  另外,不难看出,中国和西方国家本质上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禁忌方面有所不同,有些恰好是完全相反的。
  中西交际者应当具备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并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向荣, 2005)。特别是要注意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禁忌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参考文献:
  [1]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39-41.
  [2]龙占芬.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J].中山大学学社论丛,2004,(2):211-214.
  [3]向荣.中英语言禁忌的文化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14-916.
  作者简介:
  扈伟昱,女,汉族 ,河南商丘人,研究生在读,上海海事大学,研究方向:笔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魏县方言中,用词汇方式表达反事实语句的“忘了”。“忘了”在魏县方言中由于“了”语音形式的差异,因此“忘了”在魏县方言中有三种不同的语法功能,其中“忘了3”就是带有反叙实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它的语义和用法。  【关键词】 反事实语句;“忘了”;反叙实性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1-0077-03  
期刊
【摘要】 小林多喜二是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的代表者之一,他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依据,描写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工人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被压迫的生活状态,从而上升到个人意识觉醒、阶级意识的觉醒及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小林创作了很多具有无产阶级文学显著特质的作品,本文以他的代表作《防雪林》和《蟹工船》为中心,剖析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与特色。  【关键词】 阶级意识;个体斗争;团体斗争  【中图分类号】I31
期刊
【摘要】 “剧透”种类繁多,其目的和影响各不相同,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剧透的分析,将剧透作为叙事的超文本部分进行解释,与作品一起成为接受理论中影响读者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剧透;接受美学;叙事效果  【中图分类號】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30-02  剧透一词作为文化词汇已久,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剧透是剧情透露的简称,
期刊
【摘要】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书中描写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爱上同一个男子的爱情故事。这三位女性一个小鸟依人,一个侠气柔肠,一个独立自主,和樊家树之间的三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向往的爱情”,更是震撼了数万读者的心灵。樊家树最终与何丽娜结合,而没能与自己喜爱的沈凤喜在一起,也没有选择与自己肝胆相照的关秀姑,其原因为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三位女性爱情成败的原因。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作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的诸多观点对梭罗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两人亦师亦友,对后世关注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生态平衡起到了警示与预言作用,受到人们的推崇。  【关键词】爱默生;梭罗;超验主义;自然;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32-02  韦伯斯特称:“美国必须像在政治上独立那样,在文学创作上也要谋求
期刊
【摘要】 在传统艺术中,书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是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在发展中产生了多种字体形式,不同的书法字体样式属于不同的派别,众多著名书法家创作了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在篆刻艺术中,书法的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融合,使篆刻的艺术形式增加,提升了艺术价值水平。借助不同的书法创作表现形式,可丰富篆刻的特点,通过对两者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篆刻文化的
期刊
【摘要】 浯溪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唐代文人元结未到来前为湘水旁一无名小溪。天宝元年或稍后元结父亲元延祖任延唐丞,元结当随其往,后有诗文忆及此事。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二年(767),元结两授道州刺史,在此期间,多次经历浯溪,作下《欸乃曲》等诗赞美浯溪美景。大历二年(767)元结家于浯溪,大历四年(769)其母去世,元结守孝祁阳,先后作下了《浯溪铭》《峿台铭》《 铭》,与此前所作《大唐中兴颂》
期刊
【摘要】 文物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能够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新时期的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物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工作我们却有着很大的缺失,所以必须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提高对文物的保护责任意识以及认知,不断健全
期刊
【摘要】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Timothy Rice(蒂莫西·赖斯)在《重塑民族音乐学》一文中提出了“赖斯模式”,能够将影响音乐发展的各种因素涵盖在内,十分适合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使用赖斯模式对山西沁州三弦书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整理。  【关键词】 赖斯模式;沁州三弦书;腔词关系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
期刊
【摘要】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对于国内各地的非遗手工技艺也有一定影响。传统手工技艺经过百年传承,经过地方政府职能干预,获得国家非遗认可后,经过政府组建的保障機构,推动其手工艺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地区旅游文化发展。通过结合旅游产业开展活动,提升了非遗手工技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社会获得良好的知名度,有效拓展了技艺在新时代的生存空间,呈现出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本文基于非遗手工技艺进行分析,针对其带动的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