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关注“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这片森林,深入感悟诗歌情感
  
  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自己的风格。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南宋诗人陆游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诗人,一生都梦想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壮志难酬,抱憾终生。了解了这些,再来学习《示儿》这首诗,我们就能深刻地理解作者“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情怀,感受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操。
  教者为教好古诗,可以在课前动员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涵盖诗人生平、时代背景、古人和今人的点评、诗歌涉及的人和事物、出典和诗体介绍等。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能迅速结合查找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再弄清诗体、诗意,熟读全诗,领会意境,揣摩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欣赏诗人诗歌风格,深入感悟诗歌情感。
  
  二、 关注“同类诗作”这片森林,丰富学生的积累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古诗,均被编者巧妙组合,将同类古诗编为一课。如描写秋天自然景色的《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蕴含读书方法和哲理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抒发爱国感情的《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教师在教完教材中的古诗之后,一定要推荐、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文阅读”,让学生在学完教材中的古诗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背诵其他类似的诗作。
  如学习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后,可告诉学生杜甫写的爱国诗篇还有《春望》《垂老别》。与诗人同时期还涌现出众多的爱国诗人,流传下众多的爱国诗篇。这些诗作流芳百世,经久不衰,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品一品。这样,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同是“垂钓”,内涵却十分丰富。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描绘了一幅充满童趣、天真无邪的孩童学钓鱼的画面;大诗人柳宗元垂钓,吟成《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写出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诗人王士桢写垂钓之境的《题秋江独钓图》,写出了秋日江上渔夫独钓的潇洒之中含有几分孤寂。张志和的《渔歌子》则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渴望清净的情感,寄托于诗句之中,赞美江南明媚的春光,钓来悠然自得,钓出淡泊的情怀。诗人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从就有了一首首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钓鱼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联系起来,形成一片知识的“树林”,让学生学会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读出它们的不同,读懂这些诗歌。
  
  三、 关注“同单元课文”这片森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前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有的一课两诗,要理解其编在一起的缘由;这篇古诗课文在本单元的作用,与前后课文的联系。如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单元。古诗《元日》、课文《春联》、《练习7》中“对对子”“读读背背”(内容为对联)介绍了许多传统文化习俗,一同构成了一个“中国年”味十足的单元。在教材中有的这则反映中国宋代过年风俗的古诗:《元日》,在它的配图中,画有这么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课文就以配图的形式告诉了学生贴春联的方式。学习时,可结合单元特色,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知道:春联有上下联之分,怎么贴,有讲究。
  同样,《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诗,与单元内课文《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练习7》一同为学生揭示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在学习古诗时如能结合单元内其他教学内容一并进行理解,相信学生的感悟会更深。
  (作者单位:扬州市东关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会计准则形式协调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度,并对其量化评价。研究的对象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1》(CAS 2001)和《企业会计准则2006》(CAS 2006)。 本
世界足球运动发展势不可挡。欧洲著名足球俱乐部提升战绩的同时盈利丰厚,中国足球俱乐部战绩水平较低的同时盈利甚微。本文首先在研究世界足球俱乐部结构型盈利模式和历史演进
2007年,美国爆发了影响广泛、严重的次贷危机,对于这次危机,理论界、实务界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创新过度、创新监管滞后是此次危机爆发的主要根源。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
近年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了国际投资里的一种重要方式,深受众多中国企业欢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放于国际市场,开始了一场跨国并购的浪潮,取
随着海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海南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需求在逐渐的扩大,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质量与城市交通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海南城市中普遍出现了交通拥堵的现象,运用
20世纪80年代,有个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识字教学的问题已经解决得比较好了,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上。  识字教学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呢?我在几年前曾对几所小学的毕业生作过调查,其识字回生率高达29.1%,语文毕业试卷的书写工整率为17%,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正确率仅为5%~30%。由于识字写字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解决得不好,也带到了中学乃至大学。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原因是
古诗词教学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诵读”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似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的要求。是“讲读”吧?一读二讲三背诵,效率明显提高。但是,缺少了心灵的感悟,诗还是诗吗?是“深度”吗?教《清平乐村居》,从“安居乐业”到“居危思安”,解读出不一般的深度。但是细看课的主体部分——感悟诗意、诗情,脱不了“一问一答”的窠臼,牵引的痕迹十分明显。也许是“诗意”?教《枫
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分段目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脑中的形象,形成一幅鲜明而有序的画面,如耳闻,如目睹,如身临其境,从而品味到诗词中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之共鸣,并转化成一种精神的力量。    一、 想象中绘画    古诗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把诗与画结合起来,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