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润姑苏。沿着相门城墙,外城河分流出的一支水系向西行,倏忽间,会以为穿越了时光。这里的建筑,青瓦白墙,古朴素雅。置身其间,纵无烟雨蒙蒙,眼里也似能见着撑油纸伞的人儿。
钮家巷9号的店面,就藏在平江历史街区里,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几棵广玉兰树,似遮非遮,让人看不全晚清进士徐世昌所题店招:“文学山房旧书店”。倒是玻璃门边,白发皓首的老人靠在折叠椅上的身影更加显眼。
94岁的江澄波,每天和子女守在这里。约莫20余平方米的书店,三面书架都被他用各类书籍填满了。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他把左手边两柜子线装古籍,横倒放置。一套套书,书脊朝外,连窗外的光都插不进缝隙。这些书,既有说得上名字的《红楼梦》《牡丹亭》,也有看不清名字的《梅花草堂文集》《江汉炳灵集》。江澄波用正楷在纸上写下书名,然后裁成手掌大小贴到书脊上,让人一目了然。
书店的一角堆着糨糊碗、棕刷,还有一些泛黄的书纸——是他从不同古籍上“借用”的空页,用来修补残损的古书。“开古书店,可是要文武双全。”江澄波的声音不大,但听得出来,十分得意。
江澄波所言不虚,自幼他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外出收书,“藏家不会来店里卖书,怕被人说家道败落,一般好的书都秘不示人,所以我们到处寻访、收书。”因为去过很多藏书世家,他们往往都会考祖父书籍的版本、区别,“如果回答不上来,人家也就不给你书了。”几年下来,江澄波不仅熟悉了各类古籍版本,还对古书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后来,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又学会了古籍修补技艺,文武皆备。16岁,他开始在祖父的旧书店工作。
“这座旧书店,是我的祖父江杏溪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借钱开办,当时书店的位置在护龙街嘉余坊口。”江澄波掰着指头,“已经两甲子,120个年头了。”
在江杏溪的经营下,文学书房旧书店,成了文人墨客常聚之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江杏溪常跟江澄波说,“那时候,书法家冯桂芬、藏书家叶昌炽、思想家章太炎、出版家张元济是造访旧书店最频繁的人,除他们以外,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有的为了寻一些孤本,有的则为了和祖父一起喝口茶、谈会天。”
当时的文学山房旧书店,因为天南海北广收古籍,经手宋元刻本,明刊插图本,名人稿本、抄本甚多,于是,江杏溪将其中不易得的单行本,用木活字精印成《文学山房丛书》,共印四集二十八种,最为当时文人喜爱,甚至远传到了日本和欧美。在浓厚家学的陶冶下,1953年,27岁的江澄波和父亲江静澜一道,合辑《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初编》,历史学家顾诵坤为其作序,赞赏文学山房三代书人的执著,并盛誉此書实用价值很高。
1956年,文学山房旧书店被并入国营苏州古旧书店,江澄波也随之成为其员工。因为苏州水网密布,格外潮湿,容易使古书受损,所以他给所能看到的古书都做了“惜古衬”,就是将白色衬纸衬入书页中间,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叶订在一起。浆的浓薄,纸的色泽、软硬,衬页的大小都很讲究,虽然不容易,而且那些书并不属于自己,但江澄波依然坚持了下来。
江澄波总是说:“我收到的旧书不想着拍卖,一般会交给公家,为传统文化的留存尽一份力。”他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这么做。
多年前,江澄波到苏州同里古镇闲游。无意之间,他见到一家店铺里的线装书,特别古旧。于是翻开来看了两眼,他就认定那是明嘉靖年间的版本。仔细辨识之后,江澄波确定那是明代学者张士沦编纂的《国朝文纂》。江澄波赶紧把这里所有古籍都收了下来。未加保护的古籍几乎都被虫蛀过,“真是痛心啊!”后来,这套书被江澄波修好后,上交给了江苏省文化厅。
还有一次,有人带着残破不堪的古籍找到江澄波。因为书页已经很松脆了,如果翻看,容易伤害到书籍。所以,古籍的持有者并不许江澄波翻开。江澄波担心这是孤本,“万一不买下来,他们带回家弄坏了,就是文化的损失。”于是,他索性估了价,付钱买来之后,再打开修补。原来,这本书是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所作的《艺舟双辑》,江澄波修复好后,把这本书交给了复旦大学图书馆保存。
最为传奇的,莫过于江澄波和过云楼的藏书故事。“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1872年,时任浙江宁绍道台的顾文彬,在苏州尚书街盖起了过云楼。太平天国后,江南显赫人家的藏书、藏画流落民间,于是他辞官回乡,专心于收藏。在苏州顾家,过云楼的藏书一直秘不示人,外界流传,过云楼上皆是宋元古籍,而当时的市价更是“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不过,到了1990年,过云楼藏书已经由苏州的顾笃璜和另外三家继承。为了避免江苏文化典籍流落,南京图书馆馆长拜访江澄波,希望他能够帮助南京图书馆收购顾笃璜的藏书。
虽然江澄波与顾笃璜私交甚好,但是冒昧去说,总觉得不合适。直到两人同时参加戏曲志编撰的会议,江澄波趁机说了这事。顾笃璜信任江澄波的人品,邀请他到家中,把自己所藏书目全部拿来,供江澄波记录成册,随后上海的两份藏书也水到渠成,只留下北京的那份藏书始终没有进展。最终,南京图书馆以30万元的价格获得过云楼四分之三的藏书。2017年,藏于北京的过云楼藏书拍出1.8亿元。江澄波再见顾笃璜,倒不好意思了。没想到顾笃璜根本没有在意。“我们这帮老人,想得更多的不是利益,而是保护好古书。”
退休以后,江澄波被返聘,继续从事古籍的整理、保护工作。直到2001年,女儿下岗,两个孙女当时正在上学,江澄波决定重操旧业,开一间旧书店,贴补家用。“我当时考虑,文学山房的名字已经给了国家,我就不能再用了。”江澄波想,要不就用“文育山房”的名字,因为在吴语方言里,“育”字的读音与“学”相近。
后来,政府考虑到百年字号的文化力量,又把“文学山房”的名称还给了江澄波。再几经搬迁,书店最终定址临顿路旁的钮家巷。“我很满意这里。”江澄波说。临顿路曾经是苏州城内的一条河流,而沿着两边的姑苏人家,多是藏书世家。钮家巷也有着深厚文脉,出了不少举人进士,清代礼部侍郎顾开、大学士潘世恩的故居都在此巷。如今再来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爷爷挨门挨户拜访的情景。
“知是昔贤歌咏地,风流今日许追攀”,在这块文脉宝地上,耄耋之年的江澄波焕发出年轻时的光彩。“我会一辈子守护在文学山房。”江澄波说。他不能确定,子女还会不会坚守,因为他们都对古版书籍并不了解,就算接上去了,只有一爿店,一块牌子,没什么意义。虽然江澄波的子女也学会了修补古籍的技术,不过真的宋元版本古籍,已经很难看见了。
江澄波曾和散文家、藏书家、版学家黄裳先生往来。当时,黄裳就讲过:“我预计几十年后,有人把宋版书送到书店里来也无人会识。”倒是一语成谶。
傍晚的时候,江澄波把店铺关了,慢慢走回家去。在落日斜阳下,看着他的背影,真像那些泛黄的旧书页。
编辑 茉茉
钮家巷9号的店面,就藏在平江历史街区里,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几棵广玉兰树,似遮非遮,让人看不全晚清进士徐世昌所题店招:“文学山房旧书店”。倒是玻璃门边,白发皓首的老人靠在折叠椅上的身影更加显眼。
94岁的江澄波,每天和子女守在这里。约莫20余平方米的书店,三面书架都被他用各类书籍填满了。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他把左手边两柜子线装古籍,横倒放置。一套套书,书脊朝外,连窗外的光都插不进缝隙。这些书,既有说得上名字的《红楼梦》《牡丹亭》,也有看不清名字的《梅花草堂文集》《江汉炳灵集》。江澄波用正楷在纸上写下书名,然后裁成手掌大小贴到书脊上,让人一目了然。
书店的一角堆着糨糊碗、棕刷,还有一些泛黄的书纸——是他从不同古籍上“借用”的空页,用来修补残损的古书。“开古书店,可是要文武双全。”江澄波的声音不大,但听得出来,十分得意。
百年书店三代书人
江澄波所言不虚,自幼他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外出收书,“藏家不会来店里卖书,怕被人说家道败落,一般好的书都秘不示人,所以我们到处寻访、收书。”因为去过很多藏书世家,他们往往都会考祖父书籍的版本、区别,“如果回答不上来,人家也就不给你书了。”几年下来,江澄波不仅熟悉了各类古籍版本,还对古书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后来,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又学会了古籍修补技艺,文武皆备。16岁,他开始在祖父的旧书店工作。
“这座旧书店,是我的祖父江杏溪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借钱开办,当时书店的位置在护龙街嘉余坊口。”江澄波掰着指头,“已经两甲子,120个年头了。”
在江杏溪的经营下,文学书房旧书店,成了文人墨客常聚之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江杏溪常跟江澄波说,“那时候,书法家冯桂芬、藏书家叶昌炽、思想家章太炎、出版家张元济是造访旧书店最频繁的人,除他们以外,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有的为了寻一些孤本,有的则为了和祖父一起喝口茶、谈会天。”
当时的文学山房旧书店,因为天南海北广收古籍,经手宋元刻本,明刊插图本,名人稿本、抄本甚多,于是,江杏溪将其中不易得的单行本,用木活字精印成《文学山房丛书》,共印四集二十八种,最为当时文人喜爱,甚至远传到了日本和欧美。在浓厚家学的陶冶下,1953年,27岁的江澄波和父亲江静澜一道,合辑《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初编》,历史学家顾诵坤为其作序,赞赏文学山房三代书人的执著,并盛誉此書实用价值很高。
1956年,文学山房旧书店被并入国营苏州古旧书店,江澄波也随之成为其员工。因为苏州水网密布,格外潮湿,容易使古书受损,所以他给所能看到的古书都做了“惜古衬”,就是将白色衬纸衬入书页中间,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叶订在一起。浆的浓薄,纸的色泽、软硬,衬页的大小都很讲究,虽然不容易,而且那些书并不属于自己,但江澄波依然坚持了下来。
过云往事初心弥新
江澄波总是说:“我收到的旧书不想着拍卖,一般会交给公家,为传统文化的留存尽一份力。”他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这么做。
多年前,江澄波到苏州同里古镇闲游。无意之间,他见到一家店铺里的线装书,特别古旧。于是翻开来看了两眼,他就认定那是明嘉靖年间的版本。仔细辨识之后,江澄波确定那是明代学者张士沦编纂的《国朝文纂》。江澄波赶紧把这里所有古籍都收了下来。未加保护的古籍几乎都被虫蛀过,“真是痛心啊!”后来,这套书被江澄波修好后,上交给了江苏省文化厅。
还有一次,有人带着残破不堪的古籍找到江澄波。因为书页已经很松脆了,如果翻看,容易伤害到书籍。所以,古籍的持有者并不许江澄波翻开。江澄波担心这是孤本,“万一不买下来,他们带回家弄坏了,就是文化的损失。”于是,他索性估了价,付钱买来之后,再打开修补。原来,这本书是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所作的《艺舟双辑》,江澄波修复好后,把这本书交给了复旦大学图书馆保存。
最为传奇的,莫过于江澄波和过云楼的藏书故事。“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1872年,时任浙江宁绍道台的顾文彬,在苏州尚书街盖起了过云楼。太平天国后,江南显赫人家的藏书、藏画流落民间,于是他辞官回乡,专心于收藏。在苏州顾家,过云楼的藏书一直秘不示人,外界流传,过云楼上皆是宋元古籍,而当时的市价更是“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不过,到了1990年,过云楼藏书已经由苏州的顾笃璜和另外三家继承。为了避免江苏文化典籍流落,南京图书馆馆长拜访江澄波,希望他能够帮助南京图书馆收购顾笃璜的藏书。
虽然江澄波与顾笃璜私交甚好,但是冒昧去说,总觉得不合适。直到两人同时参加戏曲志编撰的会议,江澄波趁机说了这事。顾笃璜信任江澄波的人品,邀请他到家中,把自己所藏书目全部拿来,供江澄波记录成册,随后上海的两份藏书也水到渠成,只留下北京的那份藏书始终没有进展。最终,南京图书馆以30万元的价格获得过云楼四分之三的藏书。2017年,藏于北京的过云楼藏书拍出1.8亿元。江澄波再见顾笃璜,倒不好意思了。没想到顾笃璜根本没有在意。“我们这帮老人,想得更多的不是利益,而是保护好古书。”
毕生守护文学山房
退休以后,江澄波被返聘,继续从事古籍的整理、保护工作。直到2001年,女儿下岗,两个孙女当时正在上学,江澄波决定重操旧业,开一间旧书店,贴补家用。“我当时考虑,文学山房的名字已经给了国家,我就不能再用了。”江澄波想,要不就用“文育山房”的名字,因为在吴语方言里,“育”字的读音与“学”相近。
后来,政府考虑到百年字号的文化力量,又把“文学山房”的名称还给了江澄波。再几经搬迁,书店最终定址临顿路旁的钮家巷。“我很满意这里。”江澄波说。临顿路曾经是苏州城内的一条河流,而沿着两边的姑苏人家,多是藏书世家。钮家巷也有着深厚文脉,出了不少举人进士,清代礼部侍郎顾开、大学士潘世恩的故居都在此巷。如今再来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爷爷挨门挨户拜访的情景。
“知是昔贤歌咏地,风流今日许追攀”,在这块文脉宝地上,耄耋之年的江澄波焕发出年轻时的光彩。“我会一辈子守护在文学山房。”江澄波说。他不能确定,子女还会不会坚守,因为他们都对古版书籍并不了解,就算接上去了,只有一爿店,一块牌子,没什么意义。虽然江澄波的子女也学会了修补古籍的技术,不过真的宋元版本古籍,已经很难看见了。
江澄波曾和散文家、藏书家、版学家黄裳先生往来。当时,黄裳就讲过:“我预计几十年后,有人把宋版书送到书店里来也无人会识。”倒是一语成谶。
傍晚的时候,江澄波把店铺关了,慢慢走回家去。在落日斜阳下,看着他的背影,真像那些泛黄的旧书页。
编辑 茉茉