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如何提高作文质量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到了中学的高级阶段,每当教师发下作文本来,仍能听到许多学生说:“我都已经尽力了,为何总拿不到高分?”当然,这就涉及到如何提高作文质量的问题了。要提高作文质量,除了平时做好常规基本功训练之外,在具体的习作中还应于作文的运思炼意和表现手法上狠下功夫。即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立意高远
  
  所谓“高远的立意”,就是指作文要有“大气”。而所谓的“大气”,简言之,就是作文要显出自我的独立见解和超越平庸的气概与才识,用有创造的自信和才识去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如此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1、超越自我,在超越中显大气才识
  习作时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应尽可能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高远的眼光去看,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实例。这样才会超越自我而显示出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非凡的才识。超越自我的一般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等,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顺序。
  如写学习或写老师,我们就不该就事论事,就人写人,而应该从事或从人写起,再透过事物或行为去写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写人生价值,从哲学的理性的高度去加以思考,从科学谈到政治,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事物或行为进行反思等等,这就不再是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了。这样自然就超越了一般,显示出非凡的才识。
  2、纵横联想,思维发散,使生活小现象显出大哲理
  “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如由“楼房”想到市里的楼房、省城的高楼、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厦、国外的楼房等等,这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而由“楼房”想到旧时的房屋、古代的房屋、未来社会里人们的居室等等,却属纵向思考。
  思维发散是针对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其实质就是多角度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习作中我们就应针对生活中的某一小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选准能显出大哲理的角度来写。如写“小孩打蚂蚁”一事,如果只描写一个小孩举起手把蚂蚁打死了,这样确实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放开我们的思路把思维发散,围绕“打蚂蚁”一事,写两小孩在一起比赛打蚂蚁,一个举掌用力打,把地打凹了,也把小蚂蚁打死了,结果小手肿痛哭叫不己;另一个伸出食指,轻轻一揉,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然后再引发一些议论:除了有很大的勇气和力量之外,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才能成大事、成大器。这样写自然比前一种写法更显出了“大哲理”。
  
  二、角度选择
  
  审视同一客观事物的角度不同,思路就不同,立意自然也不同。只要能巧妙地转换立意角度来表现,你的作文就会给读者以新鲜感。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或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
  1、顺向立意法,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卷一“看图作文”(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我们可以依据“看图作文”所给出的场景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社会、家庭、学校在下一代的教育中各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从那些方面对下一代分别进行引导、培育?
  2、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如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卷一的《看图作文》,也可这样立意: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时,面对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惊讶,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进行调节等等。
  3、辩证立意法,即用辩证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也就是说要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如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卷一“看图作文”,一般同学会说社会、家庭、学校各应该给予跌倒的孩子如何的帮助,那么“换一个角度”呢?如反思跌倒的原因,自己跌倒自己爬起。这样认识立意就会比前一种观点更高一筹。
  
  三、以小见大
  
  所谓小题即为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的题材。我们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以扩大视野,从而跳出小圈子,挖掘思想的深度。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现实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我们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粒沙里看世界”效果。
  那么,小题怎样大作呢?我们都知道,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小是大的一部分,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小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按照这条原则去做,我们的作文就可取得见一斑而窥全豹,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如《校园二三事》如果只是记叙那二三事,那么就很容易停在一个平面上,而缺少些社会性。如果我们善于扩大,把那二三事(生活材料),往大处联想,与当前的社会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联系起来,从这么一个理性的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材料去写作,自然会使你的文章跃动着时代脉博,传递出时代信息,表现出时代精神。
  
  四、虚实结合,
  
  这里的实是指实写。“实”即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真实的人、事、景、物。实写应重在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这里的虚是指虚写,抽象地表现。虚写重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加工、雕琢,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以跳出现实的束缚,这样便既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又能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虚和实的辨证统一关系,宗白华老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第六课)里已经给出详细的讲解。这里简单地说,就是在表现艺术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即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驰骋想象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孕丰富。如《家乡》若只是单纯地实写家乡面貌,那么作文就容易流入平庸,甚至有可能把文章写成了详略不分,主次不明,这样的文章顶多算表现了一些对家乡的爱。如果能够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即抓住家乡两三个有代表性的景致,写出其前后之变化的鲜明对比,其它的景致大可不必多写,这样便能给读者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使读者由作者所写景致的变化联想到其它景致的变化,联想到“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在快速的向前发展,联想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等等,这样同时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无形中歌颂了党的爱民政策。
  
  五、深入浅出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而事物的本质或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又常常是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要使文章显出内容丰富、有哲理、有深度,我们就必须透过事物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等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鲜明个性。写作中如层层剥笋似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去揭示出事理本质或哲理。
  如写“涨水”,如果只描写涨水的情状,比如说:水的涨势,涨水之后的灾情。这样文章就流于表面显得平庸了。我们应该针对“涨水”这一事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等的深入思考与分析。透过“涨水”事件去写灾情中的互助精神,写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组织救援等等,从而突出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高尚情操的主题。或是抓住涨水中的某一典型人物或事件来写,例如纸张批发个体户王老板,门店被淹,其妻、儿、伙计都出动了,仍不能抢救店里几十万元的货物,大家正不知所措,埋怨不己,却见王老板一个人冒着雨、趟着水出去了。水退后,王老板一家收拾完残局,就搬到一个旧公寓的一楼,仍做纸张批发生意,而且一下子进了比以前多两三倍的货。手下职员还私下议论“他是没被淹怕,等着关门大吉”。果然,又来台风,又下大雨,河水泛滥,而且比上次更严重。再写旧公寓的地势高,王老板的店面成了全市少数能够劫后余生的一个。进而写灾后王老板一下子就发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纸行都泡了汤,连纸厂都没能幸免,人们急着要用纸,印刷厂急着补货……大家都抱着现款来求王老板。然后再进一步地深挖,写王老板笑笑说,“上次我店里淹水,我眼看没救了,干脆趟着水、趁着大雨,在全城绕了几圈,看看什么地方不淹水。于是,我找到了这里”。这样层层深入地写,最后使“涨水事件”显出的哲理就是:当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去寻找解救的方法;当面对失败时,我们需要的也不是沮丧,而是去思考下次成功的途径。只有这样,困境才不是永远的困境,失败才不会成为永远的失败。
  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尽量注意抓住以上五点方法加强训练,相信我们的作文质量一定会很快得以提高。
  (作者联通:547100广西河池环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作为千年传承的民族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中北京珐琅厂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云想衣裳花想容,四十余年光阴似箭,作为北京珐琅厂首席设计师,李静潜心于景泰蓝艺术,不断探索创新,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开拓出当代景泰蓝艺术新的生命力,她创作的艺术精品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外国首脑政要。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非遗技艺后继乏人。如何挖
期刊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跨越几十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于公益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做百姓的忠实守护者。  他就是郭泗镇,济南公交恒通雷锋车队的一名队长。多年来,郭泗镇扎根一线,无悔付出,诠释了生命最亮丽的底色。他也因此获誉无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
期刊
上师范时就已闻陶行知的大名。知道他创办了晓庄师范,他提倡平民教育和生活教育。但是一直以来,我没有更深入地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更不知道所倡导的平民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何物。最近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第一印象是陶行知先生文章的语言是介于文言文和现代文之间的早期白话文。教育思想稍显粗略,是当代各种教育理论的萌芽和发端。再读时顿觉字字玑珠,句句真理。  他为我们提供了几乎所有的现代教育的议题,如平民教育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着。    一、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    想要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
期刊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 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
期刊
一、真情回放    “是丹江教育工会救了我们的命!”教师张毅、李元彪、于世桃含着泪水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2003年,这三位教师算是丹江教师中最为不幸的了,蒿坪镇41岁的教师张毅,年纪轻轻就不幸患上了尿毒症,病还正在治疗中,他的妻子又患了乳腺癌。新港小学30岁教师李元彪,大难临头,患了脑癌。浪河镇55岁教师于世桃患有糖尿病、肾功衰、心衰、尿毒症。三位教师生命垂危,花完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四处借款
期刊
基础教育新课程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呢?我想到了创造教育大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要让小学生“走上创造之路,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不要把学生关在笼中,在民主教育中的学校应当大得多,要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他们的世界。空间放
期刊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具有:一身浩然正气、一颗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宽容博爱的情感。我们如何管理班级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他应当首先从各方面去了解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只有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
期刊
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作文,一个小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妈妈,肚子胖胖,她的皮肤白白的,她的腿白白的,她的耳朵白白的。我的妈妈很勤劳,会烧饭。”这篇作文总共38个字。语文老师问他:“怎么就写两行?”“老师,没话说。”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这个例子引起了我的思考:小学生作文总感觉没话说,或说不到点子上,这是他们作文功底薄弱和写作能力低下的表象反映,它折射出我们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差距,下功夫拓展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  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