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理念匮乏,需要通过这一教育不断提升他们人生理想的认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本文重点分析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中职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从育人模式创新、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广西物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措施。
  【关键词】中职 传统文化 教学体系 家庭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45-02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情操,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14年重新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学的目标,构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行为,拥有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又可以有效实现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塑造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现实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时出现了一些偏差,感觉浮躁、迷茫、压抑,缺乏正义精神的信仰[1]。这些思想都在不断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受影响程度等方面都比大学生、高中生要差。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通过学校、家长的不断教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对相关为人处世古训的不断诵读,让学生逐渐理解其中的道理,从而有助于塑造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二)有助于中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职学生有时被社会贴上了“差学生”的标签,他们与人交往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自卑等消极心理,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他们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之后,觉得讲义气、可以两肋插刀的就是朋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些中职学生往往忽略了法制社会、家庭亲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儒家宣扬的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基本人际关系准则,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方面突出的是群体意识,这些都是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意识。
  三、中职生素质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道德自觉性缺失
  现在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于他们的教育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将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将大大降低他们对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没有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形成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2]。例如:上课期间不能有效遵守课堂次序,食堂打饭不能积极排队。这种德道自觉性缺失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性,学生看到别人在准守学校规定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没有得到及时制止或者处罚,将使得更多的学生将出现这种德道自觉性的缺失。
  (二)公德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中职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存在自觉性不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淡漠,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等。一些学生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与他们称兄道弟,吃喝玩乐,经常上网吧、去夜场等,社会不良少年的一些不良习气将直接影响中职学生。当父母给的钱不能满足这一需要时,他们可能就不计后果,少数学生可能出现打架、斗殴等情况,使得他们行为可能违背社会的一些基本准则。这就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公共道德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国家的法律认识不清,认为自己未成年,法律对自己的约束不是很多,加之一些人的怂恿,少数中职学生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四、廣西物资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措施
  (一)创新育人模式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加强师德修养,规范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提升学校内涵。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教学。这种传统文化的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方面是专门的课程讲授。在我们学校,相关的教材使用的《经典诗文诵读100篇》等。从2014年9月份,对全校师生进行三天的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学校2014级的39个班级,2015级的40个班级教授了《中华优秀文化》课程教学。另外开设《孝道与感恩》等德育教学课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多元化的课程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例如,学校开设了书法课、音乐课,这些课程中都进一步加入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另外,针对一些违规学校规定的学生,学校组织了一些弟子规的学习班,进一步加大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学组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方法,
  第二,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辩论会、诵读比赛、文化活动等这些校园文化都可以有效融入种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辩论会。传统文化教学属于一种思想改造,需要进一步入脑入心,这种辩论会的形式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碰撞,这种思想上的冲击可以给学生更为有效的人生价值观的改造,在进行正反方辩论的时候,学生需要准备更为充分的案例和数据,这些都是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有力论据,需要他们真正地参与到传统文化教学之中,没有参与到正反方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之中,实现更为突出的传统文化学习。其次,经典诵读比赛[3]。当他们刚刚踏入中职校门之后,我们传统文化课程可以进一步拓展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我们教学之中。“诵读传统经典弘扬优秀文化”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保护环境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知识的普及,包粽子比赛,传统武术比赛、文艺演出也可以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传统故事比赛等。
  第三,师德修养提升。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成年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和行为,可以积极乐观的看待这些问题,这样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营造积极的正能量。   (二)建立体现职业特色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第一,建立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特色的通识课体系。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建设“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特色的通识课体系。如为学生开设诗词鉴赏、书法艺术欣赏、中国画鉴赏、中国古典音乐鉴赏、民族戏剧欣赏、中国古典小说欣赏、中国武术等课程,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其文化内涵,让经典传统文化赋予现代人精神力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例如,我们学校组织了师生参加广西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孝道家园等组织,听取王竑锜老师广西巡回演讲、《幸福人生》讲座等大型公益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进入部队感受军人的使命意识,使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為学生的思想素养。
  (三)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属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学校、家长、社会的相互配合,不断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不断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学校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主体,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专题讨论、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构建这一教育系统,家长需要配合学校,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正面的价值取向,使得学生在校受到了教育在家里得到有效响应。社会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管理好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对社会公共次序进行有效引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构建有效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资源。
  五、广西物资学校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启示
  (一)构建了多教联动的教学模式
  广西物资学校将传统授课,案例导学,情境融入,礼仪教学,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中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同时还配合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这种多教联动模式使得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开展了这种多教联动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学生的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明显下降。
  (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升华,这也就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传统问题的理解和感知。这种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使得学校德育教育氛围进一步优化,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还可以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学到更为的人生道理。这种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形成将使得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现在很多教师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
  六、结语
  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情操,构建积极的人生价值理念。广西物资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拓展了教学课程形式,融入了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形式,给我们传统文化教学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伟.论当代中职德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A].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2013,03:132-133.
  [2]刘凤.以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大学人文素质教育[A].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ICSSE 2012),2012,12:189-190.
  [3]梁丽萍,宋燕,等.高校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A].2014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四届高层论坛——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2015,01:162-163.
其他文献
调查发现,体育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在学校得不到重视。许多农村中小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个别学校毕业年级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常常被学校其它活动占用,把重心放在升学主干课程上面。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被视为可有可无。学校、教师及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不够,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中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一、不合理的农村教
期刊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行动力较差、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大、教学工作强度大、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不高等导致中职院校老师职业幸福感低的问题,学校组织了暑期教师培训共同探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 职业幸福感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50-01  作为一
期刊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语言是体育活动中组织教学,培养幼儿能力,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过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活动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深圳大学在读的全日制女硕士研究生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回收的401份有效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女硕士研究生群体在择业上可能面临的各种焦虑进行汇总,着重分析研究了女硕士研究生可能存在的择业焦虑类型,从而帮助女硕士研究生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减少职业规划和选择的迷茫。  【关键词】择业焦虑 女硕士研究生 女性特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2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成为各大院校就业的重大问题。通过近些年的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在经济转型时期,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由于大学
期刊
【摘要】本文试将TBI主题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并探讨其可行性。最后指出TBI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教学法的结合,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TBI主题模式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BI Teaching Concept  【Abstract】This thesis applies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在倡导和推广微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微课教学,可以把日常教学复杂的方式进行有效分解化简,使学生学习偏重于能力学习,并为学生创建了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环境。本文立足于微课教学的特点,以《消防安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对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微课 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藏族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大的环境依托,也需要自身内在发展意愿和需求,两者缺一不可。虽然当前藏区各地的藏族中学正在积极地与同类学校沟通、效仿、借鉴、学习,但面对教育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差距,跻身身于民族中学之林,是每一个热衷于藏族教育事业人士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藏族中学 教师 专业发展 方法 途径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立项课题立项号:GS〔2014〕GHB114
期刊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主要针对自然界一系列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物理信息,将其应用到后续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奇妙的运动》中的《我眼中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主要针对运行的合成与分解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若想更好的吸收与把握该项知识点,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等的特点与区别方法,本文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
期刊
【摘要】Iris Murdoch’s combining of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makes her novels more profound than those of her peers. This paper explores her moral concern for the pursuit of goodness in The Unicorn. In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