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老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e8879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老年朋友谈老。有人叹老,成天“老”字不离口,总说自己“不中用了”,自嘲“血管硬化、知识老化、思想僵化、等着火化”;有人不认老,怕说老,叫他一声“老人家”还很不情愿,常常面露愠色。看来,老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老,态度大相径庭。
  人老,乃自然规律。对步入老年行列的每个人来说,首先要知老,感觉到老。年龄是一件最令人无奈的事情,似乎刚刚挥手告别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倏忽之间,鬓角就增添了白发,额头就刻上了皱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或英雄伟人,或平民百姓,都要步入晚年,准备为人生画最后一个句号。这既是时光的无情与残酷,也是人生的当然与必然。老,不能拒绝,不能躲避。炫耀老来资本,像居功的老牛一样反刍昔日的辉煌?万念皆休,如迟暮的佳人一样哀怨岁月的无情?都不可取。应当说,老年皱纹,是生命苦旅的丰碑;双鬓飘霜,是沧桑岁月的记录,无可悲喜。只有心平气和,宁静悠远,才能活得恬然,淡然。季羡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感觉到老,奇妙无穷”,所以,承认老,感觉到老,是成熟的标志,是老年生存的重要章节。
  人老了,就要服老,这是对科学的尊重。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衰老,功能也在不断下降,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就要受到惩罚。现实生活中,因为不服老,不听劝告,硬要逞强,造成自身伤害或意外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得到的教训就是不服老不行。
  南宋陆游现存诗歌九千多首,好在诗中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不是人间偏我老”“白发未除豪气在”“心如老骥常千里”“老夫壮气横九州”……是位十二万分地不服老、不愿老的诗人,但是,活到80多岁高龄时也不得不在《叹老》一诗中写道:“镜里萧萧白发新,默思旧事似前身。齿残对客豁可耻,臂弱学书肥失真。渐觉文辞乖律吕,岂惟议论少精神。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垩挥斤未有人。”在其它篇章中,也自叹“晨起梳头满镜霜,岂堪著脚少年场”,“老来稍喜睡魔青,兀坐枯株听五更”,“世间只有身差重,惆怅今年白尽头。”陆放翁到了垂暮之年,不讳言其老,能承认这个老,也就值得尊敬了。
  知老、服老是珍视人生的体现。知老、服老不是怕老,不是讓人悲观沮丧、消极沉闷,也并非让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以坦然的心态承认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老,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境界,获得了一份智慧。人老了,无非意味着就此进入了生命的秋季,它虽然多了几片生命的落叶,也由此有了一份旷达与高远,它虽然少了几片青春的花瓣,也由此多了几份淡定和从容。把握自己,活在当下,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把人生收获期化作创造期,才是一种健康可取的“老人观”。晚年,应当是生命呈现出的另一种璀璨。
  老了,怎么面对?拷问自己,也问鼎上苍。这道题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从今天走向明天,一步的门槛,弹指一挥间。做好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知老,服老,不怕老,乐享人生自逍遥。
  (水云间摘自《景岗山报》2020年6月19日/图 槿喑)
其他文献
2014年2月17日,一架飞机正从丹佛飞往蒙大拿。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飞机在12秒之内下坠了300多米,相当于从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跳下来。一位女士从座位上飞出,头部直接撞到机舱顶部。一个婴儿往后翻滚了两排座椅的距离,所幸没有受伤。一名乘务员因撞击昏厥,直到飞机着陆还没有清醒。  事后一名乘客描述了当时可怕的沉寂,并解释为何当时极其渴望有人能说明情况。驾驶舱中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而人们逐渐意识到
人生是由酸甜苦辣构成的,平凡的日子也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百味之物构成的。没有谁的人生一直甜到腻,也没有谁的人生一直苦到无边。咸淡相依,甘苦共存,这才是人生和日子的常态。  其实,过日子要尽量做到咸淡相宜才最好。在“咸时”想到“淡时”,屏气凝神,韬光养晦,节制自敛;在“淡时”砥砺前行,不向命运屈服,力争用双手奋斗求转变,或积蓄力量等待“翻身”。重要的是,心中始终要容得下“咸淡”二字,裝着它的分量,
我上高中时,学习很好,长相也过得去,但是我依然感到自卑。原因只有一个——我个子太矮,只有1.65米。班里的男生清一色的1.75米以上,和他们站在一起,我就像一个初中生。身高1.85米的生物课代表总在我耳边重复一句话:“兄弟,别着急,等哥考上大学生物系后,专门研究长高的药,让你40岁时还能蹿一蹿!”这句看似安慰的话,我听起来却那么刺耳。  那天,已经做好要参加校篮球比赛的我临时被换掉了,原因不言自明
墨子生病时,弟子跌鼻来探望他,就在枕边疑惑地问:“常听老师说,鬼神确实存在,具有带福祸的力量。能够降祸或赐福于人,给善者带来福,给邪恶的人带来祸。老师您是圣人,为何会生病呢?是否您说的话不正确?还是鬼神根本就没有制裁人的力量?”  墨子:“虽然我生病了,但你马上就把我和鬼神扯在一起是不恰当的。造成生病的原因很多,如风寒、疲劳、营养不均等等都是。你的想法就是看见许多扇门,而以为只要关闭其中一扇,这样
有个奇怪的悖论: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却希望别人应该和自己一样。很多人爱说“将心比心”,这在常态下可行,在特殊情形之下,就不那么灵光。  我认识一些女朋友,爱穿奇形怪状的衣服,理由就是“我不想和别人一样”,这恐怕可以印证上面的说法。  其实,一样和不一样,都是相对的。我第一次上人体解剖课的时候,最惊讶的是那些尸体上肌肉的起止点,居然和书上写的一模—样。  我问老医生:“有没有不是这样长的肌肉
以前过年过节有许多的讲究,有的讲究是场面上的、礼仪性的,有的讲究则与吃有关。记得小时候进入腊月后,祖母总要全家人吃茨菰炖白肉,不放盐,对一般人家来说,这可是奢侈品,但是味道一般。祖母说这个时节吃这个好,吃下去可以补一年,嫌不好吃就当补品吃吧。  后来我发现,一年到头,祖母按时令吃的菜还真不少。腊月里吃酸菜,是胡萝卜叶腌制的。清明时节则吃杨柳面饼,就是将刚发芽的杨柳叶子采下来和上面薄薄地“摊”在锅里
一辆宝马车正在二手车商的停车场上闪闪发光。虽然它已经行驶了一些里程,但看起来完好无损。我只是觉得5万欧元贵得离谱。我对二手车稍有了解,在我眼里它最多值4万欧元。可卖方不让步。当他一星期后打电话给我,说我可以以4万欧元的价格买到那辆车时,我当场同意了。第二天我在一家加油站停车加油。加油站老板与我搭讪,要用53000欧元买我的车。我谢绝了。直到开车回家时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多么不理智。某种在我眼里最多
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进行了一项实验。首先,他让志愿者做出一个选择: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乔伊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三十分钟。罗斯选取的志愿者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同意挂上广告牌,另一半则不同意。  然后,罗斯让同意的和不同意的志愿者分别猜测其他人是否会同意挂广告牌,同时会选择哪种方式;同时猜测那些与他们选择不一致的人的特征屬性。  结果,在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志愿者中,6
一天晚上,清夜无眠,书海泛舟。读了一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以后,竟突然想起机关后面的那棵老榆树,那粗黑的身姿、那深深的皱折、那凝重的篷冠,使人产生一种苍凉感。我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不知为什么。  老榆树也又长一岁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走进这座城市的一栋红砖房,名曰广播站。砖房的西侧便有这棵榆树。不知道这棵树是野生的,还是谁栽的,反正那时候正壮实,生生不息,勃勃不已。但它很孤独,没人理它,没人
不得不说,科学谣言的攻击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我们对科学谣言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粉碎之后,它居然更善于伪装了,以更高明的手段混入了科学大本营中。  身边的科学是否真的是科学,或者它是乔装打扮的谣言,你分得清吗?这次你是不是又中招了?  当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我们身边迅速传播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勇敢地与谣言对抗,将它们彻底粉碎。  谣言真可恶!它们伪装得相当真实,不仅仅骗了我们,还让我们误解了科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