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生理性病害
1.1 花打顶
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点变为花的器官,开花后黄瓜会停止生长,发病原因:
1.1.1 干旱缺水,蹲苗过狠,水肥供应不足,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停滞;
1.1.2 温度偏低,当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夜间向生长点处输送量不足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1.1.3 土壤温度偏低,黄瓜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营养进行光合作用;
1.1.4 施肥过量,造成根部损伤
防治方法:不宜过度用水;棚室温度夜间最低不能低于13℃,应保持15~18℃,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追肥也不要超标,避免烧根、伤根,尽量少用激素类药物和叶面肥,若需要激素类药物处理时(乙烯利、矮壮素)严格掌握浓度;可用农用稀土元素、糖尿液喷叶面。
1.2 弯瓜
发病原因:光照不足、肥水缺少、病虫危害、地温低、夜温高。
防治方法:控制夜温,提高地温,温差保持在10℃左右。
1.3 尖嘴瓜
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
发病原因: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温棚内北部光照不足,透光不良瓜条膨胀时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生长后期长势弱,遇病虫危害,造成叶片小,发黄,遇连阴雨天;一个叶节长多瓜。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增施驴、马粪等热性肥料,提高土壤的供水、供肥能力,防止植株早衰;擦拭棚膜,增加透光度,合理密植。
1.4 叶烧病
一般发生在植株的中上部叶,在叶面上出现小的白色斑块,形状不规则或呈多角形,扩大后呈白色斑块,轻的仅叶边缘烧焦,重的致半叶以上乃至全叶烧伤。
发病原因:当棚室内相对湿度低于80%,遇有40℃左右高温时,就会造成伤害,如果在中午没有放风,或放风的时间短,或高温闷棚时间长均易产生叶烧病。
防治方法:加强温度管理,超过33℃放大风。
1.5 苦味瓜
黄瓜中苦味素积累过多造成瓜条味苦,失去商品性。
发病原因:根部受损、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实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为5∶2∶6,否则会出现茎叶徒长,侧枝易长苦味瓜;当气温高于32℃,干旱;阴雨天气多,光照少,易形成苦味瓜。
防治方法:选种很重要,播种后保护好根系,合理施肥;提倡多施用有机农家肥或沼气肥。及时浇水,并控制好水量;避免过高、过低温出现。
1.6 化瓜
发病原因:灰霉病的发生引起化瓜;品种不同化瓜程度有轻重;白天温度过高超过32℃,夜间高于15℃;遇到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温度低于10℃;CO2浓度长时间过低;植株密植;底部瓜成熟后采收过晚。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及时进行土壤疏松,注意水肥管理,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阴天温度低时,可进行叶面施肥;适当进行通风,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1.7 低温冷害
遇到低温,轻者叶片黄白色,时间长植株表现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叶面出现水渍、斑点、皱缩、卷曲变小等甚至枯死。
发病原因:黄瓜的耐寒力弱,5~6℃植株就会受害。温度在3~5℃时,造成冷害,致细胞脱水,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加强保护措施,苗期可采用地膜覆盖;在棚室上加盖一层棉被一层草帘;按需补光。也可喷一些500ppm的链霉素来防治此病。秧苗发生冻害后可以往植株上轻喷一次凉水。
2 传染性病害
2.1 真菌性病害
2.1.1 黄瓜霜霉病
防治方法:定期5~7天进行叶面喷施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
药剂熏烟法:初期发病,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棚室每次200~250克。晚上将药分别放于棚内4~5处,闭棚熏烟,次日早晨通风。可用72%脲霜氰600倍、70%甲霜烃烍800倍防治,或用安克锰锌6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2.1.2 黄瓜灰霉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500~800倍液,盛發期用40%嘧霉胺wp1000倍和50%烃啶菌胺2000倍,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1.3 黄瓜黑星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10%多百粉尘剂1公斤/亩,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60%百泰克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每7~10天换药一次,连续3~4次。
2.1.4 黄瓜棒孢叶斑病
防治方法: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及时清理病残叶,适时追肥灌水。发病棚收获后及时烧毁病株,消除残存病菌。药剂防治,发病时可选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施3~4次。
2.2 病菌性病害
2.2.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防治方法:用20%噻菌铜 sc500倍液,30% DT杀菌剂500倍,或农用链霉素200ppm,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2.2 黄瓜枯萎病
防治方法:采用嫁接栽培;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否则无效果。
1.1 花打顶
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点变为花的器官,开花后黄瓜会停止生长,发病原因:
1.1.1 干旱缺水,蹲苗过狠,水肥供应不足,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停滞;
1.1.2 温度偏低,当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夜间向生长点处输送量不足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1.1.3 土壤温度偏低,黄瓜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营养进行光合作用;
1.1.4 施肥过量,造成根部损伤
防治方法:不宜过度用水;棚室温度夜间最低不能低于13℃,应保持15~18℃,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追肥也不要超标,避免烧根、伤根,尽量少用激素类药物和叶面肥,若需要激素类药物处理时(乙烯利、矮壮素)严格掌握浓度;可用农用稀土元素、糖尿液喷叶面。
1.2 弯瓜
发病原因:光照不足、肥水缺少、病虫危害、地温低、夜温高。
防治方法:控制夜温,提高地温,温差保持在10℃左右。
1.3 尖嘴瓜
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
发病原因: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温棚内北部光照不足,透光不良瓜条膨胀时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生长后期长势弱,遇病虫危害,造成叶片小,发黄,遇连阴雨天;一个叶节长多瓜。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增施驴、马粪等热性肥料,提高土壤的供水、供肥能力,防止植株早衰;擦拭棚膜,增加透光度,合理密植。
1.4 叶烧病
一般发生在植株的中上部叶,在叶面上出现小的白色斑块,形状不规则或呈多角形,扩大后呈白色斑块,轻的仅叶边缘烧焦,重的致半叶以上乃至全叶烧伤。
发病原因:当棚室内相对湿度低于80%,遇有40℃左右高温时,就会造成伤害,如果在中午没有放风,或放风的时间短,或高温闷棚时间长均易产生叶烧病。
防治方法:加强温度管理,超过33℃放大风。
1.5 苦味瓜
黄瓜中苦味素积累过多造成瓜条味苦,失去商品性。
发病原因:根部受损、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实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为5∶2∶6,否则会出现茎叶徒长,侧枝易长苦味瓜;当气温高于32℃,干旱;阴雨天气多,光照少,易形成苦味瓜。
防治方法:选种很重要,播种后保护好根系,合理施肥;提倡多施用有机农家肥或沼气肥。及时浇水,并控制好水量;避免过高、过低温出现。
1.6 化瓜
发病原因:灰霉病的发生引起化瓜;品种不同化瓜程度有轻重;白天温度过高超过32℃,夜间高于15℃;遇到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温度低于10℃;CO2浓度长时间过低;植株密植;底部瓜成熟后采收过晚。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及时进行土壤疏松,注意水肥管理,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阴天温度低时,可进行叶面施肥;适当进行通风,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1.7 低温冷害
遇到低温,轻者叶片黄白色,时间长植株表现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叶面出现水渍、斑点、皱缩、卷曲变小等甚至枯死。
发病原因:黄瓜的耐寒力弱,5~6℃植株就会受害。温度在3~5℃时,造成冷害,致细胞脱水,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加强保护措施,苗期可采用地膜覆盖;在棚室上加盖一层棉被一层草帘;按需补光。也可喷一些500ppm的链霉素来防治此病。秧苗发生冻害后可以往植株上轻喷一次凉水。
2 传染性病害
2.1 真菌性病害
2.1.1 黄瓜霜霉病
防治方法:定期5~7天进行叶面喷施0.1%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
药剂熏烟法:初期发病,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棚室每次200~250克。晚上将药分别放于棚内4~5处,闭棚熏烟,次日早晨通风。可用72%脲霜氰600倍、70%甲霜烃烍800倍防治,或用安克锰锌6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2.1.2 黄瓜灰霉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500~800倍液,盛發期用40%嘧霉胺wp1000倍和50%烃啶菌胺2000倍,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1.3 黄瓜黑星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10%多百粉尘剂1公斤/亩,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克,连续防治3~4次。也可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60%百泰克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每7~10天换药一次,连续3~4次。
2.1.4 黄瓜棒孢叶斑病
防治方法: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及时清理病残叶,适时追肥灌水。发病棚收获后及时烧毁病株,消除残存病菌。药剂防治,发病时可选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施3~4次。
2.2 病菌性病害
2.2.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防治方法:用20%噻菌铜 sc500倍液,30% DT杀菌剂500倍,或农用链霉素200ppm,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2.2 黄瓜枯萎病
防治方法:采用嫁接栽培;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否则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