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安全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对消防灭火技术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消防部门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火灾发生率较以往有所上升,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若是在消防作业的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法与灭火技巧,就会发生安全隐患甚至爆炸的危险。所以要对具体火灾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而采用有效的灭火方式与措施。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近些年来,经济取得进步的同时,火灾发生的概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火灾的类型是各种各样的,火场的变化也是不可控制的,有的还会引发爆炸,造成不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消防工作是一项困难、艰巨且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火灾的救援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娴熟的救援技术。因此,消防部门要大大提高灭火技术与灭火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灭火效率,保护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把人员的伤亡率降到最低[1]。
  一、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
  可燃物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到处都能见到的,而火灾的发生根源就是因为这些可燃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储存与安放而导致的。火灾的产生是因为这些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后导致的发热现象,进而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等。这里的灭火主要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方法来阻止大火蔓延的一种方式方法。消防灭火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方法来对可燃物体进行破坏燃烧,使其燃烧的链条断开,在实际的灭火操作中,最重要的是对可燃物与氧化物的燃烧都要进行完全的破坏,所以,要对每一个燃烧过程都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常规情况下,燃烧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氧气来引起燃点,进而使得可燃物与温度在一定的氧化条件下进行燃烧,使得火灾形成。这个过程中,要对燃烧链条中的某一环节进行破坏才能进行有效的灭火[2]。所以,要想进行及时有效的灭火,就要对现场的温度、可燃物与氧化条件进行有效的掌控,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也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灭火了。
  灭火原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降低温度、隔离火场易燃物和降低火场氧浓度。因为化学物与建筑材料的可燃点都比较高,所以在处理这方面的灭火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灭火手段就是降低温度。在具体的作业当中,可以通过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来达到灭火的效果。降低温度是最简单有效的灭火手段,专业技术较低,对消防指战员自身也没有太大的威胁。对于火势蔓延迅速并且难以控制的火灾现场来说,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燃点较低的易燃物进行充分的隔离,并对整体的火灾环境进行分析,对容易引起火势蔓延的可燃物品进行隔离。氧气是可燃物与火灾的导火索,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氧气的浓度也是一个可以控制火势蔓延的关键条件。氧气可以增强炎热的强度,使燃烧更加地剧烈,降低氧气的浓度可以对火势的蔓延进行及时的控制。
  二、消防技术中的灭火方法
  (一)隔离法
  促成火灾发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有可以充分燃烧的可燃物质,这就要可燃物的根源来寻求灭火的方法。隔离法是指把可燃物质分离开来,破坏燃烧条件,使其不能再继续燃烧,最终达到灭火的效果。在实际的火灾救援操作中,可以利用泡沫或是石墨粉来对可燃物进行隔离,与此同时也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隔离,切断供给源头,进而阻断燃烧蔓延达到灭火的目的[3]。这种灭火的方法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火灾情况来决定,不能只是盲目地利用灭火剂来进行灭火,例如居民较密集的居民区因用电过度而导致的火灾就不能用石墨粉来进行隔离,要马上切断所有电源,阻断能源供给,与此同时要详细检查周围的可燃物质并迅速撤离,避免火势蔓延。对于森林火灾来说就更不能只是利用灭火剂来进行灭火了,因为森林的覆盖面积较大,灭火难度也上升了很多,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隔离带,把火灾区与非火灾区进行迅速地隔离开来。要对火灾有一个充分认识,对可燃物的性质有一个充分了解,再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灭火,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与决定是对火灾处理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冷却法
  可燃物质可以达到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达到了燃点,把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就可以阻止燃烧,进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最常见的降温方法是把水、二氧化碳、干冰干粉等灭火物质喷洒在燃烧的物质上,让其温度降低,阻止其继续燃烧。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居住宅的楼房都比以往的高很多,大多在二十多层以上,若是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就要从特殊的上升设施中把水或是干粉等灭火物质用高强度的压强来对高处进行喷洒来对可燃物进行降温处理。灭火器的使用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电源引起的火灾就不能用水来进行灭火,这样会不但不会起到灭火的效果,反而会让火势加大。在实际的火灾救援当中,要对火灾的位置、高度以及相关的灭火设施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火灾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把火灾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进而达到火灾处理的最佳效果。
  (三)窒息法
  可燃物质可以燃烧的第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氧气,可以把燃烧区域的氧气补给切断,减少空气流通与氧气的输送,最终使得燃烧停止。空气中包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稀有气体,由于氧气可以为可燃物质提供燃烧条件,加剧火势的蔓延,因此只有切断氧气的输送,就可以控制住火勢,所以在平时的消防火灾救援中,通常利用泡沫、沙子等物质覆盖到燃烧的物质上来阻隔氧气的供给,或是加大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对火势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4]。有的场合是不适合利用窒息法的,如封闭的室内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容易引起爆炸。
  (四)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就是利用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或是抑制燃烧的一系列反应的方法来达到灭火的效果,这是典型的依据连锁反应来进行灭火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对灭火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在日常的灭火中应用的也是最广泛的。这种灭火方法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等替代品,这种类型的灭火剂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产生颗粒粉尘,对火灾的可燃物质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卤代烷灭火剂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火灾种类。但是也要注意的是含有碱金属类的一些金属化合物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高温,会加剧火势的燃烧,因此在具体的火灾救援中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正确的灭火方法,不给安全留下隐患。
  三、结语
  消防救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救援技术和较强的火场应变能力,对火灾的全局迅速做出合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进而对火灾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民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文斌.对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8):32.
  [2]郑刘杰,林慧勇.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3):249-250.
  [3]田茂刚.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以及相应的灭火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140-141.
  [4]闫志军,王大众.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3):53-54.
其他文献
摘要:XPS是包覆在建筑物外壁的有机保温材料,用于保温或隔热。然而,XPS极易燃烧,导致火灾事故频发。为了解XPS燃烧性能,减少火灾事故,详细介绍了XPS的引燃特性、火焰蔓延特性和热释然速率特性,展望了研究XPS燃烧性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XPS;引燃特性;火蔓延特性;热释放速率  挤塑聚苯乙烯(XPS)作为外保温系统的核心材料,具有低电导率、质地轻、高强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然而,
目的观察矽肺接触者和矽肺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住院的矽肺患者60例为矽肺组,其中I期30例,Ⅱ期30例。选取无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的劳动者60例为健
目的探讨中药硬膏外敷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实施贝复新外敷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开展风险评估的步骤,并运用该方法从火灾危险源、建筑特性、主被动防火措施及消防团队运行四个一级指标因素对某酒店进行了火灾风险评估,确定了该酒店的火灾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可作为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酒店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以及保险公司厘定保险利率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估法;酒店;火灾风险评估;试用  酒店是人们外出旅游、出差经常下榻休息的场所,是人员
摘要:为了给综合管廊电力舱的结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为管廊内人员逃生提供指导参考,本文对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进行火灾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其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火灾后管廊内温度场分布。本文采用FDS软件进行火灾数值模拟,建立1:1的模拟模型,对火源区域进行加密网格划分,火源功率设置为2MW,快速火灾等级,火灾热释放率的增长系数α取0.04689kW/s2。模拟结果表明:火灾发生后210秒内烟气将蔓延至整个管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的居住人口总量在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城市经济水平能力高低的见证,为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隐患问题。如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较高,扑救难度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主要就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作为出发点,分析当前高层建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
目的探讨通脉养心丸联合美托洛尔在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并肝纤维化患者6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满意率。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所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