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是指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编写的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与语文能力训练系统,它以文选书本的形式出现,是被物化了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学生、教材成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三个关节点,而教材正是这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的媒介和纽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语文课程、语文教师、学生学习自然成为我们考量语文教材的三维坐标,从这三个维度对当下的语文教材进行审视,应该是客观和贴近实际的。
一 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各方面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实际教学中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当下的语文教材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 缺少系统的民族精神及价值观的传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选择一些表现本民族精神与价值观的文章来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
但现行的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价值观方面的选文却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以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只在七年级上册选了《论语·十则》,在八年级上册只选了《礼记·大道之行也》,在九年级下册只选了《墨子·公输》、孟子、庄子等文章。而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教材中,表现民族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人物的论说性作品只有三篇。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其他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只选取了秦代以前的孔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的语录和文章,忽略了秦代以后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文章。
语文教材承担着传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责任,我们应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计划有系列地选取一些典范的、能集中表达各个不同时期思想和价值观的代表文章,利用语言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思想教育。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在学生的心中刻下一个可供将来参照的人生坐标,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中,凭借先人的思想和观点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但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淡化了这部分内容,淡化了这些内容,语文教材就失去了精神的主线,其“人文性”是不完整的、苍白的。
2 选文还不够精细
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是由一篇篇的选文构成的,教材的主体是“选文”,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选”。在这种形式下,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便是语文知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依托,是培养学生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凭借,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直接承担者。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增加了文化内涵,也增加了选文的文学含量并增添了时代气息。但当下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还有需要进一步斟酌完善的地方。
如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年级上册的《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一文,它节选自1999年第3期的《文学评论》上张同道的同名论文。这篇文章从题目看,内容应该是研究“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之间关系的,或者是探讨“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应怎样契合“民族心理”,使新诗被中国大众所接受的。但遗憾的是,这篇文章通篇都在梳理“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的探索与发展过程,没有研究中国的“民族心理”是怎样的,更没有指出怎样使“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走向“民族心理”。这篇文章的题目和文章所论述的内容是不吻合的,题目的内涵大于文章实际论述的内容。这样的文章放在学术刊物中本无可厚非,但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作为学生学习研究的范本显然粗糙了些。
又如,沪教版高一上册中的另一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中引用了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让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颇为纠结。许多老师在教完这篇课文以后会问:作者引用苏轼的这段文字想说明什么?仔细研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引用这段文字确实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是在说“镭”还是在说人。
语文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思维、锻炼思维。教材中的课文应是学习的典范,学生学习课文,也就是在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如果课文本身出现思维不严密的问题,不仅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障碍,同时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3 初高中语文教材缺少衔接贯通
语文学习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逐渐积累的过程,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应该是贯通的、系统的。但当下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知识系统、能力训练系统、选文等方面都缺少衔接,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语文知识在初高中语文教材里重复出现,在选文上也有重复出现的现象。如沪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一章,同样也出现在沪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诸子喻山水》中。这种知识、训练、选文的重复,也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教师教学用的语文教材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不论是人教版还是沪教版、苏教版等,都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但是,新教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 “主题组元”的消极作用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语文课堂脱离语言而架空分析课文,或让学生脱离课文的语言去思考问题,甚至把一些非语文的内容拉进语文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也经常看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诗词、戏剧如同讲解散文,他们往往不顾课文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师生一起直奔课文的思想意义,课堂上提问学生最多的也是“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仔细分析,这些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我们的语文教材造成的,其直接原因就是“主题组元”。
“主题组元”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许多版本语文教材的新取向。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有影响的语文教材都采用了这种单元形式,且将其作为教材创新的一大亮点。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有“金色年华”、“多彩四季”、“建筑艺术”、“动物世界”等主题;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有家真好”、“春天来了”、“少年心事”等主题。
“主题组元”是目前国外语文教材比较流行的做法,它把学科知识、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等有机统一起来,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组单元的习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这种组元形式给老师的教学也带来了许多干扰和误导。
首先,“主题组元”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目前人们对语文知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的多少、呈现的方式、内容的选择等问题虽有不同看法,但对语文知识是语文教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形成了共识,但 “主题组元”却引导师生在教学之初就把目光聚焦在“主题”上,忽视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征,忽视语文本体的知识体系。
其次,单元的“主题”有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通过单元名或单元导语而框定了单元所属文章的主题思想。编选者本意是想帮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限制了师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这样“主题先行”的做法。其结果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背离的。
第三,“主题组元”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心理特征。如苏教版的“爱国情怀”、“人与环境”、“人生体验”;沪教版的“为生命喝彩”、“先哲智慧”、“面对逆境”、“人贵有精神”等“主题”,有的放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可以,有的只能放在初中,有的只能放在高中。让学生讨论不合适的“主题”,只能造成语文教学的乏味与低效。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这种“主题组元”的形式,而是反对这种“主题组元”一统天下和为“主题”而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杂糅在一起的局面。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把“主题组元”和“文体组元”与“知识组元”结合起来。君不见很多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忽视文体特征、写出的文章四不像,这与语文教材淡化文体的作法不无直接关系。
2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选文不足。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实用文确实很少。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只有13篇选文,其中还包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三篇演讲稿。我们知道,演讲稿在写作时由于考虑听众没有文字依托,因此都采用口语,并且无论是逻辑推理还是理性分析都比较浅显,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效果还是有限的。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而许多教师只能通过自己选文或利用高考模拟题中相应的阅读语段来完成,教材的作用明显不足。
在这方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做得较好,它选取了议论性文体共22篇,当然其中也包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我有一个梦想》等文章,但其可贵的是选进了康德的《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文,把富于思辨的哲学文章引进高中语文教材,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三 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不论是选文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还是引导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都比较受学生的欢迎。但新教材在导学与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1 助读的作用不理想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语文教材中丰富、恰当的助读材料,正是好的“学本”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学习要求与提示、学习方法的指点、疑难问题的阐释、文言文的注释、相关资料的引述、帮助理解课文的插图等方面的助读材料还相当不足。学生想“无师自通”,自行了解编者的意图、作者的思想、未曾涉猎过的知识、解决疑难字词等等还需要费尽周折或依赖老师。这说明,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材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只是一个比较好的“教本”。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本”。
2 训练系统不健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靠课下的训练。而当下的语文教材缺少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的科学训练系统,训练往往是在课文后随文设题,缺少系统性和序列性,同时训练的设置缺少梯度和导学的功能。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况福》一课,其“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就是“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类极端冷酷的人‘杀’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全班或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第二题是“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语段”。第三题是“小说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可以说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他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这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首先放在第一题,而对文章语段和各层次的理解分析却放在后面,这种编排不符合学生阅读理解的顺序和习惯。
又如沪教版高一(上)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其课后练习的第一题就是“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琼珊,也有人认为贝尔曼才是真正的主人公。请你就此谈谈看法”。这样的题目明显缺少梯度,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缺少导学的功能。
四 当下我国语文教材改革的设想
正如前文所说,当下语文教材的改革,不论是苏教版还是沪教版、人教版,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我们一定要承担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责任,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使之对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现代意义。
同时,我们要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语文教材,看待语文教学。语文的工具性应体现在语言的研究运用与文化活动中,我们要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器”。
从语文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语文教材应具有启迪思考、发展智力的价值和培养技巧、历练能力的价值。我们要让一篇篇课文、一条条材料、一项项练习,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丰富知识的渠道,成为学生发展智力、升华人生境界的宝库,成为学生学习读、写、听、说技能的范本,成为学生历练人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并熟练地运用语文创造世界、丰富人生的最基本的工具。而这样的教材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 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各方面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实际教学中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当下的语文教材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 缺少系统的民族精神及价值观的传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选择一些表现本民族精神与价值观的文章来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
但现行的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价值观方面的选文却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以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只在七年级上册选了《论语·十则》,在八年级上册只选了《礼记·大道之行也》,在九年级下册只选了《墨子·公输》、孟子、庄子等文章。而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教材中,表现民族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人物的论说性作品只有三篇。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其他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只选取了秦代以前的孔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的语录和文章,忽略了秦代以后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文章。
语文教材承担着传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责任,我们应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有计划有系列地选取一些典范的、能集中表达各个不同时期思想和价值观的代表文章,利用语言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思想教育。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在学生的心中刻下一个可供将来参照的人生坐标,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中,凭借先人的思想和观点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但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淡化了这部分内容,淡化了这些内容,语文教材就失去了精神的主线,其“人文性”是不完整的、苍白的。
2 选文还不够精细
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是由一篇篇的选文构成的,教材的主体是“选文”,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选”。在这种形式下,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便是语文知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依托,是培养学生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凭借,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直接承担者。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增加了文化内涵,也增加了选文的文学含量并增添了时代气息。但当下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还有需要进一步斟酌完善的地方。
如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年级上册的《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一文,它节选自1999年第3期的《文学评论》上张同道的同名论文。这篇文章从题目看,内容应该是研究“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之间关系的,或者是探讨“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应怎样契合“民族心理”,使新诗被中国大众所接受的。但遗憾的是,这篇文章通篇都在梳理“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的探索与发展过程,没有研究中国的“民族心理”是怎样的,更没有指出怎样使“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走向“民族心理”。这篇文章的题目和文章所论述的内容是不吻合的,题目的内涵大于文章实际论述的内容。这样的文章放在学术刊物中本无可厚非,但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作为学生学习研究的范本显然粗糙了些。
又如,沪教版高一上册中的另一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中引用了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让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颇为纠结。许多老师在教完这篇课文以后会问:作者引用苏轼的这段文字想说明什么?仔细研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引用这段文字确实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是在说“镭”还是在说人。
语文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思维、锻炼思维。教材中的课文应是学习的典范,学生学习课文,也就是在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如果课文本身出现思维不严密的问题,不仅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障碍,同时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3 初高中语文教材缺少衔接贯通
语文学习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逐渐积累的过程,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应该是贯通的、系统的。但当下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知识系统、能力训练系统、选文等方面都缺少衔接,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语文知识在初高中语文教材里重复出现,在选文上也有重复出现的现象。如沪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一章,同样也出现在沪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诸子喻山水》中。这种知识、训练、选文的重复,也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教师教学用的语文教材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不论是人教版还是沪教版、苏教版等,都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但是,新教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 “主题组元”的消极作用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语文课堂脱离语言而架空分析课文,或让学生脱离课文的语言去思考问题,甚至把一些非语文的内容拉进语文课堂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也经常看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诗词、戏剧如同讲解散文,他们往往不顾课文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师生一起直奔课文的思想意义,课堂上提问学生最多的也是“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仔细分析,这些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我们的语文教材造成的,其直接原因就是“主题组元”。
“主题组元”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许多版本语文教材的新取向。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有影响的语文教材都采用了这种单元形式,且将其作为教材创新的一大亮点。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有“金色年华”、“多彩四季”、“建筑艺术”、“动物世界”等主题;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有家真好”、“春天来了”、“少年心事”等主题。
“主题组元”是目前国外语文教材比较流行的做法,它把学科知识、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等有机统一起来,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组单元的习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这种组元形式给老师的教学也带来了许多干扰和误导。
首先,“主题组元”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目前人们对语文知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的多少、呈现的方式、内容的选择等问题虽有不同看法,但对语文知识是语文教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形成了共识,但 “主题组元”却引导师生在教学之初就把目光聚焦在“主题”上,忽视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征,忽视语文本体的知识体系。
其次,单元的“主题”有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通过单元名或单元导语而框定了单元所属文章的主题思想。编选者本意是想帮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限制了师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这样“主题先行”的做法。其结果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背离的。
第三,“主题组元”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心理特征。如苏教版的“爱国情怀”、“人与环境”、“人生体验”;沪教版的“为生命喝彩”、“先哲智慧”、“面对逆境”、“人贵有精神”等“主题”,有的放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可以,有的只能放在初中,有的只能放在高中。让学生讨论不合适的“主题”,只能造成语文教学的乏味与低效。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这种“主题组元”的形式,而是反对这种“主题组元”一统天下和为“主题”而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杂糅在一起的局面。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把“主题组元”和“文体组元”与“知识组元”结合起来。君不见很多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忽视文体特征、写出的文章四不像,这与语文教材淡化文体的作法不无直接关系。
2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选文不足。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实用文确实很少。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只有13篇选文,其中还包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三篇演讲稿。我们知道,演讲稿在写作时由于考虑听众没有文字依托,因此都采用口语,并且无论是逻辑推理还是理性分析都比较浅显,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效果还是有限的。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而许多教师只能通过自己选文或利用高考模拟题中相应的阅读语段来完成,教材的作用明显不足。
在这方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做得较好,它选取了议论性文体共22篇,当然其中也包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我有一个梦想》等文章,但其可贵的是选进了康德的《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文,把富于思辨的哲学文章引进高中语文教材,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三 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不论是选文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还是引导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都比较受学生的欢迎。但新教材在导学与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1 助读的作用不理想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语文教材中丰富、恰当的助读材料,正是好的“学本”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学习要求与提示、学习方法的指点、疑难问题的阐释、文言文的注释、相关资料的引述、帮助理解课文的插图等方面的助读材料还相当不足。学生想“无师自通”,自行了解编者的意图、作者的思想、未曾涉猎过的知识、解决疑难字词等等还需要费尽周折或依赖老师。这说明,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材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只是一个比较好的“教本”。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本”。
2 训练系统不健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靠课下的训练。而当下的语文教材缺少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的科学训练系统,训练往往是在课文后随文设题,缺少系统性和序列性,同时训练的设置缺少梯度和导学的功能。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况福》一课,其“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就是“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类极端冷酷的人‘杀’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全班或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第二题是“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语段”。第三题是“小说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可以说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他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这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首先放在第一题,而对文章语段和各层次的理解分析却放在后面,这种编排不符合学生阅读理解的顺序和习惯。
又如沪教版高一(上)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其课后练习的第一题就是“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琼珊,也有人认为贝尔曼才是真正的主人公。请你就此谈谈看法”。这样的题目明显缺少梯度,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缺少导学的功能。
四 当下我国语文教材改革的设想
正如前文所说,当下语文教材的改革,不论是苏教版还是沪教版、人教版,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我们一定要承担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责任,用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使之对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现代意义。
同时,我们要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语文教材,看待语文教学。语文的工具性应体现在语言的研究运用与文化活动中,我们要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器”。
从语文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语文教材应具有启迪思考、发展智力的价值和培养技巧、历练能力的价值。我们要让一篇篇课文、一条条材料、一项项练习,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丰富知识的渠道,成为学生发展智力、升华人生境界的宝库,成为学生学习读、写、听、说技能的范本,成为学生历练人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并熟练地运用语文创造世界、丰富人生的最基本的工具。而这样的教材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