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肺嗜酸细胞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组织病理学特点:肿瘤无包膜,浸润性生长,明显坏死,瘤组织由含有嗜酸性颗粒胞质的细胞构成,细胞和核显著多形性。免疫组化:CK(+)、EMA、Syn、CgA和S-100(-)。电镜: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线粒体,无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应与肺的嗜酸细胞性类癌、嗜酸细胞腺瘤、转移性嗜酸细胞腺癌等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在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
其他文献
病例,女,22岁.双眼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部包块1年零9个月.1997-06-10生下一男孩后出现大便溏泻,尿黄,双眼巩膜、皮肤黄染,外院以肝炎诊治.治疗三月后症状未见缓解,且出现右
患者男性,51岁。体检发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6.4×10^9/L。骨髓穿刺活检病理示增生性骨髓像,以粒系中晚幼增生为主。染色体检查有Ph^1染色体,结合骨髓涂片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
在山西省昔阳县有一个人们都不怎么熟悉的地方——水墨头渔村。它为什么让人不熟悉呢?因为它还不是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虽然水墨头渔村没有绵山那么出名,但它也有自己的独特
患者女性,62岁。发现颈后包块5年,渐增大入院。检体:左颈外侧区可触及一7.0cm×6.0cm×6.0cm大小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晰,其基底部稍固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无触痛,其余部
今天,黄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奇怪的字:口。大家一看,全都呆住了。“槑”这个字看上去怪怪的,世界上有这个字吗?我还真没见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1981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现已知该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是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
成都军区总医院是西南地区融会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入院人次逐年递增,医院收容工作压力很大.因此,合理地组织与科学地管理好入院收容各项工作至关重
小儿手部烧伤畸形比较多见,手术难度比较大,功能恢复比较差.本文收集我科1983年~1999年手术治疗小儿烧创伤晚期瘢痕畸形共102例155只手,随访80例112只手.通过对病例病变程度、
目的:观察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胆管癌细胞内微量元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先进设备检测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