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舟蛾研究进展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容易杂交和改良遗传性、品种多以及容易无性繁殖等特性,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很多地区杨树的种植已经是关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大面积单一的杨树人工林的出现,由于这种人工生态系统相当脆弱,虫害日益严重。为此,对近年来危害严重的杨小舟蛾从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
  
  杨小舟蛾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杨树产业的发展,该虫在各杨树林区大面积暴发。为了对该虫的管理与研究提供必要的基本参考材料,现就杨小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生物学特性
  
  关于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报道[1-5]。杨小舟蛾在我国陕西关中平原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7~8月为危害盛期,10月上、中旬化蛹越冬[4]。在江苏徐州1年发生5代,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少数发育早的第五代蛹能羽化,发生第六代,但此代幼虫不能化蛹越冬[5]。杨小舟蛾通常在夜间交配产卵[4],卵产于叶背或叶表,呈块状,单层排列,卵粒表面光滑无覆盖物。成虫产卵持续2~8d,大多数4~5d,极少数长达10余天。以交尾结束的当天和第二天产出的卵最多,分别占产卵总量的35.2%和32.7%[5]。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300~400粒,最多可达500粒。温度是影响杨小舟蛾产卵量的主要因子。春季气温较低,杨小舟蛾各虫态发育缓慢,自然死亡率较高,成虫产卵较少,如越冬代雌蛾平均产卵量只有73粒。夏季气温较高,杨小舟蛾各虫态发育加快,世代缩短,产卵量增加,如第三代雌蛾的平均产卵量达到了253粒。卵初产时呈乳白色至淡黄色,近孵化时灰黑色,卵顶部有一黑点(幼虫头壳)清晰可见。卵孵化时,幼虫先在卵壳顶部咬一小孔,然后钻出。孵化出壳的初龄幼虫常群集于叶背面啃食下表皮及叶肉,被害叶片呈细密的麻点状,稍大即分散为害。
  
  2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
  
  2.1发生与林分结构的关系
  据张军灵等[6]调查,杨小舟蛾主要为害15号杨、加杨、69杨等多种杨树,毛白杨、新疆杨受害较轻;五年生以上的杨树受害较重,五年生以下的幼龄林受害较轻;林缘受害重于林中,树冠中、下部受害重于树冠顶部。
  
  2.2发生与天敌的关系
  据张军灵等[6]和杨大宏等[7]调查,杨小舟蛾天敌种类较多,初步查明有16种,其中以舟蛾赤眼蜂、杨扇舟蛾黑卵蜂、螳螂、广大腿小蜂、蜘蛛等的种群数量较大,活动盛期均集中在 7月、8月、9月。杨小舟蛾的第一代、第二代,各类天敌活动较少,各虫态寄生、捕食率均较低,造成了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第三代、第四代,由于各类天敌开始大量活动,寄生、捕食率也大为提高,杨小舟蛾种群数量开始下降;到了第五代(越冬代),卵的寄生率从5.2%上升到89.3%,蛹的寄生率从6.8%上升到74.5%,致使第五代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3发生与气候的关系
  气候对杨小舟蛾种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和降雨量上。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杨小舟蛾的发育和产卵量。每年的第一代和第五代,由于气温较低,杨小舟蛾各虫态发育缓慢,自然死亡率较高,成虫产卵量较少,如越冬代雌蛾平均产卵量只有73粒。7~8月,气温较高,杨小舟蛾各虫态发育加快,世代缩短,产卵量增加,如第三代雌蛾的平均产卵量达到了253粒。5~8月相对湿度、降雨量较大的年份,杨小舟蛾发生较为严重,而降雨量较小的年份发生则较轻[6]。
  
  3防治
  
  对于杨小舟蛾综合防治,国内曾经有过一些报道,如孙火焰等[8]报道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徐荣松[9]报道用翻耕灭蛹法防治杨小舟蛾;张兴礼等[1]报道用青虫菌6号防治杨小舟蛾。敖向阳等[10]报道了利用树干注射赣林1号农药,对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达100%,同时兼有抑制蛀干害虫星天牛的侵害,又能促进杨树胸高直径的生长。郭同斌等[11]采用树干注射技术防治杨小舟蛾,林间用浓度为200g/L的自配长效内吸注干乳油进行注射防治试验,结果1次防治保证了杨小舟蛾全年5代未发生灾情。
  王小纪等(1999年)提出以下综合防治策略:
  当杨树叶量损失在40%以下或第二代幼虫期平均虫口密度在1.86头/50cm枝条以下时,加强虫情监测,利用自然控制法调节虫口密度,可不防治。当杨树叶量损失在40%~60%,或第 二代幼虫期平均虫口密度为1.86~2.81头/50cm枝条时,采用以微生物制剂B.t加氧化乐果(400倍 6 000倍)、灭幼脲2 000倍液等农药及人工除蛹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控制虫口密度上升,防止危害。当杨树叶量损失在60%以上,或第二代幼虫期平均虫口密度在2.81头/50cm枝条以上时,采用40%氧化乐果2 000倍液、20%速灭杀丁3 000倍液等化学农药,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王小纪等(1999年)报道,杨小舟蛾在陕西关中1年发生5代,以第三代、第四代的危害最重,最佳防治时期为第二代幼虫期,最佳防治时间为6月16~20日。40%水胺硫磷1 500倍液、40%氧化乐果2 000倍液、20%速灭杀丁3 000倍液对杨小舟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天敌杀伤作用较大,易导致再次猖獗为害。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用苏云金杆菌(B.t)加氧化乐果(400倍 6 000倍)防治杨小舟蛾,可收到较好防治效果。25%灭幼脲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防治费用较低,对天敌无影响,可大面积推广使用。人工除蛹对杨小舟蛾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4参考文献
  [1] 张兴礼.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和防治[J].湖北林业科技,1986(4):27-28.
  [2] 贾永富,朱广义,张克武,等.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J].吉林林业科技,1989(1):24-26.
  [3] 郑子青.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1995,15(1)18-20.
  [4] 杨大宏,王小纪,张军灵,等.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9(4):20-22.
  [5] 郭同斌,王振营,梁波,等.杨小舟蛾的生物学特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5):56-60.
  [6] 张军灵,高存劳,王小纪,等.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9(4):1-3.
  [7] 杨大宏,王小纪,高存劳,等.杨小舟蛾天敌类型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1999(4):18-19.
  [8] 孙火焰,李文乔,张启三,等.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森林病虫通讯,1993(4):29.
  [9] 徐荣松.翻耕灭蛹防治杨小舟蛾的评价[J].河北林业科技,1990(4):36-37.
  [10] 敖向阳,詹有生,廖星炎.赣林1号树干注射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1997(3):25-26.
  [11] 郭同斌,王振营,梁波,等.树干注射技术防治杨小舟蛾的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1(1):16-18.
  [12] 王小纪,杨大宏,张军灵,等.杨小舟蛾综合管理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9(4):7-9.
  [13] 王小纪,杨大宏,张军灵,等.杨小舟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9(4):14-17.
其他文献
保险业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对于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保险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一些方式,主要有保险业对新型城
陆虎在2004年的纽约国际车展上亮相LR3全新SUV.以其领导性的off-road能力,创新的技术.新的车厢空间等级.LR3旨在提供一辆超豪华的多用途交通工具。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订单式”、“三明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
【正】 2001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关于"常下乡、富农庄"报道了三明市大路口村"村会协作"的做法,介绍了开展"村会协作"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
针对通常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常数项级数教学设计做出了改进,使得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
【正】雨后的空气格外清爽,虽然已经入秋,但是植物还是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青翠、葱郁。见到李艳是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广场,婷婷而立、白色的裙装犹如夏日雨荷。绿色、黑色、白
数码绘是运用数码现代技术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上色等绘画操作。运用数码绘可以简单快速的做出“涂抹”,“色彩变换”之类的效果。现在大多数数码绘师是手绘线稿,然后在扫描电脑进
在2018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市南开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双拥慰问工作。近日,由南开区双拥办、南开区武装部、南开区民政局和天津圣婉岭南书画院共同举办的“
稻鸭生态共育,可增加稻田养鸭收入、节省水稻生产成本、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有利减轻病虫发生,阐述了稻鸭生态共育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示范实践的效果和注意要点,以期指导该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