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曾经的地理学渣,我要以我的学霸炼成经历告诉大家,高中地理的学习是一个艰苦而不可预料的过程。
为什么学渣和学霸的地理成绩有非常大的差距呢?经过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我想我可以准确地说出来。原因就在于学渣认为课本是无益的,盲目地到题海中去寻找解题的方法,而学霸则坚信考题来源于课本,即便考试分数很高,仍旧一遍又一遍地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注重分析、总结,将“未学”转化为“已学”。据我了解,在高考前,我们班学霸级的人物几乎都将地理的全部课本翻来覆去背诵了七八遍以上。
一、击破各个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地理科目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知识点过于零散,为此,我建议采取“碎片化+统一碎片”的方法来学习地理。
首先,大家多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各个知识点的攻破,即使每天只弄清一个知识点,待到高考时,你也会收获颇丰。
其次,只有完全理解某个知识点的表面意义和内在意义,才能在做题时将其灵活运用。若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阶段,那将是徒劳无功的,只有完全吃透课本每句话的意思,才能在客观题上排除疑点,在主观题上准确踩点,从而不至于要靠堆积字词来博取同情分。
第三,建议大家准备一个地理的小草稿本,与严谨的笔记本不同的是,里面可以随手记下各种各样的地理内容,譬如在课堂上遇到的难点,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考试的易错点,自己查阅地图的新发现等。然后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把这个草稿本翻一翻,在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便知道自己在之后的复习中该注意些什么了。
最后,在把各个知识点攻破之后,便是要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个工作必须要结合课本目录来完成,具体做法是根据目录的标题来回想该标题下的知识点,然后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思考考试时可能出题的点在哪里,进而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心中有图,考试无忧
地图是地理的基础。熟悉地理学科知识脉络,每次做题都回归地图册,在地图册上标注常考地点,掌握基本地理规律,对地图提示点有足够敏感度,熟悉常见地理现象的成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平时我总是抽出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地图,记忆分界线等重要知识点,再通过比照不同地形或气候的图像来思考不同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每幅地图蕴含的信息千千万万,每一个经纬度都对应不同的地点,一字不漏地记下是天方夜谭。通过大量地做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热门考点,揣摩出命题者的思路。
每次看地图时,我都会重点关注一些特例(譬如等值线的递增递减规律),分析它们的成因,锻炼自己分析题目的能力。另外,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带着我弄不懂的问题回归到地图中去,找出蕴含在地图里的有效信息,对照参考答案提炼出答题要点。
三、学会分析与总结,将“未学”转化为“已学”
做题在于“精”。所谓“精题”,即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每一次考试遇到的题目,以及高考真题。高考前,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题专项训练,每次都限时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训练自己的应试思维,找出分配时间的合理策略。
至于从题目中总结出规律,我个人的经验是反反复复钻研历年高考真题,在经典中提炼精华,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
每次做完题目后,我都会对照参考答案来分析自己的试卷,思考自己为什么得分和失分,然后做好记录,反馈到课本或地图上,这样下次翻看课本或地图时就会多留意平常容易忽略的细节,于无形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我还采取淘汰制,將做对两次以上的题目统统删掉,以后不再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将存在疑惑或屡次犯错的题目打上星号,重点分析,找出知识的漏洞,回归课本,直到真正会做了为止。
在经历了大考小考的轮番轰炸之后,很多同学都会对复习过N次的内容感到乏味,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争取让每一遍复习都有新的收获。对于特别熟悉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复习,而一旦见到生疏的知识点,就要立即弄懂,这样有助于消除知识盲点。
为什么学渣和学霸的地理成绩有非常大的差距呢?经过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我想我可以准确地说出来。原因就在于学渣认为课本是无益的,盲目地到题海中去寻找解题的方法,而学霸则坚信考题来源于课本,即便考试分数很高,仍旧一遍又一遍地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注重分析、总结,将“未学”转化为“已学”。据我了解,在高考前,我们班学霸级的人物几乎都将地理的全部课本翻来覆去背诵了七八遍以上。
一、击破各个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地理科目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知识点过于零散,为此,我建议采取“碎片化+统一碎片”的方法来学习地理。
首先,大家多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各个知识点的攻破,即使每天只弄清一个知识点,待到高考时,你也会收获颇丰。
其次,只有完全理解某个知识点的表面意义和内在意义,才能在做题时将其灵活运用。若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阶段,那将是徒劳无功的,只有完全吃透课本每句话的意思,才能在客观题上排除疑点,在主观题上准确踩点,从而不至于要靠堆积字词来博取同情分。
第三,建议大家准备一个地理的小草稿本,与严谨的笔记本不同的是,里面可以随手记下各种各样的地理内容,譬如在课堂上遇到的难点,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考试的易错点,自己查阅地图的新发现等。然后每天利用闲暇时间把这个草稿本翻一翻,在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便知道自己在之后的复习中该注意些什么了。
最后,在把各个知识点攻破之后,便是要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个工作必须要结合课本目录来完成,具体做法是根据目录的标题来回想该标题下的知识点,然后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思考考试时可能出题的点在哪里,进而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心中有图,考试无忧
地图是地理的基础。熟悉地理学科知识脉络,每次做题都回归地图册,在地图册上标注常考地点,掌握基本地理规律,对地图提示点有足够敏感度,熟悉常见地理现象的成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平时我总是抽出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地图,记忆分界线等重要知识点,再通过比照不同地形或气候的图像来思考不同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每幅地图蕴含的信息千千万万,每一个经纬度都对应不同的地点,一字不漏地记下是天方夜谭。通过大量地做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热门考点,揣摩出命题者的思路。
每次看地图时,我都会重点关注一些特例(譬如等值线的递增递减规律),分析它们的成因,锻炼自己分析题目的能力。另外,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带着我弄不懂的问题回归到地图中去,找出蕴含在地图里的有效信息,对照参考答案提炼出答题要点。
三、学会分析与总结,将“未学”转化为“已学”
做题在于“精”。所谓“精题”,即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每一次考试遇到的题目,以及高考真题。高考前,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题专项训练,每次都限时完成一定量的题目,训练自己的应试思维,找出分配时间的合理策略。
至于从题目中总结出规律,我个人的经验是反反复复钻研历年高考真题,在经典中提炼精华,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
每次做完题目后,我都会对照参考答案来分析自己的试卷,思考自己为什么得分和失分,然后做好记录,反馈到课本或地图上,这样下次翻看课本或地图时就会多留意平常容易忽略的细节,于无形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我还采取淘汰制,將做对两次以上的题目统统删掉,以后不再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将存在疑惑或屡次犯错的题目打上星号,重点分析,找出知识的漏洞,回归课本,直到真正会做了为止。
在经历了大考小考的轮番轰炸之后,很多同学都会对复习过N次的内容感到乏味,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争取让每一遍复习都有新的收获。对于特别熟悉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复习,而一旦见到生疏的知识点,就要立即弄懂,这样有助于消除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