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1957—2012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麻栗坡县1957年—2012年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开展麻防工作,完全消灭麻风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地区的历年麻风病患防治动态统计表,对登记在册的麻风病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经验。结果:1957年—2013年累积统计麻风患者192例,年均发病率为2.74%,发病率最高的年段为1981到1985年,发病人数45例,阶段发病率为2.94/10万;年均患病率为0.036‰,患病率从1971年最高的0.423‰降至2012年0.036‰,经过50多年的麻风病防治工作,麻风病患病率得到明显控制,2012年依赖麻风病年均患病率均控制在0.036‰以下,近五年患病率控制在0.05%以下,以上两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控制麻风病标准。结论:麻栗坡县1957年—2012年间麻风病的防治效果令人满意,流行趋势出现稳步下降,已经由中流行区转入低流行区,然而近几年仍然偶有病例出现,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控制,防止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
  【关键字】麻风病;流行特征;病理学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49-02
  作为一种由麻风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疾病,麻风病病变部位为皮肤和周围神经【1】。目前在临床中麻风病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麻木性损害,神经粗大,甚至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肢端残废。如今麻风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多案例,流行性较大,在我国境内,麻风病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2】。经过建国后的积极防治,目前麻风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已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来源收集于我县1957年以来登记在册的麻风病患者的个案资料、所有上报的统计资料以及历年发现的麻风患者防治动态统计表。
  2 流行情况
  2.1 性别与型别构成
  所有患病者中TT型60例,占总人数的31.255%;BT型26例,占总人数的13.54%;BB型6例,占总人数的3.13%;BL型21例,占总人数的10.94%;LL型27例,占总人数的40.10%;I型2例,占总人数的1.04%。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57例,男女性别比为2.4:1,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2.2 时间分布
  对人口数、患病人数、发病人数患病率、流行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年份的患病情况以及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1957到2012年累积统计麻风患者192例,年均发病率为2.74‰,发病率最高的年段为1981到1985年,发病人数45例,阶段发病率为2.94/10万;年均患病率为0.036‰患病最高为1971年,患病人数73例,患病率为0.423‰,经过麻风病防治工作,麻风病患病率得到明显控制,2012年依赖麻风病年均患病率均控制在0.036‰以下,近五年患病率控制在0.05‰以下,以上两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2.3 职业、年龄分布
  据统计,农民190例,占总人数98.96%;工人2例,占总人数1.041%。发病年龄0~14岁占总人数9.7%,15~24岁占总人数27.4%,25~34岁占总人数24.8%,35~44岁占总人数15.3%,45~54岁占总人数13.3%,55~64岁占总人数7.1%,65岁以上占总人数2.4%
  3 发现方式与传染途径
  3.1 发现方式
  皮肤科门诊27例,浅表调查发现38例,普查发现1例,自报26例,互报86例,接触者检查发现14例。
  3.2 传染途径
  据统计在所有患者中家庭内部传染33例,占总人数17.12%,家庭外传染52例,占总人数27.08%,其余患者均传染原因不明。
  4 复发与治疗
  据统计,累计复发患者3例,均按联合化疗方案给予治疗。
  1986年前单一DDS等治疗,1986年后开始联合化疗,采用WHO推荐统一方案,联化覆盖率为100%。
  6 结语
  麻栗坡县1957年—2012年间麻风病的防治效果令人满意,流行趋势出现稳步下降,已经由中流行区转入低流行区,然而近几年仍然偶有病例出现,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控制,防止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麻栗坡县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麻风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麻风病防治工作应以继续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为目标,加强麻风病防治监测【3】。在坚持落实及时发现病人和治疗病人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同时,做好畸残预防、康复医疗工作,提高治愈者的生命质量。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消除麻风病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及其他不良影响。加大宣传力度,巩固和扩大麻风病防治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海藿德.麻风防治手册[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杜,2011.460—461.
  [2] 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分院.皮肤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94-97.
  [3] 陈西林.厦门同安1987年以来新发现麻风病44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18(1),37.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例,依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在治疗期间接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4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的产妇为
【关键词】重视;慢阻肺疾病;共病;治疗  炎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中居重要地位,炎症反应贯穿于病程的各个阶段,在COPD的早期,肺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已启动。肺局部炎症通过IL-6、IL-1b、TNFa等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氧化剂等介质随血液“播散”至全身,因此除肺局部炎症导致大气道粘液分泌增加,小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病变外,反映在肺外的全身性炎症亦进一步发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3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护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以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的检测系统检测50份喜马拉雅旱獭肝组织可能存在的嗜肝病毒c基因、s抗原及c抗原的表达,同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杭州市社区225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Person相关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空巢老人的正性情感得分为(4.955±2.593)分,负性情感得分为(2.600±2.865)分,正性体验得分为(9.080±3
【摘要】 为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我县主要围绕“提高住院分娩率”开展项目活动。据数据统计,从1989——2000年,我国“院分娩率”上升了住50.20%,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了44.04%,城市从1990年的49.9/10万降低为2000年的29.3/10万,农村地区从1989年的114.9/10万降低为2000年的69.6/10万,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保持较大幅度的下降,年均下降达4%左右;但是,据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40-01  快速康复外科是通过对围术期的干预,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与年长儿比较,新生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2]。因此探讨新生儿适宜的麻醉方法,以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骶管阻滞用于小儿手术可抑制
目的比较红外耳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在放疗患者中测得的体温差异,并分析性别对这一差异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红外耳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得到348组耳温和腋温,用SPSS软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的耳、腋温温差,评估0.5 ℃温差经验值在放疗患者中的适用性。结果348组体温数据显示腋温与耳温温差值平均为(0.19±0.41)℃,耳温高于腋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P<0.01,95%CI: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