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最佳形式与内容,它不仅具有德智体美和素质教育的多种功能,而且它还具有素质教育的创造教育功能,这是其他艺术教育无可替代的和无法比拟的。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舞蹈教育和美育正好在此与它们不谋而合、不期而遇。因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要尽快转变观念、把舞蹈美育推向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课堂和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
关键词:舞蹈艺术;美育教育;舞蹈教育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一种动态性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文化。我们必须充分发掘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必须高度重视舞蹈美育在学校美育、素质教育和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把它全面贯彻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中去。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谈一谈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功能。
一、舞蹈教育中美感的培养
在我们学习舞蹈的最初阶段,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改变:自然体态,自然体态是不良的身体形态,如扣胸、弓背、内八字等。通过舞蹈基本训练中的站立、基本手位、脚位的练习或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身姿,通过地面、把杆中间部分的练习可以使四肢匀称,并使身体动作协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可以充分的修饰人的形体,使人们有一个美丽的身姿,美的线条、美的举止,改变人的丑的身体形态和自然丑的形体动作,使自然形体动作规范化。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而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人格美,精神美不应只是道德、情操的美,而应是内在的和外在形体的统一的美,舞蹈能使人处于协调的状态,进而达到协调的目的。
早在人类产生了阶级的奴隶社会,舞蹈在健美肢体、陶冶情操方面的功能就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产生了最早的美育意义上的舞蹈教育。古希腊人通过舞蹈训练人的力量素质和健美人的肢体,中国先秦时代孔子等哲人则从舞蹈中看到了舞蹈能够端庄人的容貌仪态,克服轻浮,散漫态度的功能,他们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修饰人的行为举止,培养内在品格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人品。到了近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培养人的素质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踏实走上社会的礼节和仪表;二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的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二、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首先给人的是直观的、俭朴具体的形象,舞蹈是美的表现,用演员的体态、造型、线条、感情、眼神来塑造具体形象,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随着动作的伸延、跳跃、展开、摇摆、纵空、伏地、旋转、静止,使身体上下高低配合,在一定空间做各种姿态,使人们在那灵巧的躯体的艺术展现上,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满足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人们在欣赏傣族舞蹈雀之灵时,会由衷的说一句,太美了。它以模仿孔雀的行走,头部的闪动,孔雀开屏时羽毛娇艳,典型的捕捉了孔雀的动作特性和规律,在表演中使观赏者从视觉到感知,明确的联想到舞蹈的美,比实际生活中的孔雀更为美,这就是舞蹈艺术给人们带来的艺术美的享受。而舞蹈黄河魂、小溪、江河、大海等都准确的捕捉了大自然景物的典型形象特征以精巧的艺术手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比大自然的形态更美,使人们观赏后激起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回荡,对自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无限的爱,激励人们去追求、去奋斗,这就是艺术观赏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在各个民族中崭放着绚丽的色彩,以五大民族为例,这包括东北秧歌,蒙族、藏族、维族、鲜族各民族的舞蹈艺术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蒙族舞蹈中的沉稳、豪放,东北秧歌的火爆、诙谐,藏族舞蹈中弦子的优美、流畅等等,而在这些民族舞蹈背后,都有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生活地域、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心理状态等决定的。在跳蒙族舞蹈时会想辽阔的草原、成群的马儿,而跳藏族舞时会想青藏高原、雪莲花、还有美丽的女神。这些会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确的区分美与丑。
三、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
这里说的德育主要是指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这仍是从《教育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的。首先,舞蹈教育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舞蹈能促进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舞蹈艺术乃至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真、善、美永远都是艺术的精髓。这种艺术的本性要求艺术家必须追求人格高度发展和情操的高度完善,特别是艺术成功的高峰体验和高雅的艺术环境对于陶冶艺术家的人格和情操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这些都与品德教育具有密切关系。
根据马斯洛个人发展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呈阶梯形,是与他的人格层次互相对应的,马斯洛的后期理论已经把人的需要层次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求知与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在此,马斯洛已把人的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正如马斯洛所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在我看来,马斯洛的这一见解和发现,不仅是对人格理论的重大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的人格教育、德育、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必要手段
关于舞蹈的美育功能,对舞蹈者来说,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胫健紧张、松弛,各关节曲、直、旋拧,这一切刺激着动觉、平衡觉、听觉等人体感受器,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然后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这时不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快感,这是灵与肉的结合,两者融合在一起,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中,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感,舞蹈者完全沉浸在如痴如醉、销魂夺魄的情景之中。在我国有95%以上的中国人在幼儿园以后就与舞蹈绝缘,由此带来的弊病不仅是人们舞蹈鉴赏能力不强,更在于我们民族在形体、仪态上缺乏修养性格拘谨,动作不够协调。虽然在当今社会中,除青少年宫之外各类舞蹈学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掘起,为我们舞蹈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些家长们思想也不仅局限于学而优则仕,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在广场上也出现了翩翩起舞各类人群。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人群中不懂得舞蹈,不会欣赏舞蹈的大有人在,因为他还没进入教育体系的第一课堂。据有关人士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过程中,智力学术方面都不比外国人差,而在舞蹈方面却往往落后于先进国家的青年,比如,一名中国留学生考试成绩其他各门均为A,就是舞蹈课是B,这些都是与我们忽视舞蹈教育有关。
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通过多年在美国的学习和考察,他介绍说:舞蹈活动中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在普及舞蹈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美育修养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舞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作者单位:宝安区沙井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4)
关键词:舞蹈艺术;美育教育;舞蹈教育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一种动态性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文化。我们必须充分发掘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必须高度重视舞蹈美育在学校美育、素质教育和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把它全面贯彻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中去。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谈一谈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功能。
一、舞蹈教育中美感的培养
在我们学习舞蹈的最初阶段,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改变:自然体态,自然体态是不良的身体形态,如扣胸、弓背、内八字等。通过舞蹈基本训练中的站立、基本手位、脚位的练习或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身姿,通过地面、把杆中间部分的练习可以使四肢匀称,并使身体动作协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可以充分的修饰人的形体,使人们有一个美丽的身姿,美的线条、美的举止,改变人的丑的身体形态和自然丑的形体动作,使自然形体动作规范化。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而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人格美,精神美不应只是道德、情操的美,而应是内在的和外在形体的统一的美,舞蹈能使人处于协调的状态,进而达到协调的目的。
早在人类产生了阶级的奴隶社会,舞蹈在健美肢体、陶冶情操方面的功能就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产生了最早的美育意义上的舞蹈教育。古希腊人通过舞蹈训练人的力量素质和健美人的肢体,中国先秦时代孔子等哲人则从舞蹈中看到了舞蹈能够端庄人的容貌仪态,克服轻浮,散漫态度的功能,他们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修饰人的行为举止,培养内在品格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人品。到了近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培养人的素质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踏实走上社会的礼节和仪表;二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的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二、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首先给人的是直观的、俭朴具体的形象,舞蹈是美的表现,用演员的体态、造型、线条、感情、眼神来塑造具体形象,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随着动作的伸延、跳跃、展开、摇摆、纵空、伏地、旋转、静止,使身体上下高低配合,在一定空间做各种姿态,使人们在那灵巧的躯体的艺术展现上,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满足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人们在欣赏傣族舞蹈雀之灵时,会由衷的说一句,太美了。它以模仿孔雀的行走,头部的闪动,孔雀开屏时羽毛娇艳,典型的捕捉了孔雀的动作特性和规律,在表演中使观赏者从视觉到感知,明确的联想到舞蹈的美,比实际生活中的孔雀更为美,这就是舞蹈艺术给人们带来的艺术美的享受。而舞蹈黄河魂、小溪、江河、大海等都准确的捕捉了大自然景物的典型形象特征以精巧的艺术手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比大自然的形态更美,使人们观赏后激起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回荡,对自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无限的爱,激励人们去追求、去奋斗,这就是艺术观赏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在各个民族中崭放着绚丽的色彩,以五大民族为例,这包括东北秧歌,蒙族、藏族、维族、鲜族各民族的舞蹈艺术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蒙族舞蹈中的沉稳、豪放,东北秧歌的火爆、诙谐,藏族舞蹈中弦子的优美、流畅等等,而在这些民族舞蹈背后,都有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生活地域、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心理状态等决定的。在跳蒙族舞蹈时会想辽阔的草原、成群的马儿,而跳藏族舞时会想青藏高原、雪莲花、还有美丽的女神。这些会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确的区分美与丑。
三、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
这里说的德育主要是指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这仍是从《教育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的。首先,舞蹈教育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舞蹈能促进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舞蹈艺术乃至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真、善、美永远都是艺术的精髓。这种艺术的本性要求艺术家必须追求人格高度发展和情操的高度完善,特别是艺术成功的高峰体验和高雅的艺术环境对于陶冶艺术家的人格和情操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这些都与品德教育具有密切关系。
根据马斯洛个人发展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呈阶梯形,是与他的人格层次互相对应的,马斯洛的后期理论已经把人的需要层次进一步划分为七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求知与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在此,马斯洛已把人的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正如马斯洛所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在我看来,马斯洛的这一见解和发现,不仅是对人格理论的重大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的人格教育、德育、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必要手段
关于舞蹈的美育功能,对舞蹈者来说,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胫健紧张、松弛,各关节曲、直、旋拧,这一切刺激着动觉、平衡觉、听觉等人体感受器,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然后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这时不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快感,这是灵与肉的结合,两者融合在一起,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中,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感,舞蹈者完全沉浸在如痴如醉、销魂夺魄的情景之中。在我国有95%以上的中国人在幼儿园以后就与舞蹈绝缘,由此带来的弊病不仅是人们舞蹈鉴赏能力不强,更在于我们民族在形体、仪态上缺乏修养性格拘谨,动作不够协调。虽然在当今社会中,除青少年宫之外各类舞蹈学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掘起,为我们舞蹈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些家长们思想也不仅局限于学而优则仕,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在广场上也出现了翩翩起舞各类人群。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人群中不懂得舞蹈,不会欣赏舞蹈的大有人在,因为他还没进入教育体系的第一课堂。据有关人士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过程中,智力学术方面都不比外国人差,而在舞蹈方面却往往落后于先进国家的青年,比如,一名中国留学生考试成绩其他各门均为A,就是舞蹈课是B,这些都是与我们忽视舞蹈教育有关。
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通过多年在美国的学习和考察,他介绍说:舞蹈活动中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在普及舞蹈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美育修养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舞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作者单位:宝安区沙井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