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点明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是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并提倡人文性,已被广大语文老师所接受。但当我们真正要把“人文性”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时,“人文性”却成了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的东西了。于是,“为了人文而人文”“生硬的人文”现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这种“伪人文”现象主要表现在:
1.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失之偏颇
教师在教学时,针对文本进行了种种设计,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可事实上,语文课堂上许多来自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偏离教学内容真正的价值取向的。学生的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然而,他们却失去了富有理性的思考。要知道,“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求真”作为代价,那就是舍本逐末。因为,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2.语文教学中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不足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言。而在现实中,我们却不能把语文放到历史、哲学和科学技术等广阔的背景下,把语文跟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许多理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相反,文科成绩好的学生,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又强。因此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
3.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语文课上,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者合作伙伴,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毫不吝啬的表扬和赞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种种似乎体现人文关怀的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其实,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的做作。学生的自主地位看似得到了体现,殊不知另一方面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着。
二、语文课如何渗透人文性
到底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语文课堂该如何渗透人文性呢?我着力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体现“感染”二字
重视文本的感染作用。人文精神不是镜中月,也不是水中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如周腾飞的《放弃射门》等,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萌芽时期的孩子来说,就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在阅读优秀作品中潜移默化熏陶而成的。
重视教师的感染作用。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让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如教学古诗词,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读,娓娓道来的讲解,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深情地领悟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哲理。再如在教学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时,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让学生在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强劲动力。
2.课堂互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命题乃至种种社会现象的理解都是多元的,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教师在认识“多元”这一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学生这种既是“自己的”又是“独特的”体验,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如在教学《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一文时,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诸葛亮才思敏捷,智慧超人,但他把自己的渴求凌驾于其他学子和先生的痛苦之上,这样的做法也不值得肯定吧?”对学生的这种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甚至欣赏。当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也就是把握文章教学内容的真正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思辨时间,使其充分地发表见解,相互辩论,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语文活动。
要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动手、动口、动脑)的培养,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书法、作文、辩论、文学鉴赏、课本剧等,还要充分运用挂图、多媒体、自制教具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是教学、教育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责 编 辛 欣)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是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并提倡人文性,已被广大语文老师所接受。但当我们真正要把“人文性”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时,“人文性”却成了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的东西了。于是,“为了人文而人文”“生硬的人文”现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这种“伪人文”现象主要表现在:
1.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失之偏颇
教师在教学时,针对文本进行了种种设计,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可事实上,语文课堂上许多来自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偏离教学内容真正的价值取向的。学生的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然而,他们却失去了富有理性的思考。要知道,“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求真”作为代价,那就是舍本逐末。因为,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
2.语文教学中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不足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言。而在现实中,我们却不能把语文放到历史、哲学和科学技术等广阔的背景下,把语文跟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许多理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差;相反,文科成绩好的学生,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又强。因此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
3.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在语文课上,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者合作伙伴,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毫不吝啬的表扬和赞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种种似乎体现人文关怀的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其实,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的做作。学生的自主地位看似得到了体现,殊不知另一方面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着。
二、语文课如何渗透人文性
到底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语文课堂该如何渗透人文性呢?我着力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体现“感染”二字
重视文本的感染作用。人文精神不是镜中月,也不是水中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如周腾飞的《放弃射门》等,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萌芽时期的孩子来说,就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在阅读优秀作品中潜移默化熏陶而成的。
重视教师的感染作用。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让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如教学古诗词,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读,娓娓道来的讲解,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深情地领悟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哲理。再如在教学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时,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让学生在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强劲动力。
2.课堂互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命题乃至种种社会现象的理解都是多元的,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教师在认识“多元”这一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学生这种既是“自己的”又是“独特的”体验,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如在教学《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一文时,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诸葛亮才思敏捷,智慧超人,但他把自己的渴求凌驾于其他学子和先生的痛苦之上,这样的做法也不值得肯定吧?”对学生的这种见解,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甚至欣赏。当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也就是把握文章教学内容的真正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思辨时间,使其充分地发表见解,相互辩论,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语文活动。
要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动手、动口、动脑)的培养,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书法、作文、辩论、文学鉴赏、课本剧等,还要充分运用挂图、多媒体、自制教具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是教学、教育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责 编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