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中,西周的创新玉器较为突出,且数量多,造型独特,纹饰优美,同时在制作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为其后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纹饰、线纹技法与风格开创了先河。从美学角度通过对西周时期玉鱼的造型及纹饰进行研究,探索2000年以前的先人对美的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关于玉器
2008年冬天,应北大考古学院院长徐天进教授的邀请,我们去了一趟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收获很大。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器,其工艺水准简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从外形来看大部分玉器造型呈扁平状,其中以鱼型居多。
在周公庙附近有一条很深的古河道,古河道北面群山连绵,从河道两侧鹅卵石的大量堆积层面可以推断其历史之久远,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可以想像到当时人都生活于河道两侧,那时候风调雨顺、草木茂盛、牛羊成群、百废俱兴……人们安居乐业,到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以前这条河肯定鱼儿成群,而且长的肥硕。物质生活的富足必然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享受了鲜美的鱼肉所带来的幸福之后,定然也把它当成一种很好的寄托。一些祭祀用的物品方方面面都出现了鱼的影子,与此同时西周比较重要的手工业都由王室和诸侯控制,众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各项手工业,其中包括青铜铸造业、陶器业、玉器、漆器、纺织业等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制造工艺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周在复合材料的工艺创新上有突出贡献,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中发掘出土的玉柄剑可为实物证据,其是在承袭商代玉铜、青铜复合材料工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西周玉与铁的结合,在中国玉器史上首开此类复合材料工艺之先河。
二、西周玉器造型与纹饰
西周玉器在玉材上仍保持商玉用和田玉的特点,在颜色选择上比商代玉器广泛,和田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主要是和田玉,所有颜色皆用。西周玉器业对和田玉的应用处于“小高潮期”,当时人们特别重视和田玉质色纯净,表里如一,温润坚韧的特性和审美价值;从玉器工艺学角度分析,对和田玉品质的推崇,应该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并为其后历朝历代广泛应用和田玉打下了工艺学基础。西周时期玉器在工艺上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北大考古研究院在周公庙附近发掘的玉器多作扁平状,主要采用细阴线和一面坡粗阴线相结合的粗细阴线双钩法来刻画主题。线条刚劲,形象生动,花纹图案的结构也很严谨。
西周玉璧出现了几种新的纹饰,其中以卧蚕纹最多见。此种纹饰有称卷云纹的,又有称谷纹的。周代玉器上一的卧蚕纹即是兽头纹或龙头纹,这种纹饰到战国、汉代演化成排列规整的谷纹。人类玉器最初的纹饰构思是鸟、兽、鱼等象形纹饰琢刻到玉器上,后逐渐由阴文至阳文,又有云头纹、卧蚕纹、谷纹、乳丁纹等。这种顺序从商代至战国、汉代玉器中可找到演化痕迹。其工艺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玉器的纹饰、线纹技法上,一般流行用双勾阴刻表现纹饰,玉器更细小流畅、时尚,并开创了一面坡粗线与细阴线镂刻技术,自创造了斜刻新工艺手法后,使琢工更精湛。
西周玉器纹饰与商代完全不同,向繁复和图案化方面发展。多用双阴线勾撤法,多弧线,勾撤的坡度较大,纹饰弯化转变,如双钩垂直阴线,不再是两侧压地,而是一侧压地,另一侧保持为阴线。一改商朝板状体玉器纹饰的平面化,赋予人层次感,曲线具有韵律。其特色是在直沟外测有整排的细阴线,表面与斜面磨光,使反光度各异,使人有莹润之感。
西周玉器的线纹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单阴线纹、线条简练、刀法刚劲有力。二类是双阴线纹,线条繁复,转弯处呈弧形,刀法刚柔相济。每类线纹可分为二式。单阴线,一式为较细的阴线;二式为较宽的阴线,线形的纵剖面为凹形。双阴线:一式为同宽双阴线;二式为由宽、窄两条阴线组成。
三、玉鱼的美学价值
“玉不琢,不成器”,“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这些古语说的道理都是指好的材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它的价值是要以人工设计雕琢后才能最终体现的。玉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玉器档次的重要因素,好的玉器应该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构图精美和谐,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有温润脂滑之感。
西周玉器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弯线条增多,较多地使用长弧线。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长弧线的运用纹饰线纹采用“外钱”围绕“内线”的“彻”与“勾”二法同用的造型方法,多使用了勾连线条进行装饰,表现为弧线勾连、环线勾连多种样式,变化出新、畅朗委婉,别出心裁。其纹饰、线纹的形式美,是中国玉器纹饰线形曲线美的真正发端,清丽尔雅,回旋转折,卷曲流美,达到了玉器纹饰曲线美与和田玉温润美的审美品性的统一,在玉器造型与纹饰的处理上既多样变化,又整体统一,多样变化达到了玉器丰富、耐看的视觉效果,整体统一体现了玉器内涵丰富、对称、平衡、和谐、完美的形象。重要的是其艺术价值为之后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纹饰、线纹技法与风格开了先河、达到了三代(夏、商、周)玉器形式美的高峰。
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这种恋乡怀祖之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品性,孕育着中国传统美学。这个美的传统,一直沿续了数千年,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彩。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中,西周的创新玉器较为突出,且数量多,造型独特,纹饰优美,同时在制作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为其后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纹饰、线纹技法与风格开创了先河。从美学角度通过对西周时期玉鱼的造型及纹饰进行研究,探索2000年以前的先人对美的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关于玉器
2008年冬天,应北大考古学院院长徐天进教授的邀请,我们去了一趟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收获很大。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器,其工艺水准简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从外形来看大部分玉器造型呈扁平状,其中以鱼型居多。
在周公庙附近有一条很深的古河道,古河道北面群山连绵,从河道两侧鹅卵石的大量堆积层面可以推断其历史之久远,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可以想像到当时人都生活于河道两侧,那时候风调雨顺、草木茂盛、牛羊成群、百废俱兴……人们安居乐业,到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以前这条河肯定鱼儿成群,而且长的肥硕。物质生活的富足必然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享受了鲜美的鱼肉所带来的幸福之后,定然也把它当成一种很好的寄托。一些祭祀用的物品方方面面都出现了鱼的影子,与此同时西周比较重要的手工业都由王室和诸侯控制,众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各项手工业,其中包括青铜铸造业、陶器业、玉器、漆器、纺织业等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制造工艺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周在复合材料的工艺创新上有突出贡献,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中发掘出土的玉柄剑可为实物证据,其是在承袭商代玉铜、青铜复合材料工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西周玉与铁的结合,在中国玉器史上首开此类复合材料工艺之先河。
二、西周玉器造型与纹饰
西周玉器在玉材上仍保持商玉用和田玉的特点,在颜色选择上比商代玉器广泛,和田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主要是和田玉,所有颜色皆用。西周玉器业对和田玉的应用处于“小高潮期”,当时人们特别重视和田玉质色纯净,表里如一,温润坚韧的特性和审美价值;从玉器工艺学角度分析,对和田玉品质的推崇,应该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并为其后历朝历代广泛应用和田玉打下了工艺学基础。西周时期玉器在工艺上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北大考古研究院在周公庙附近发掘的玉器多作扁平状,主要采用细阴线和一面坡粗阴线相结合的粗细阴线双钩法来刻画主题。线条刚劲,形象生动,花纹图案的结构也很严谨。
西周玉璧出现了几种新的纹饰,其中以卧蚕纹最多见。此种纹饰有称卷云纹的,又有称谷纹的。周代玉器上一的卧蚕纹即是兽头纹或龙头纹,这种纹饰到战国、汉代演化成排列规整的谷纹。人类玉器最初的纹饰构思是鸟、兽、鱼等象形纹饰琢刻到玉器上,后逐渐由阴文至阳文,又有云头纹、卧蚕纹、谷纹、乳丁纹等。这种顺序从商代至战国、汉代玉器中可找到演化痕迹。其工艺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玉器的纹饰、线纹技法上,一般流行用双勾阴刻表现纹饰,玉器更细小流畅、时尚,并开创了一面坡粗线与细阴线镂刻技术,自创造了斜刻新工艺手法后,使琢工更精湛。
西周玉器纹饰与商代完全不同,向繁复和图案化方面发展。多用双阴线勾撤法,多弧线,勾撤的坡度较大,纹饰弯化转变,如双钩垂直阴线,不再是两侧压地,而是一侧压地,另一侧保持为阴线。一改商朝板状体玉器纹饰的平面化,赋予人层次感,曲线具有韵律。其特色是在直沟外测有整排的细阴线,表面与斜面磨光,使反光度各异,使人有莹润之感。
西周玉器的线纹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单阴线纹、线条简练、刀法刚劲有力。二类是双阴线纹,线条繁复,转弯处呈弧形,刀法刚柔相济。每类线纹可分为二式。单阴线,一式为较细的阴线;二式为较宽的阴线,线形的纵剖面为凹形。双阴线:一式为同宽双阴线;二式为由宽、窄两条阴线组成。
三、玉鱼的美学价值
“玉不琢,不成器”,“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这些古语说的道理都是指好的材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它的价值是要以人工设计雕琢后才能最终体现的。玉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玉器档次的重要因素,好的玉器应该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构图精美和谐,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有温润脂滑之感。
西周玉器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弯线条增多,较多地使用长弧线。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长弧线的运用纹饰线纹采用“外钱”围绕“内线”的“彻”与“勾”二法同用的造型方法,多使用了勾连线条进行装饰,表现为弧线勾连、环线勾连多种样式,变化出新、畅朗委婉,别出心裁。其纹饰、线纹的形式美,是中国玉器纹饰线形曲线美的真正发端,清丽尔雅,回旋转折,卷曲流美,达到了玉器纹饰曲线美与和田玉温润美的审美品性的统一,在玉器造型与纹饰的处理上既多样变化,又整体统一,多样变化达到了玉器丰富、耐看的视觉效果,整体统一体现了玉器内涵丰富、对称、平衡、和谐、完美的形象。重要的是其艺术价值为之后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纹饰、线纹技法与风格开了先河、达到了三代(夏、商、周)玉器形式美的高峰。
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这种恋乡怀祖之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品性,孕育着中国传统美学。这个美的传统,一直沿续了数千年,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彩。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