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以来,受银行信贷紧缩影响,房企资金链紧张状况加剧。近日,融创收购绿城不超过30%的股份、光耀地产被民间借贷拖垮、多个地产商“跑路”等一连串事件,引发各界对房地产业的关注。房企“大鱼吃小鱼”甚至“大鱼吃大鱼”的现象逐渐增多,地产行业新一轮洗牌即将到来。
小房企频倒闭
进入五六月以来,出现小房企倒闭潮,被并购的案例呈现愈发猛烈的趋势。仅仅6月,就出现了多起股权收购案。
6月10日,朗诗绿色地产和宁波金翔分别收购万业置业超过30%的股权,信达地产则以22.57亿元收购嘉粤集团下属5公司100%股权,并以1.7亿元收购沈阳德利置业100%股权。
实际上,这一轮小房企危机,在3月就拉开了帷幕。2014年3月,在信贷收紧、降价潮蔓延之时,浙江宁波奉化最大本土房产企业——兴润置业资金链的断裂,拉开了房企“破产”的序幕。由于管理混乱和沉重的民间借贷等问题,兴润系总负债达35亿元,成为一个楼市巨额违约事件。
在此期间,小型房企老板跑路事件更是沸沸扬扬。4月中旬,关于南京福地老板跑路的消息引起舆论关注,其逾期未还的是1亿元银行委贷本息资金。5月7日,青岛君利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莉被爆出携款失踪的消息,涉及商业银行众多,有银行内部人士称,涉及银行资金可能在12亿到15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至今,全国各地十余家房企被曝出了资金告急甚至倒闭的事件,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大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小型房企。
“中小房企鱼龙混杂”,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我国目前有4万多家房地产企业,80%以上的是中小型房企,很多都是当初看到房地产赚钱而转行过来,在楼市竞争的高门槛时代必然面临生存困难。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看来,此轮房企危机与资本大量投入楼市、库存积压等有关,如江浙一带很多从事实体经济的民间资本将资金投入了房地产,使得楼市供过于求,陷入了销售困局,加上受到高额的民间信贷拖累,造成倒闭和跑路事件不断。
波及大中型房企
与以往小房企资金链告急不同的是,此轮资金断裂危机开始向大中型房企蔓延。5月6日,曾为百强房企的光耀地产遭遇资金链危机,其旗下位于惠州的多个项目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无法按期交付。
随后,光耀地产公开发表声明,承认公司面临资金链问题,但否认了濒临破产的说法。
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近期对外表示,由于近几年盲目扩张,规模15亿元长达3年的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目前资金缺口有3亿-5亿元,只要能找到这笔钱,光耀就能缓过来。”
光耀还在寻找能接盘的下家。自财务危机爆发以来,郭耀名和高管团队已会见各路意向接盘者,包括大型上市地产公司、投资公司、资管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5月融创公布收购绿城24.313%的股权,是当前房企“大鱼吃大鱼”的典型案例。走出销售困局的绿城,在今年上半年楼市低迷之际,销售局面没有进一步好转。绿城中国2013年实现销售金额651亿元,融创中国去年销售收入也突破500亿元,同属于第二梯队的大型房企。
严跃进表示,目前房企并购的金额和规模比以往要大很多,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未来被洗牌出局的,也可能是大中型企业,这不取决于规模大小,而是取决于其健康状况,未来“大鱼吃大鱼”的并购案例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房地产的前几轮周期中,类似案例也不乏出现。
如2006年志在赶超万科的顺驰地产,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路劲收购,2011年,绿城更是经历了三门事件——信托调查门、退市门和破产门,让其一度深陷绝境。
或将深度洗牌
关于楼市的进一步发展,业内争议甚多,包括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的“斑马论”以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坚定的“看涨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抛出“撞冰山论”,指出未来资金链断裂的房企数目会日增,对内地住宅市场前景十分担心。
兰德咨询统计上市房企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房企外部资金来源中,销售定金及预收款占46.2%;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占45.1%;其他渠道包括基金、信托等仅占8.7%。销售回款和银行开发贷款占比超过了90%,而今年银行恰恰收缩了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这等于直接掐住了房企咽喉。
“这轮房企资金链问题可能会比前两次严重。”李宇嘉表示,2008到2010年开发商可以依赖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2011到2013年靠信托和民间借贷,但2014年不但销售下降,而且银行贷款、信托甚至民间借贷都进入了紧缩期。
5月31日,中国银监会表示要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而判断房企资金链是否安全,主要看销售回款。中原集团发布《2014年上半年刊》报告指出,今年首5月,中小房企销售业绩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大型房企销售增幅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3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占比达到50%,比4月暴增27个。
甚至连上海、深圳的新房价格也出现环比下跌,广州持平,只有北京微涨0.2%。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近期撰文称,市场刚“入秋”,尚未“入冬”。从外部环境看,前两次楼市呈“V”形反弹,楼市底部周期短,此轮受市场自发调节因素,且政府不再“强刺激”,楼市有望呈现“U”形发展,意味着底部周期更长,开发商面临长期的煎熬。
李宇嘉表示,本轮调整中,很多房企会因为高成本融资而倒下,也不排除大房企倒下的可能。开发商应该全线收缩战线及经营规模,谨慎拿地,同时加速销售与融资,保障现金流的健康安全。
对于实力房企,接下来或许迎来众多的并购机会。近日,海通证券发布报告称,资金实力雄厚且金融手段强的龙头公司,如万科、富力、招商、金地、恒大、碧桂园、龙湖等,有望成为此轮调整期的整合主体。
小房企频倒闭
进入五六月以来,出现小房企倒闭潮,被并购的案例呈现愈发猛烈的趋势。仅仅6月,就出现了多起股权收购案。
6月10日,朗诗绿色地产和宁波金翔分别收购万业置业超过30%的股权,信达地产则以22.57亿元收购嘉粤集团下属5公司100%股权,并以1.7亿元收购沈阳德利置业100%股权。
实际上,这一轮小房企危机,在3月就拉开了帷幕。2014年3月,在信贷收紧、降价潮蔓延之时,浙江宁波奉化最大本土房产企业——兴润置业资金链的断裂,拉开了房企“破产”的序幕。由于管理混乱和沉重的民间借贷等问题,兴润系总负债达35亿元,成为一个楼市巨额违约事件。
在此期间,小型房企老板跑路事件更是沸沸扬扬。4月中旬,关于南京福地老板跑路的消息引起舆论关注,其逾期未还的是1亿元银行委贷本息资金。5月7日,青岛君利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莉被爆出携款失踪的消息,涉及商业银行众多,有银行内部人士称,涉及银行资金可能在12亿到15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至今,全国各地十余家房企被曝出了资金告急甚至倒闭的事件,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大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小型房企。
“中小房企鱼龙混杂”,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我国目前有4万多家房地产企业,80%以上的是中小型房企,很多都是当初看到房地产赚钱而转行过来,在楼市竞争的高门槛时代必然面临生存困难。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看来,此轮房企危机与资本大量投入楼市、库存积压等有关,如江浙一带很多从事实体经济的民间资本将资金投入了房地产,使得楼市供过于求,陷入了销售困局,加上受到高额的民间信贷拖累,造成倒闭和跑路事件不断。
波及大中型房企
与以往小房企资金链告急不同的是,此轮资金断裂危机开始向大中型房企蔓延。5月6日,曾为百强房企的光耀地产遭遇资金链危机,其旗下位于惠州的多个项目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无法按期交付。
随后,光耀地产公开发表声明,承认公司面临资金链问题,但否认了濒临破产的说法。
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近期对外表示,由于近几年盲目扩张,规模15亿元长达3年的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目前资金缺口有3亿-5亿元,只要能找到这笔钱,光耀就能缓过来。”
光耀还在寻找能接盘的下家。自财务危机爆发以来,郭耀名和高管团队已会见各路意向接盘者,包括大型上市地产公司、投资公司、资管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5月融创公布收购绿城24.313%的股权,是当前房企“大鱼吃大鱼”的典型案例。走出销售困局的绿城,在今年上半年楼市低迷之际,销售局面没有进一步好转。绿城中国2013年实现销售金额651亿元,融创中国去年销售收入也突破500亿元,同属于第二梯队的大型房企。
严跃进表示,目前房企并购的金额和规模比以往要大很多,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未来被洗牌出局的,也可能是大中型企业,这不取决于规模大小,而是取决于其健康状况,未来“大鱼吃大鱼”的并购案例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在房地产的前几轮周期中,类似案例也不乏出现。
如2006年志在赶超万科的顺驰地产,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路劲收购,2011年,绿城更是经历了三门事件——信托调查门、退市门和破产门,让其一度深陷绝境。
或将深度洗牌
关于楼市的进一步发展,业内争议甚多,包括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的“斑马论”以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坚定的“看涨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抛出“撞冰山论”,指出未来资金链断裂的房企数目会日增,对内地住宅市场前景十分担心。
兰德咨询统计上市房企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房企外部资金来源中,销售定金及预收款占46.2%;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占45.1%;其他渠道包括基金、信托等仅占8.7%。销售回款和银行开发贷款占比超过了90%,而今年银行恰恰收缩了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这等于直接掐住了房企咽喉。
“这轮房企资金链问题可能会比前两次严重。”李宇嘉表示,2008到2010年开发商可以依赖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2011到2013年靠信托和民间借贷,但2014年不但销售下降,而且银行贷款、信托甚至民间借贷都进入了紧缩期。
5月31日,中国银监会表示要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而判断房企资金链是否安全,主要看销售回款。中原集团发布《2014年上半年刊》报告指出,今年首5月,中小房企销售业绩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大型房企销售增幅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3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占比达到50%,比4月暴增27个。
甚至连上海、深圳的新房价格也出现环比下跌,广州持平,只有北京微涨0.2%。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近期撰文称,市场刚“入秋”,尚未“入冬”。从外部环境看,前两次楼市呈“V”形反弹,楼市底部周期短,此轮受市场自发调节因素,且政府不再“强刺激”,楼市有望呈现“U”形发展,意味着底部周期更长,开发商面临长期的煎熬。
李宇嘉表示,本轮调整中,很多房企会因为高成本融资而倒下,也不排除大房企倒下的可能。开发商应该全线收缩战线及经营规模,谨慎拿地,同时加速销售与融资,保障现金流的健康安全。
对于实力房企,接下来或许迎来众多的并购机会。近日,海通证券发布报告称,资金实力雄厚且金融手段强的龙头公司,如万科、富力、招商、金地、恒大、碧桂园、龙湖等,有望成为此轮调整期的整合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