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视网膜病变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NICU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而存活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ROP)也随之增多.国外有报道指出其发病率为11%~60%[1].ROP发病危险因素很多,现在普遍认为长时间吸高浓度氧是主要危险因素.然而,过度限制吸氧会造成一些患儿因缺氧导致的死亡以及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尽管视力得以保存.因此,临床上对于早产儿血氧浓度的监测和寻找早产儿吸氧的安全水平,对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以后的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静脉连续滴注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关系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的重要问题.鉴于近代新药不断用于临床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相对滞后,特提出一种方法,用于防止这类问题产生,已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目的分析23株鲍氏不动杆菌(ABA)的同源性、耐药性和blaOXA基因类型。方法采用K-B纸片法药敏试验测定抗菌药物敏感率;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ABA的同源性;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
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易发生皮肤损伤和皮肤黏膜暴露,因此做好自我防护尤为重要。1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1.1建立防护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随着基层医院NICU的建立,早产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早产儿存在较多的生长发育问题,远期随访中易患各种感染,具有较高的再住院率[1].为使早产儿出院后能得到有效的延伸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2000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健康管理卡(以下简称"管理卡")对从我科出院的76例早产儿进行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国外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依从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以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起步较晚.2004年1-9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5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6月于医院采用CT进行诊断检查的24例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不同感染分类的CT表现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ICU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802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
医院是向社会和病人提供高度人工化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由于职业的垄断和所有制的垄断形成了医疗市场的垄断.随着医疗服务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成为医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途径.但是,由于受到服务管理水平、设备资源状况、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众多因素的作用,要在一次服务中取得顾客的完全满意有一定难度.在此情况下,如何建立服务补救程序,在出现不合
期刊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idiopathicCD4T lymphocytopenia,ICL)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suppression virus,HIV)阴性艾滋病(AIDS)样综合征.1992年该病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命名.患者主要特点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具有与HIV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又无HIV感染的证据.临床上很易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