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技工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推进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适应一体化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多元化评价制度要求,使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 汽修专业 课程体系 评价体系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以企业对汽车修理工中、高级工和技师层次的用人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技能评价鉴定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提出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使用标准,推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培养企业认可的技能人才,以此建立一整套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培养评价模式。
一、“三阶段”课程体系解析
1.“三阶段”课程体系内涵
根据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学校汽修专业的“三阶段”课程体系由“职业认知”“职业培养”及“职业实践”三个阶段构成。
(1)职业认知。该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选职业的了解和启蒙,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展示能力等基本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基本职业素养。学校汽修专业职业启蒙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汽车整车厂、汽车4S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邀请企业资深员工来校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对职业形成基本的认知。
(2)职业培养。该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综合活动能力等,达到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能力水平。学校汽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引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根据课程的具体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实训开展实训课程、汽车美容与维护采用下企业随岗实训等多种课型支撑。
(3)职业实践。该阶段是学生立足于企业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实工作过程的职业实践,全面感受职业的基本全貌,培养学生的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企业融合能力等,达到企业合格员工的水平。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主。
2.“三阶段”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力图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的“三阶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遵循以下技术路径。
(1)第一条主线:课程体系的构建来自于行业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会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讨论结果,确定了符合汽车维修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的课程体系,并依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课程类型和教学手段。
(2)第二条主线: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体系,学生必须获得汽车修理工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方可符合毕业条件,获得毕业证书,此“双证书”制度体现出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
(3)第三条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实践为主线在每个学习阶段引入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通过企业参观、企业随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內容与生产内容对接,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二、汽修专业“三阶段”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构建
1.评价模式构建的原则
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办法要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本专业构建符合职业能力成长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遵循以下评价原则: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等。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育考核、学习过程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个性发展考核、职业能力考核等。
多元学生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收集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爱好、心理、各方面智能等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考核方式、评价方法
在职业认知阶段,对于通用能力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等)和基本技能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形式,由学校确定考试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采用“笔试成绩 平时成绩”来计算,考查课程的考核可采用问答式考试、开卷考试、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
在职业培养阶段,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采用专业能力评价,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可采用口试、笔试、实训等方式考核。对于工学一体化课程,采用方法能力测评,引入职业能力测评,围绕4个能力级别8项能力指标(直观性、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经济型、企业工作流程、社会接受度、环保性、创新性)对任务进行评价。对于随岗实训课程,采用职业素养能力评价,围绕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使用标准进行评价。
在职业实践阶段,对于顶岗实习课程,主要由企业负责考核(第三方评价),具体由企业选派的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负责,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的企业融入度、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等。
三、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实践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符合职业认知规律的递进式学习任务,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元评价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教学。
1.设置符合职业认知规律的递进式学习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特征,由易入难、由简到繁的设置递进式学习任务,即遵从“结构原理认知—拆装与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规律设置学习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多种教学策略并存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确立了根据不同的任务载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的原则。
(1)理实一体化教学:结构原理认知的学习任务,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生本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技能训练(实训课程):机构拆装与检测任务,配备多工位实训场地,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总结)要求学生按照作业规范反复训练,熟练作业。
(3)工学一体化教学: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6个环节(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随岗实训:在汽车美容、汽车维护等课程安排1~2个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轮训,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学习内容与生产内容的对接。
3.能力递进的多元评价模式
(1)专业能力评价:结构原理认知、机构拆装与检测等学习任务的评价主要围绕国家职业标准,采用口试、笔试、实训等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方法能力评价: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学习任务主要围绕职业能力测评的8项指标进行评价。
(3)职业素养能力评价:对于在企业进行的随岗实训课程,主要围绕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使用标准进行评价,也可引入核心企业的作业标准。实施校企双方共同考核。
四、小结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三阶段”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有效推动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评价,适应一体化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多元化评价制度要求,使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珠三角地区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实现了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作者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技工院校 汽修专业 课程体系 评价体系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以企业对汽车修理工中、高级工和技师层次的用人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技能评价鉴定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提出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使用标准,推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培养企业认可的技能人才,以此建立一整套技工院校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培养评价模式。
一、“三阶段”课程体系解析
1.“三阶段”课程体系内涵
根据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学校汽修专业的“三阶段”课程体系由“职业认知”“职业培养”及“职业实践”三个阶段构成。
(1)职业认知。该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选职业的了解和启蒙,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展示能力等基本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基本职业素养。学校汽修专业职业启蒙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汽车整车厂、汽车4S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邀请企业资深员工来校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对职业形成基本的认知。
(2)职业培养。该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综合活动能力等,达到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能力水平。学校汽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引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根据课程的具体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汽车维修实训开展实训课程、汽车美容与维护采用下企业随岗实训等多种课型支撑。
(3)职业实践。该阶段是学生立足于企业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实工作过程的职业实践,全面感受职业的基本全貌,培养学生的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企业融合能力等,达到企业合格员工的水平。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主。
2.“三阶段”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力图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的“三阶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遵循以下技术路径。
(1)第一条主线:课程体系的构建来自于行业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会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讨论结果,确定了符合汽车维修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的课程体系,并依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课程类型和教学手段。
(2)第二条主线: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体系,学生必须获得汽车修理工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方可符合毕业条件,获得毕业证书,此“双证书”制度体现出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
(3)第三条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实践为主线在每个学习阶段引入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通过企业参观、企业随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內容与生产内容对接,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二、汽修专业“三阶段”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构建
1.评价模式构建的原则
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办法要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本专业构建符合职业能力成长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遵循以下评价原则: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等。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育考核、学习过程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个性发展考核、职业能力考核等。
多元学生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收集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爱好、心理、各方面智能等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考核方式、评价方法
在职业认知阶段,对于通用能力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等)和基本技能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形式,由学校确定考试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采用“笔试成绩 平时成绩”来计算,考查课程的考核可采用问答式考试、开卷考试、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
在职业培养阶段,对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采用专业能力评价,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可采用口试、笔试、实训等方式考核。对于工学一体化课程,采用方法能力测评,引入职业能力测评,围绕4个能力级别8项能力指标(直观性、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经济型、企业工作流程、社会接受度、环保性、创新性)对任务进行评价。对于随岗实训课程,采用职业素养能力评价,围绕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使用标准进行评价。
在职业实践阶段,对于顶岗实习课程,主要由企业负责考核(第三方评价),具体由企业选派的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负责,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的企业融入度、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等。
三、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实践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符合职业认知规律的递进式学习任务,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元评价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教学。
1.设置符合职业认知规律的递进式学习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特征,由易入难、由简到繁的设置递进式学习任务,即遵从“结构原理认知—拆装与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规律设置学习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多种教学策略并存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确立了根据不同的任务载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的原则。
(1)理实一体化教学:结构原理认知的学习任务,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生本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技能训练(实训课程):机构拆装与检测任务,配备多工位实训场地,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总结)要求学生按照作业规范反复训练,熟练作业。
(3)工学一体化教学: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6个环节(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随岗实训:在汽车美容、汽车维护等课程安排1~2个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轮训,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学习内容与生产内容的对接。
3.能力递进的多元评价模式
(1)专业能力评价:结构原理认知、机构拆装与检测等学习任务的评价主要围绕国家职业标准,采用口试、笔试、实训等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方法能力评价: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学习任务主要围绕职业能力测评的8项指标进行评价。
(3)职业素养能力评价:对于在企业进行的随岗实训课程,主要围绕企业对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使用标准进行评价,也可引入核心企业的作业标准。实施校企双方共同考核。
四、小结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汽修专业“三阶段”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有效推动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评价,适应一体化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多元化评价制度要求,使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珠三角地区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实现了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作者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