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论“治法”与“治人”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羲批评"有治人无治法"而宣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并非"人治"与"法治"之争,而是论证"法"在任何社会政体中具有比"人"更重要和更根本的作用,因此,政治的改善应该首先从变革"法"着手.在"治法"方面,黄宗羲批评"祖宗之法",认为"三代以下"的历代王朝之"法"均基于"私天下"的原理,因此"祖宗之法"并不足以成为善政之根本原则,并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在"治人"方面,黄宗羲所想象的新的统治格局是君臣上下的"群工".他明确将君臣与父子分割,前者是以"天下"为目的的后天的约定,后者则是先天的血缘的自然关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黄宗羲的政治论述脱离了原先具有古典本体论色彩的秩序思考模式,而具有了现代世俗社会想象的意味.
其他文献
华罗庚被公认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少数几个中国数学家之一.关于华罗庚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至今很少从学术谱系的角度研究华罗庚.华罗庚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解析数论、典型群和多复函数论的学术谱系,有其独特的数学学术传统.以华罗庚数学学术谱系为例,进一步探讨数学家学术谱系研究的建设问题.
围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理论实质的学术争论以及著作本身的重大理论与现实价值,使得该书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的研究对象.因此,必须回到《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将其置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丰富、发展与传播的整体脉络中,历史性重现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合理定位与哲学原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人化自然具有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特征,这决定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从根本上超越了近代自然科学及其形而上学哲学意蕴,从而将自身自觉置于唯物史观的整体构图中.唯物史观方位中的《自然辩证法》因其对自然界、自然科学、辩证法等的社会历史分
位移运动即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即位移运动,是我国学术界的传统观点.然而,把“猎豹的飞奔、蜗牛的爬行、鸟儿的飞翔、树叶的摇动、江水的流动”这些位移运动说成机械运动,并不是自明的.追溯近代科学革命之初对位移运动的认识及其对亚里士多德的否定,可以得出“力学是关于机械的位移运动的科学”这个合理的、完备的判断.近代科学浓厚的机械论自然观背景与“还原论”思潮,对上述正确观点的极度简化和拓展,是实现“位移运动”与“机械运动”相等同的嬗变的基本原由.当代科学与哲学对运动的分类,需要以“机械-位移运动”替代“机械运动”,以消
将自然与艺术类比,得出自然的形式合目的 性;将自然本身看作目的 ,得出自然的内在合目的 性.此二者是康德自然目的 论得以成立的两个要求.自然目的 论的两个要求作为第三批判的基石,为康德超越机械论自然观,进而为填平自然概念领地与自由概念领地之间的鸿沟提供了可能.就此而言,学界关于两个要求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的解读是尚需深入的.
现有地球工程知识产权模式受到诸多质疑.传统用以辩护知识产权的经典理论,即“劳动获取理论”与“激励说”,在论证地球工程知识产权时均面临困境.以洛克的“劳动获取理论”为其辩护,并不契合地球工程智力活动本质,还会引发与生存权的冲突以及阶级裂隙扩大等问题.以“激励说”论证其合理性,不足以解释地球工程研究的发展进程,且可能导致气候行动路线争夺的非正义以及知识产权的滥用.地球工程知识产权需要新的制度设计,以平衡“精神”与“金钱”.基于妥协的立场,本研究提出了“限定开放知识产权库”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思想的分析,揭示生命的内在性维度,论证哲学的多样性.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意即生命拥有的一个具有无限小差异与无限大力量的侧面.这个侧面由"能动力"代表,与由"反动力"代表的日常生活侧面形成对照.这一内在性维度无法通过逻辑与概念把握,对这个侧面的体验能够带来创造,这种体验是一种深层思想.多样性的哲学意味着哲学并不必然要探索真理与家园,而总是可以有新的、更为深入的可能性.哲学不应被局限于显而易见的常识与普遍必然的准则,也不以为思想寻求一方安全的领土为目的;哲学不会带来美好与合一,而总是直面失败的风险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而言,青年恩格斯研究和青年马克思研究同等重要.在青年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其对谢林哲学的批判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节点.针对谢林关于否定哲学和实证哲学的划分方式,恩格斯批评谢林在意图和目的上不是纯粹哲学的,且其所秉持的纯粹哲学的理论依据是错误的;针对谢林的否定哲学,恩格斯批评谢林既抽象地理解理性,又曲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而使其成为融抽象与表象于一体的混乱不堪的"大杂烩";针对谢林的实证哲学,恩格斯批评谢林违背了使"信仰和知识达成和解"的诺言,将"完全没有理解的东西"作为理论出发点
从政治哲学视域重新审视"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思想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出现的新的研究动态."市民与公民的分裂"这一现代人所遭遇的政治困境,是黑格尔与马克思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打破古典的"公民(市民)"整体模式的基础上,近代自由主义塑造了"市民-公民"分裂模式,这意味着个体的公民身份沦为其市民身份的外在工具与手段,意味着个体沉溺于私人性而放弃了公共性,由此所展示的是一种片面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此,黑格尔与马克思致力于重建"市民?公民"的融合模式.具体而言,黑格尔设计了以"市民上升为公民"为核心的等级中介方案;马
李存山(1951-),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生,后来接着读中国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7年,200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期刊
斯派洛提出,如果AI能够通过所谓“图灵分类测试”,那么它就能够获得与人类相仿的道德地位.他认为即使AI能够具有与我们相同的认知能力,它也无法通过该测试,因为我们不能合理地将内在生活归赋给机器.其理由在于,用于归赋内在生活的“指向灵魂的态度”仅仅适用于人类.但斯派洛的论证存在缺陷.尽管我们的道德情绪确实只对某些生物起特定反应,但这只是一个或然事实.通过思考一些反事实状况可以看出,具有特定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对于具有内在生活而言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斯派洛的错误在于错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看作了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