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的一体化理论及其启示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一些类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所说的资本主义一体化问题的新问题。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官方主流文化,这使得人们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减弱并趋向被同化;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方针政策只治表不治里,使得一些分歧和进步思想被一体化的生活方式所淹没。因此,有必要对尔库塞的一体化理论进行思考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以借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马尔库塞;一体化;社会问题;社会发展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80-03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制定,尤其是他的“一体化”理论。通过这一理论,马尔库塞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物质方面的富裕非但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反而使人们的精神处于压抑、痛苦之中。这些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和探讨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些隐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制度,但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还是有其共同之处的,我们必须全方位思考,积极借鉴西方学者的优秀理论成果来审视和解决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一、马尔库塞的一体化理论
  
  (一)马尔库塞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感受与认识
  马尔库塞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做了比较深刻的批判与揭露。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是排除和防止了革命变革的,他称之为“没有反对派的社会”,并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极权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统治阶级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继续提高的生活水平来吸收反对势力,使得以往作为反对派的工业工人阶级的反抗社会的内心冲动转变为了使他们与社会同化的工具了。这样,工业工人阶级已被统一于同质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再体现“对革命的生死攸关的需要”。马尔库塞在此用“一体化”概括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特征。
  
  (二)一体化理论的内容及其所隐含的社会现实问题
  具体说来,马尔库塞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理论作了探讨:
  第一,社会同国家的一体化。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自由竞争越来越被国家垄断所代替,它通过对技术、文化和政治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实现军事机器对资本的控制。
  第二,个人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一体化。这主要是指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结为了一体。在《爱与欲文明》中,马尔库塞指出,工业文明中的一体化的统治把独立的个人吸收进大规模的非个体联合体当中,人的本能遭到了严重的压抑和摧残。这是一种“高效率的整体性的压抑”。结果是一方面给人以较高的物质享受,一方面却无情的吞噬了人的存在,把人变成了工具和材料。
  第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体化。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所说:从政治领域看,政治对立面被一体化了;从生活领域看,人们的生活方式同化了;从文化领域看,高层文化与现实也趋于等同;从思想领域看,人们的思维也走向一体化、单一化。总之,一体化的社会就犹如一架机器,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这架机器的各个零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日愈模糊不清了。第四,每一个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机能的一体化。每一个个人的自我的内容是社会为了某种特殊利益的需要从外部灌输和强加于个人的,人们大大的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趋向同一。
  以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中,马尔库塞进一步发挥了他的一体化理论。他用“虚假需求”、“强迫性消费”等等概念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揭示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联合与一体只是“表面现象”、“虚假现象”,一体化的合力背后就是强大的“离心力”,“一体化隐藏着离心倾向”。资本主义的高度集中性暴露了资本与作为整体的劳动群众相抗衡的资本主义本质的矛盾。一体化所隐藏着的离心力把“各种不同的正冲突着的和日益扩大的群众的各个阶层集合在一起,在资本主义社会背后起作用。”
  
  二、马尔库塞一体化理论的启示
  
  (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体化问题
  首先,从外部因素造成的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的扩展,西方国家已经在不断向发展中国家,也向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扩张,大肆倾销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垃圾,尤其是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以及民族文化的安全。大众文化以符号化、商品化的大众传媒等易于群众接受的形式迅速的深入民众的意识中,逐渐的把民众引向正如马尔库塞所言的“虚假消费”和物质享受中,中国社会也正面临着一场被同化和一体化的灾难。在这种形势下,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影响,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当代中国,作为后起的、外来的文化形式的大众文化一时之间占据了大多数人的头脑和意识。这由其商品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等主要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大众文化以其特定的吸引力和存在方式,引导和诱使人们进行消费以满足自己的感官需求。大批群众的情感和感受力被大众文化浮华的情绪所操纵。因此,属于大众文化的图文并茂的媒体广告的狂轰滥炸往往会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慢慢的,人们就失去了主体意识,变成了感性享受的奴隶,失去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也就是被大众传媒不断的同化了。
  其次,从中国内部来说,随着和谐社会事业的逐步推进,我国提出了一系列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等的方针政策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些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细细看来,它们“落实”之后也只是表面上的一体化和虚假的和谐。
  在很多偏远农村,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谓城乡一体化,都只是被肤浅的理解为给农民盖起整齐划一的漂亮房子、再给每家都建起围墙和大门,抑或是给全村建造一个公共卫生间、一个花园和活动场所,以此,就让农民觉得自己似乎也和城里人一样了,消除了他们在一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上的差别。还有更过分的是土地征用、农民搬迁:大量土地被征用并不是为了继续以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来充分利用那些土地生产农产品,而是把它们作为不会对居住区产生污染的工业基地来运用。但是。从农民自身的需求出发,有土地才有一切,离开了土地,农民们还能干什么?同时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壮大能离开农民、农村吗?这些本该会让农民发怒和抗议的问题,却在政府的其他安抚制度下被埋 没了,人们在“相对和谐”的社会中没有理由和机会去批判和思考眼下的社会,人人都成了同样的只追求个人享受的个体性的非自我存在了。这种表面化的和谐与统一并不意味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议已经取得成就,而是马尔库塞所说的一体化病态社会的表现。
  
  (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新取向
  矛盾才是事物发展与进步的终极动力,即对立统一。但在我国社会的现实中,矛盾中对立斗争的方面在不断地被减弱和消除,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害无益。我们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既积极吸取外来因素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又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走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一步。
  首先,从对于全球化的利用和改造来说,全球化对于我们就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既然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客观地说,大众文化也有它积极的影响,即它具有新时期的人文关怀的性质。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近距离的文化享受,成为了人人都能参与和创造的活动或事业;它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充实了人们的闲暇时间,赋予了人们最佳的视觉美感,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空虚寂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这是大众文化的有利影响。但是,大众文化又具有消极性,即它使大众成为被动的消费者,使人们片面的追求消费的时尚,慢慢的人们就失去了主体性意识,成为了没有批判意识和反思思维的“弃我”存在了。为此,我们要继续发挥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关主体修养的部分,使人们不会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其次,从我国自身的发展和政策实施来看,任何方针、政策的实施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不仅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实情出发,也要从农民、农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在中国,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农民作为农业的主体,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战略任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因此,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上,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不仅要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的,也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要引导农民自由自主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总之,虽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但它们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却是基本相似的。只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一体化的问题没有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的那样明显,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一问题的解决无论在何种制度的国家都是殊途同归的。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该从西方的资本主义吸取教训,在借鉴中学习和吸取更好的方案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在隐患未出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中。
其他文献
摘 要:王晓明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因其问题意识、跨领域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饱满的激情、颇有争议的论断等受到学术界重视,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客观评价其文学批评活动。  关键词:王晓明;文学批评;潜流与漩涡;无法直面的人生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076-03    王晓明无疑是众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中引入注目并且成果颇丰的一位,他是
期刊
摘 要:五四,旧的还未离去,新的仍在确立。郁达夫在这样一种异质文化背景下成长,使他极有传统文人的风骨,又滋长了新思想影响下的现代精神,生活在新旧交织的迷影中,他的心灵徘徊、漂泊、矛盾。  关键词:五四;传统文人;自我价值;新旧交替;迷茫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 1)01—069—04    五四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一代文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代传统知识分子”,他
期刊
摘 要:东巴洪水神话较之于其他民族有其独特的特点,所呈现的婚姻形态也是几个不同社会时期经历的婚姻形态的杂糅体,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纳西东巴文的产生有密切联系。笔者试从东巴洪水神话的有关民俗资料出发来探讨以崇仁利恩为中心所展开的多层次婚姻纠葛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以及这一神话赖以形成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纳西;洪水神话;婚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024-03
期刊
江宁小仓山随园,是袁枚壮年归隐,寄身园林的“世外桃源”。随园之于袁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作为别业、仅供观赏游戏的私家园林。自乾隆十四年(1749)袁枚从随园旧主那里买下这座当时已成废园的园林起,这里便与袁枚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他从1749年开始到1768年近二十年间对随园所进行的事必躬亲、“一造三改”的造园活动,还是于1755年始移家进驻随园,乃至后来主盟诗坛在随园雅集授徒等,都能说明随园是袁枚理想
期刊
摘 要:黄公望是“元四家”之首,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同时也是一位全真道信徒,绘画艺术及其人生都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思想影响了他的绘画艺术,而他的绘画也反映了道教的思维方式,黄公望就是道教信仰与绘画艺术的统一体。  关键词:黄公望;道教;绘画艺术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010-03    一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人
期刊
摘 要:话语权力在中美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中有不同程度表现,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从评价系统、语气和情态、词汇选择三个方面分析《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中的典型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家庭中,家长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力,孩子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利;而美国家庭中,家长更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能在较为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孩子进行交流。  关键词:话语权力;批评话语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父母子女交流  
期刊
摘 要:海外华人学者对张爱玲的研究,以夏志清为起点,奠定了后来“张学”研究的基础;此后,李欧梵发掘出张爱玲作品中“日常生活的叙事美学”与“悲凉”的艺术美感;而周蕾则将“细节”作为研究张爱玲作品的切入点,探讨了现代中国叙事里“历史”探究底层矛盾的情感结构。  关键词:张爱玲研究;夏志清;李欧梵;周蕾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082-02    戴锦华在200
期刊
摘 要:中国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尘埃中经历了从依附性到独立性的艰难蜕变,从“女人也是人”,到“男女都一样”,即男女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再到“男女不一样”,即表现强烈的女性性别意识,女性自身生命的发现与讴歌,再到最后主客合一,这才是女性精神性别成长的最终归置。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精神性别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11-03    
期刊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普遍信仰宗教,当外来宗教传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后,经过了与当地本土宗教交流、碰撞、涵化的曲折历史过程,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的复杂局面。本文通过对一个边疆佤族社区的个案研究,力图揭示外来宗教在当地的传播过程。  关键词:芒堆;佛教;基督教;佤族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1054—03    芒堆村寨隶属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上允镇文东佤族乡多依
期刊
摘要:本文将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探讨公共产品的价值决定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异同,分析公共产品在政府主导的分配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正确界定,希望能为我国公共产品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产品;价值;使用价值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89-03    一、引言    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亦称“公共财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